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突破训练――立体几何(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 设有直线m、n和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w.w.w.k.s.5.u.c.o.
A.若m∥,n∥,则m∥n
B.若m,n,m∥,n∥,则∥
C.若,m,则m
D.若,m,m,则m∥
3、设是两条直线,是两个平面,则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B
C D
4、已知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设是两条直线,是两个平面,则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6、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与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 B.∥α
C. D.
7、给定空间中的直线及平面。条件“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 )
A.充要条件. 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8、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9、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分别是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
10、用与球必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则球的体积为
A. B. C. D.
11、设是球半径上的两点,且,分别过作垂直于的平面,截球面得三个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
A.3:5:6 B.3:6:8 C.5:7:9 D5:8:9
12、长方体ABCD-A1B
A. 2 B. C. D.
13、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是的中点,则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14、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
A. B. C. D.
15、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内的射影为的中心,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B. C. D.
16、如图,到的距离分别是和,与所成的角分别是和,在内的射影分别是和,若,则( )
A. B.
C. D.
17、直线平面,经过平面外一点与都成角的直线有且只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8、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则a + b的最大值为( )
A. B. C. 4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9、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类似地,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① ;
充要条件②
20、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21、在体积为的球的表面上有A,B,C三点,AB=1,BC=,A,C两点的球面距离为,则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为_________.
22、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有一公共边,二面角的余弦值为,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EM、AN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23、一个正方体的各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若该球的体积为,则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
24、已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为,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该正四棱柱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
25、已知点在同一个球面上,若
,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26、如图,已知球O的面上四点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则球O的体积等于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7、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是等边三角形,已知,.
(Ⅰ)设是上的一点,证明:平面平面;
(Ⅱ)求四棱锥的体积.
28、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四边长为1的菱形,, ,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Ⅰ)证明:直线;
(Ⅱ)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
29、如图,正四棱柱中,,点在上且.
(Ⅰ)证明: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30、(本小题共14分)
如图,在三棱锥中,,,,.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则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 AB⊥AD, AD=2AB=2BC=2, O为AD中点.
(Ⅰ)求证:PO⊥平面ABCD;
(Ⅱ)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大小;
(Ⅲ)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60°,E是CD的中点,PA⊥底面ABCD,PA=2.
(Ⅰ)证明:平面PBE⊥平面PAB;
(Ⅱ)求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33、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
已知.
(Ⅰ)证明平面;
(Ⅱ)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34、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菱形,, , ,为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
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C4、B5、C6、B7、C8、D 9、A 10、D 11、D 12、C 13、C 14、D 15、B 16、D 17、B 18、C
二、填空题
19、.两组相对侧面分别平行;一组相对侧面平行且全等;对角线交于一点;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注:上面给出了四个充要条件.如果考生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同样得分.
20、9 21、 22、 23、24 24、2 25、 26、
三、解答题
27解(Ⅰ)证明:在中,
由于,,,
所以.
故.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
又平面,
故平面平面.
(Ⅱ)解:过作交于,
由于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此为四棱锥的高,
又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因此.
在底面四边形中,,,
所以四边形是梯形,在中,斜边边上的高为,
此即为梯形的高,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
故.
28方法一(综合法)
(1)取OB中点E,连接ME,NE
又
(2)
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作连接
,
所以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3)点A和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相等,连接OP,过点A作
于点Q,
又 ,线段AQ的长就是点A到平面OCD的距离
,
,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
方法二(向量法)
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
(1)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则
即
取,解得
(2)设与所成的角为,
,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3)设点B到平面OCD的交流为,则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由 , 得.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
29解:依题设知,.
(Ⅰ)连结交于点,则.
由三垂线定理知,.
在平面内,连结交于点,
由于,
故,,
与互余.
于是.
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所以平面.
(Ⅱ)作,垂足为,连结.由三垂线定理知,
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
,.
又,.
.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法二:
以为坐标原点,射线为轴的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
依题设,.
,
.
(Ⅰ)因为,,
故,.
又,
所以平面.
(Ⅱ)设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
故,.
令,则,,.
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
.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30解法一:
(Ⅰ)取中点,连结.
,
.
,
.
,
平面.
平面,
.
(Ⅱ),,
.
又,
.
又,即,且,
平面.
取中点.连结.
,.
是在平面内的射影,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
二面角的大小为.
(Ⅲ)由(Ⅰ)知平面,
平面平面.
过作,垂足为.
平面平面,
平面.
的长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由(Ⅰ)知,又,且,
平面.
平面,
.
在中,,,
.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解法二:
(Ⅰ),,
.
又,
.
,
平面.
平面,
.
(Ⅱ)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
,
,.
取中点,连结.
,,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
二面角的大小为.
(Ⅲ),
在平面内的射影为正的中心,且的长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点的坐标为.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31、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角、点到平面的距离等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解法一:
(Ⅰ)证明:在△PAD中PA=PD, O为AD中点,所以PO⊥AD,
又侧面PAD⊥底面ABCD, 平面平面ABCD=AD, 平面PAD,
所以PO⊥平面ABCD.
(Ⅱ)连结BO,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D=2AB=2BC,
有OD∥BC且OD=BC, 所以四边形O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OB∥DC.
由(Ⅰ)知,PO⊥OB,∠PBO为锐角,
所以∠PBO是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的角.
因为AD=2AB=2BC=2, 在Rt△AOB中,AB=1,AO=1,
所以OB=,
在Rt△POA中,因为AP=,AO=1,所以OP=1,
在Rt△PBO中,tan∠PBO=
所以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的角是.
(Ⅲ)假设存在点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离为.
设QD=x,则,由(Ⅱ)得CD=OB=,
在Rt△POC中,
所以PC=CD=DP, S△PCD=,
由Vp-DQC=VQ-PCD,得,解得x=,所以存在点Q满足题意,此时.
32、解法一(Ⅰ)如图所示,连结BD,由ABCD是菱形且∠BCD=60°知,△BCD是等边三角形。因为E是CD的中点,所以BE⊥CD,又AB∥CD,所以BE⊥AB。又因为PA⊥平面ABCD,平面ABCD,所以PA⊥BE。而AB=A,因此BE⊥平面PAB.
又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
(Ⅱ)延长AD、BE相交于点F,连结PF。过点A作AH⊥PB于H,由(Ⅰ)知平面PBE⊥平面PAB,所以AH⊥平面PBE.
在Rt△ABF中,因为∠BAF=60°,所以AF=2AB=2=AP.
在等腰Rt△PAF中,取PF的中点G,连接AG.
则AG⊥PF.连结HG,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PF⊥HG.
所以∠AGH是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在等腰Rt△PAF中,
在Rt△PAB中,
所以,在Rt△AHG中,
故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是
解法二 如图所示,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
A(0,0,0),B(1,0,0),P(0,0,2),E(1,,0)
(Ⅰ)因为,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是,所以共线.从而BE⊥平面PAB.
又因为平面PBE,故平面PBE⊥平面PAB.
(Ⅱ)易知
设是平面PBE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
所以
设是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
所以故可取
于是,
故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是
33解:(Ⅰ)证明:在中,由题设,AD=2可得
,于是。在矩形中,.又,
所以平面.
(Ⅱ)解:由题设,,所以(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由(Ⅰ)知平面,平面,
所以,因而,于是是直角三角形,故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Ⅲ)解:过点P做于H,过点H做于E,连结PE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
因而平面,故HE为PE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可知,
,从而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题设可得,
于是在中,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34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角即点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用综合法或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解:方法一(综合法)
(1)
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作AP⊥CD于点P ,连接MP
,
所以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2)点B和点A到平面OCD的距离相等,
连接OP,过点A作 于点Q,
又 ,线段AQ的长就是点A到平面OCD的距离
,
,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
方法二(向量法)
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
,
(1)设与所成的角为,
,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2)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则
即
取,解得
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则为在向量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 .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
2009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突破训练――立体几何(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正视图)、侧视图、
俯视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均为1,那么这
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1 B. C. D.
2、一个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1,,3,则这个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3、点M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内或边界上一动点,N是边BC的中点,则的最大值是
A.2
B.
4、如图在正三棱锥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DE,且BC=1,则正三棱锥A-BCD的体积是
5、设α,β,γ为不同的平面,m,n,l为不同的直线,则m⊥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
A.α⊥β,α∩β=l,m⊥l B.α∩γ=m,α⊥γ,β⊥γ
C.α⊥γ,β⊥γ, m⊥α D.n⊥α,n⊥β, m⊥α
6、设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已知直线、,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且,则 ②若,且,则
③若,且,则 ④若,且,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①③ .②④ .③④ .①
8、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A、3π B、4π C、3π D、6π
9、在长方体ABCD-A1B
A. B.
C. D.
10、已知α、β是平面,m、n是直线,则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
A.若m∥n , m⊥α, 则n⊥α B. 若,m⊥α, m⊥β, 则α∥β
C.若m⊥α, m∥n, nβ, 则α⊥β D.若m∥α, α ∩β=n则m∥n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
A.平行 B.相交
C.异面垂直 D.异面不垂直
12、在正三棱锥中,斜高线与底面所成的角等于,动点在侧面内,底面,垂足为,,则动点的轨迹为 ( )
A.线段 B.圆 C.一段抛物线 D.一段圆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平面α内的射影构成的图形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14、关于直线与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且,则;②若且,则;
③若且,则;④若且,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