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三年全国高考实验题比较
2008年全国卷I |
T28(13分)C、(C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综合实验,考查金属冶炼原理的应用和化学基本实验能力。 |
2008年全国卷Ⅱ |
T28(13分)常见阴离子的鉴定,考查离子检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基础知识。 |
2009年全国卷I |
T27(15分)浓H2SO4和木炭反应, 考查实验设计的能力,硫酸的性质,物质的检验等。 |
2009年全国卷Ⅱ |
T28(15分)NH3还原CuO的综合实验. 考查实验现象描述,物质检验,试剂选择等。 |
2010年全国卷I |
T29(15分)CO2与C高温下反应. 考查实验设计的能力 |
2010年全国卷Ⅱ |
T29(15分)物质检验. 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
从实验考查内容看: 第一:实验装置和操作仍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第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制备是重点。 第三:物质制备的途径探究、实验条件的探究也相继出现,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方式。
从实验能力看:
试题强调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评价能力的考查 ,同时实验试题的考查回归课本,取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注重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和综合。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近年高考实验试题内容多出自课本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课后实验习题,但并非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方面的内涵作深度挖掘,以改进(方法、仪器、装置的改进)、变换(仪器、药品、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的变换)、迁移(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迁移)等形式来命题。如09全国卷Ⅰ27题,考查知识来源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甚至与第一册教材总复习中三(6)题很相似。 (2)强调基础 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虽然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基于中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体现在: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物质鉴别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利用常见或常用的仪器或装置来完成规定的化学实验;如:10年全国卷I 29题。
(3)重视综合
将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基本操作有机地结合进行考查;将已有知识与新信息优化组合,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及评价;将实验与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计算和推理融为一体。如09广东化学19题考查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误差分析判断的能力;21题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对实验提出假设及设计方案的能力。
全国高考大纲连续三年来没有大的调整, 高考大纲虽然没有变化,但试题逐年强化考查考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课改的特色渐趋浓郁。
新课标区高考化学独具特色,纵观近两年新课标区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共同特点是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加工和处理能力,体现了强化基础、重视能力和情感价值的三维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