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2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双氧水(H2O2水溶液)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 5 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测定结果如下:

 ①写出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2)取三份含有等量H2O2、但质量分数不同的双氧水,分别向其中加入 1 g MnO2粉末。测定结果如下,请简要说明:

①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后液体温度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到气体体积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向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入10%的双氧水,红色褪去。

①已知双氧水显弱酸性,试写出H2O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组讨论红色褪去的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双氧水显酸性所致;乙同学认为是双氧水有较强氧化性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说明是甲对还是乙对(简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由于催化剂的表面积不同,所以反应的速率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不同。(2)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与相同状态的MnO2粉末作用,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液体温度不同,所以反应的速率不同,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所需时间越短,由于反应中液体的量不同,故反应后液体温度不同;由于液体的量不同、液体的温度不同,影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故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量不同。(3)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H2O2HO+H+,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入10%的双氧水,红色褪去,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若红色恢复说明甲对,若红色不恢复,则说明乙对。

答案:(1)①2H2O22H2O+O2

②催化剂的表面积(聚集状态)

(2)①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液体温度不同

②反应放热相同,但液体的量不同

③液体的量不同,液体温度不同(影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量)

(3)①H2O2HO+H+

②在褪色溶液中再逐滴加入NaOH溶液,若红色恢复说明甲对,若红色不恢复则说明乙对

21.硫酸具有以下A-F的性质:A.酸性 B.高沸点难挥发 C.吸水性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1)浓硫酸与铜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实验中往往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可见浓硫酸在该实验中表现了哪些性质:____________。(浓硫酸性质用A、B、C、D、E、F填空,下同)

(2)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了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氧化氢跟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常温下就生成蓝色溶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与(2)中反应比较反应条件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蔗糖晶体中滴2-3滴水,再滴入适量的浓硫酸。发现加水处立即变黑,黑色区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一块疏松的焦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写出产生有刺激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制备CuSO4溶液采用实验(2)的原理而没有采用实验(1)和(3)的原理,是因为(1)和(3)有某些缺点,请你列举(1)和(3)分别有哪此缺点:实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与铜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CuSO4+SO2↑+2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4价,硫酸表现了氧化性,同时,硫酸有一部分化合价未改变,表现出了酸性,浓硫酸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中有大量白色固体出现,表现了吸水性。(2)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制备CuSO4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硫酸表现出了强酸性。(3)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跟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的反应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由此可证明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大于氧气。(4)蔗糖中滴加几滴浓硫酸,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产生疏松多孔的黑色物质,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同时,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CCO2↑+2SO2↑+2H2O。(5)工业制备硫酸铜主要从成本和污染两方面考虑,实验(1)生成的SO2污染环境,且硫酸的利用率低;实验(3)增加了成本,经济效益低。

答案:(1)2H2SO4(浓)+CuCuSO4+SO2↑+2H2O ACE

(2)2Cu+O2+2H2SO42CuSO4+2H2O A

(3)Cu+H2O2+H2SO4===CuSO4+2H2O 过氧化氢的氧化性比氧气强

(4)2H2SO4(浓)+CCO2↑+2SO2↑+2H2O CDEF

(5)制备CuSO4时产生的SO2污染环境,且硫酸的利用率低 原料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20.饮用水质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1)氯气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其消毒作用主要是氯气溶于水后生成了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所生成的次氯酸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3)ClO2被称为“第四代”饮用水杀虫剂,因其高效率,无污染而被广泛使用。制备ClO2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的课题,我国北京永利科技有限公司已用电解法批量生产ClO2。其反应原理为:4ClO+4H+===4ClO2+O2↑+2H2O,试写出两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

(4)相同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二氧化氯消毒时转移电子数目之比是____________。

(5)采用氧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给自来水消毒,既提高了消毒效率、安全无副作用,又因为该物质在自然界中存在,对地球生命体起保护伞作用,该物质和氯气溶于水以及SO2的漂白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氯气与SO2二者混合,若想使石蕊试液褪色则范围为____________。

解析:(1)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制取漂白粉是利用氯气与碱反应的性质,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ClO+4e+8H+===4ClO2↑+2H2O。(4)1 mol Cl2消毒时转移电子为2 mol,1 mol 二氧化氯消毒时转移电子为5 mol,二者转移电子数之比为2∶5。(5)根据题中信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为臭氧,臭氧与氯气的漂白原理都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漂白后不可恢复,SO2漂白是利用其与有色物质直接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氯气与SO2混合,发生的反应为Cl2+SO2+2H2O===H2SO4+2HCl,若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生成物无漂白性,若要使石蕊试液褪色,则>1。

答案:(1)Cl2+H2O===H++Cl+HClO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2H2O-4e===O2↑+4H+ 4ClO+4e+8H+===4ClO2↑+2H2O

(4)2∶5

(5)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 化合反应 >1

19.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很相似(X2),称为拟卤素,氰能和氢气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氰的氧化性比溴弱、比碘强。

(1)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写出HCN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2)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下列有关方程式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N)2+2NaOH===NaCN+NaCNO+H2O

B.MnO2+4HCN===Mn(CN)2+(CN)2+2H2O

C.I2+2KCN===2KI+(CN)2

D.向NaBr(aq)和KCN(aq)中加入少量Cl2:Cl2+2NaBr===2NaCl+Br2

(4)处理CN的工业废水常用ClO氧化处理生成C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aCN+bClO+2cOH===dCNO+eN2+fCO+bCl+cH2O

上述化学方程式可能的配平化学计量数有多组,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程式中ef的值为____________;

A.1  B.1/2

C.2  D.不能确定

②若de=1,则b=____________。

解析:(1)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则HCN的结构式为H-C≡N。(2)KCN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其水解方程式为CN+H2O===HCN+OH。(3)氰的氧化性比溴弱、比碘强,所以碘单质不能氧化KCN而制备(CN)2,C项错误;一种氧化剂与不同还原剂反应时,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所以,加入少量的氯气,应先氧化KCN,Cl2+2KCN===2KCl+(CN)2,D项错误。(4)根据氢原子守恒,c=1;根据N原子守恒,2e+da,根据C原子守恒,d+fa,则可知f=2eef=1∶2;若de=1,根据O原子守恒,2c+bd+3f+c,代入数值,则b=6。

答案:(1)H-C≡N

(2)CN+H2O===HCN+OH

(3)CD

(4)B 6

 0  7439  7447  7453  7457  7463  7465  7469  7475  7477  7483  7489  7493  7495  7499  7505  7507  7513  7517  7519  7523  7525  7529  7531  7533  7534  7535  7537  7538  7539  7541  7543  7547  7549  7553  7555  7559  7565  7567  7573  7577  7579  7583  7589  7595  7597  7603  7607  7609  7615  7619  7625  7633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