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套装置(图中的支撑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 ℃);b:铜丝;c:无水硫酸铜;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1)简述三套方案各自的优点: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中三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_____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丙③)

(3)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还需补充的仪器有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能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他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实验方案评析类型试题中,经常会给出多套装置,要求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缺点。解此类试题时,关键是要仔细分析给出的各套装置,认真地进行对比,找出各套装置的不同之处,往往这些不同的设计就体现了装置的优缺点。

(1)仔细观察三套装置,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重点分析比较,思考装置不同的原因,不难得出答案。甲:②中用热水浴加热,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②中的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气的作用。

乙:①与③中的干燥管可防止溶液中的水与无水硫酸铜反应,避免干扰生成物的验证。

丙:①中氧气发生装置中无水生成,且装置简单。

(2)分析出了三套方案的优点,接下来优化组合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丙①,甲②,乙③。

[答案] (1)甲:②中用热水浴加热,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②中的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气的作用 乙:①与③中的干燥管可防止溶液中的水与无水硫酸铜反应,避免干扰生成物的验证 丙:①中氧气发生装置中无水生成,且装置简单

(2)丙①,甲②,乙③

(3)温度计 控制水浴温度在78 ℃或略高于78 ℃,使乙醇蒸气平稳流出,减少挥发,提高反应效率

(4)c处无水硫酸铜变蓝;d处生成红色沉淀

(5)CuO+C2H5OHCH3CHO+Cu+H2O

13.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某种较纯净的气体。

(1)在烧瓶里放置的反应物可能是( )

A.稀硫酸和锌粒  B.浓盐酸和石灰石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D.浓盐酸和高锰酸钾

(2)集气瓶里收集到的气体是( )

A.H2  B.Cl2

C.CO2  D.O2

(3)两个洗气瓶(从左到右)中盛放的试剂是( )

A.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B.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饱和食盐水

D.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4)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及作用是( )

A.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B.浓硫酸,干燥多余的Cl2

C.纯水,充分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D.饱和食盐水,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

[解析] 本装置的特点是:加热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制气体;产生的气体通过溶液洗涤,表明所制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设置了尾气吸收装置,所制气体可能是有毒性或刺激性的气体。据此,可判定在烧瓶中放置的反应物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而不是浓盐酸和高锰酸钾(二者反应不需加热),更不是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因为该反应不需加热也不需烧瓶,同时H2比空气轻。

制Cl2时混有的HCl和水蒸气,可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洗气而除去,但要注意先后顺序,若先干燥后除HCl,则又会使Cl2中混有水蒸气。吸收多余Cl2防止污染空气,应使用NaOH溶液,使Cl2变为NaCl、NaClO而完全进入溶液。因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以纯水吸收往往不完全,不能起到防止污染空气的作用。

[答案] (1)C (2)B (3)D (4)A

 0  8591  8599  8605  8609  8615  8617  8621  8627  8629  8635  8641  8645  8647  8651  8657  8659  8665  8669  8671  8675  8677  8681  8683  8685  8686  8687  8689  8690  8691  8693  8695  8699  8701  8705  8707  8711  8717  8719  8725  8729  8731  8735  8741  8747  8749  8755  8759  8761  8767  8771  8777  8785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