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10·徐州模拟)(1)如何制备Fe(OH)3胶体?请写出操作要求及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用实验证明形成了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Fe(OH)3胶体中逐渐滴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色沉淀,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相同变化现象的是________(填写上面各题序
号)。
解析:(1)Fe(OH)3胶体的制备要注意细节。如滴加FeCl3溶液时要振荡烧杯,但不能用
玻璃棒搅拌,因搅拌会减弱胶粒对电荷的吸附能力,使之结合成大颗粒而沉降。
(2)HI为电解质,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刚加入HI时因中和了Fe(OH)3胶体中胶粒所
带电荷,使其发生聚沉产生沉淀;又因为HI为强酸,继续加入后酸性增强,与Fe(OH)3
发生中和反应而使其溶解;随溶液中Fe3+浓度的增大,I-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
I2生成,使溶液颜色加深。若用稀盐酸,由于Cl-与Fe3+不发生反应,故只会发生①②
两种现象。
答案:(1)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现红褐色,停止加热,
发生反应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或观察液体混合物
的颜色,呈红褐色,证明形成了胶体)
(2)①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③有单质I2生成 2Fe3++2I-===2Fe2++I2
④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