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10·模拟题)Ⅰ.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

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3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呈Ⅴ

型,键角116.5°。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

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

一个特殊的化学键(虚线内部分)--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请回答:

(1)下列物质的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 )

A.H2O  B.CO2  C.SO2  D.BeCl2

(2)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__(填“是”或“否”)。

(3)O3与O2间的转化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若否,请回答①小题;若是,请

回答②小题)。

①O3具有强氧化性,它能氧化PbS为PbSO4,而O2不能,试配平:

________PbS+________O3--________PbSO4+________O2

②O3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______mol。

Ⅱ.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七种物质:O2、KMnO4、MnSO4、H2SO4

H2O2、H2O、K2SO4。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试回答下

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

(3)配平下面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MnO4+H2O2+H2SO4===K2SO4+MnSO4+H2O+O2

(4)若反应转移了2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解析:Ⅰ.O3分子中的特殊化学键→O3分子中电荷

分布为:→O3分子是极性分子。O3→O2变化中有一个O降,两个

O均升→1 mol O3分解时转移 mol e→生成1 mol O2时转化× mol e

Ⅱ.由O2→O2→H2O2作还原剂→KMnO4作氧化剂→MnSO4是还原产物→KMnO4

H2O2物质的量之比是2∶5→配平(2、5、3,1、2、8、5)。

答案:Ⅰ.(1)C (2)是 (3)是 ②4/9

Ⅱ.(1)KMnO4 MnSO4 →MnSO4 (3)2 5 3 === 1 2 8 5 (4)22.4 L

12.(2008·北京理综)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

别二者的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

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w1 g,MmRn质量为w2 g,M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a,则MmRnmn=________(用含w1w2a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三周期除稀有气体原子外,原子半径最

小的是氯元素,故X为Cl2。由Y+2I+2H+===I2+Z+H2O知,Y为O3,Z为O2

(1)Y与Z互为同素异形体。(2)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永久性褪色;二氧

化硫与品红溶液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后溶液恢复至原来的颜色。(3)证

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强,其方法较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向硫化氢溶液中通入

氯气,溶液变浑浊。(4)HCN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故其结构式为

CHN。(5)Z为O2,MCR3是M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2+mMCO3===mCO2+MmOn

   44m  (am+16n)

   w1 g  w2 g

则44m:(am+16n)=w1 g∶w2 g,即m(44w2aw1)=16nw1,故mn=16w1∶(44w2

aw1)。

答案:(1)c (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

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3

(3)2Fe+3Cl22FeCl3;Fe+SFeS(或H2S+Cl2===S↓+2HCl)

(4)①CHN ②CN+H2OHCN+OH

(5)16w1∶(44w2aw1)

11.(2010·德州一中期中考题)为了探究铁与硫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存在Fe2S3,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们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在酸性溶液中2Fe3++

S2===2Fe2++S↓;在碱性溶液中,Fe2S3不溶解,Fe2S3为黑色固体。实验操作步骤

如下:

①将铁粉和硫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在氩气存在的环境中,用灼热的玻璃棒点触混

合物粉末,反应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M。

②取黑色固体少许,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稍加热,冷却后过滤,得一黑色滤渣。

③将滤渣洗涤、烘干、称量、得其质量为8.8 g。

④向滤渣中先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再加入双氧水,最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

液,得到沉淀。

⑤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量,得氧化铁质量为8.0 g。

(1)反应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粉末中,二者的量的关系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灼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物粉末,反应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可知,8.8 g固体产物中,铁、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由此得出的

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有关金属元素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上述黑色固体M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瓶中产生黑色沉淀。

①简述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现象可能是________,D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C、E装置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推断M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性质:________。

a.酸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漂白性

解析:(3)依题意,实验最终的氧化物是氧化铁,n(Fe)=×2=0.1 mol,

m(Fe)=0.1 mol×56 g·mol1=5.6 g,8.8 g固体产物中只含硫和铁,则m(S)=8.8 g-5.6

g=3.2 g,n(S)=0.1 mol,故m(Fe)∶m(S)=5.6 g∶3.2 g=7∶4,n(Fe)∶n(S)=0.1

mol∶0.1 mol=1∶1。

答案:(1)防止氧气参与反应 硫粉稍过量 防止铁与硫化铁反应,干扰实验结果

(2)铁与硫粉反应是放热反应 除去过量的硫 3S+6OH===2S2+SO32+3H2O

(3)7∶4 铁与硫反应的产物中不存在Fe2S3,而全部是FeS

(4)FeS+2H+===Fe2++H2S↑ 2Fe2++H2O2+2H+===2Fe3++2H2O Fe3++3OH

===Fe(OH)3

(5)①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停止加

水,片刻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表明装置A气密性良好 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溶液紫红色褪去 ③Br2+H2S===S↓+2Br+2H+;H2S+Cu2+===CuS↓+2H+ 

④ab

 0  8048  8056  8062  8066  8072  8074  8078  8084  8086  8092  8098  8102  8104  8108  8114  8116  8122  8126  8128  8132  8134  8138  8140  8142  8143  8144  8146  8147  8148  8150  8152  8156  8158  8162  8164  8168  8174  8176  8182  8186  8188  8192  8198  8204  8206  8212  8216  8218  8224  8228  8234  8242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