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0·德州一中期中考题)为了探究铁与硫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存在Fe2S3,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们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在酸性溶液中2Fe3++
S2-===2Fe2++S↓;在碱性溶液中,Fe2S3不溶解,Fe2S3为黑色固体。实验操作步骤
如下:
①将铁粉和硫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在氩气存在的环境中,用灼热的玻璃棒点触混
合物粉末,反应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M。
②取黑色固体少许,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稍加热,冷却后过滤,得一黑色滤渣。
③将滤渣洗涤、烘干、称量、得其质量为8.8
g。
④向滤渣中先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再加入双氧水,最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
液,得到沉淀。
⑤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量,得氧化铁质量为8.0
g。
(1)反应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粉末中,二者的量的关系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灼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物粉末,反应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可知,8.8 g固体产物中,铁、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由此得出的
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有关金属元素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上述黑色固体M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瓶中产生黑色沉淀。
①简述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现象可能是________,D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C、E装置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推断M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性质:________。
a.酸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漂白性
解析:(3)依题意,实验最终的氧化物是氧化铁,n(Fe)=×2=0.1
mol,
m(Fe)=0.1 mol×56 g·mol-1=5.6 g,8.8 g固体产物中只含硫和铁,则m(S)=8.8 g-5.6
g=3.2 g,n(S)=0.1
mol,故m(Fe)∶m(S)=5.6 g∶3.2 g=7∶4,n(Fe)∶n(S)=0.1
mol∶0.1 mol=1∶1。
答案:(1)防止氧气参与反应 硫粉稍过量 防止铁与硫化铁反应,干扰实验结果
(2)铁与硫粉反应是放热反应 除去过量的硫 3S+6OH-===2S2-+SO32-+3H2O
(3)7∶4 铁与硫反应的产物中不存在Fe2S3,而全部是FeS
(4)FeS+2H+===Fe2++H2S↑ 2Fe2++H2O2+2H+===2Fe3++2H2O Fe3++3OH-
===Fe(OH)3↓
(5)①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停止加
水,片刻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表明装置A气密性良好 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溶液紫红色褪去 ③Br2+H2S===S↓+2Br-+2H+;H2S+Cu2+===CuS↓+2H+
④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