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0·模拟题)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环境监测公报”指出,减少SO2的排放和生活

废水的处理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地区酸雨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地区酸雨pH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氨吸收烟气中SO2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再用

一定量的磷酸进行反应,在反应回收SO2后的混合物中通入适量的氨气得到一种产

品。该技术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人们正在探索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

的方法来除去SO2。该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SO2+2CO===2CO2+Sx、C

O+Sx===COS、2COS+SO2===2CO2+Sx。其中COS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生活污水中含大量细小的悬浮物,可加入某些物质使之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请你举一种常见的能使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聚沉的物质,其化学式

     。若生活污水中含大量的氮化合物,通常用生物膜脱氮工艺

进行处理:首先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将NH4+氧化为NO3-

NH4++2O2===NO3-+2H++H2O,然后加入甲醇,NO3-和甲醇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请

写出加入甲醇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SO2的性质可知,SO2与H2O形成H2SO3,H2SO3是弱酸且具有较强的还

原性,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酸性很强的H2SO4,从而导致溶液的pH减小,当溶

液中的H2SO3全部转化为H2SO4时,溶液的pH保持不变。

(2)根据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反应原理:SO2+2NH3·H2O===(NH4)2SO3+H2O,SO2

+NH3·H2O===NH4HSO3,因H3PO4的酸性比H2SO3强,故H3PO4能与NH4HSO3

(NH4)2SO3发生反应释放出SO2,将生成的SO2进行回收再利用。NH4HSO3+

H3PO4===NH4H2PO4+SO2↑+H2O,(NH4)2SO3+H3PO4===(NH4)2HPO4+SO2↑+

H2O。向含有NH4H2PO4和(NH4)2HPO4的混合液中通入NH3后全部转化为(NH4)3PO4

2NH3+NH4H2PO4===(NH4)3PO4,NH3+(NH4)2HPO4===(NH4)3PO4,(NH4)3PO4中含

有N、P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3)因O、S属于同一主族,COS的结构与CO2相似,为直线形分子。

(4)悬浮沉降一般加入能产生胶体的吸附剂来实现,如KAl(SO4)2·12H2O、FeCl3

FeSO4·7H2O等。CH3OH在酸性环境下被HNO3氧化为CO2,同时NO3被还原为N2

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即可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2H2SO3+O2===2H2SO4

(2)既能回收利用SO2,又能得到复合肥磷铵

(3)直线形

(4)KAl(SO4)2·12H2O或FeSO4·7H2O

6NO3+5CH3OH+6H+===3N2↑+5CO2↑+13H2O

13.(2010·模拟题)已知A、B、C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

关系:

ABC

(1)若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溶液可用作医疗消毒剂;B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有砖

红色沉淀生成;C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与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是一种工业原料,B俗称小苏打,电解C的

水溶液可以得到两种气态产物,这两种气态产物在工业上可以合成X,则电解C的

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C为无色溶液。B为白色胶状沉淀,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物的主要成分,

X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C溶液中除氢氧根外还存在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B、C均为氧化物,X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则B分子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_。

解析:(1)B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可以判断,结合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以

推知A、B、C、X分别是S、SO2、SO3、O2

(2)由题给信息可知,A、B、C分别是CH3CH2OH、CH3CHO、CH3COOH,所以A

与C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3)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A、B、C中均含钠元素,B俗称小苏打,故B是NaHCO3

C是NaCl,A是碳酸钠,X为HCl,则电解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2OH2↑+Cl2↑+2OH

(4)由B的状态及用途可知B是Al(OH)3,结合X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推知A、C、

X分别为AlCl3、NaAlO2或Na[Al(OH)4]和NaOH。

(5)“X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所以是炭。A、B、C分别是CuO或Fe2O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答案:(1)O2 (2)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2Cl+2H2OH2↑+Cl2↑+2OH (4)AlO2或[Al(OH)4] (5)C   O   O

12.(2010·绍兴一中期中考题)“活动与探究”是新课标中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之一。下面

是某学习小组对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请你回答其中的问题。

(1)硫溶解性探究:①取绿豆粒大小的硫,轻轻地放入一支试管(该试管编号为1)中,

然后在试管1中加入4 mL无水乙醇,振荡,静置一段时间;②将试管1内的上层“乙

醇”倾倒到另外一支试管(编号为2)中约一半(2 mL左右),然后在试管2中加入2 mL

蒸馏水,注意与试管1内的“乙醇”比较。可以观察到试管2内的溶液中有浑浊产生。

该浑浊的成分是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氧化性探究:①取一药匙还原性铁粉和一药匙硫粉,放在石棉网上,用药匙搅

拌,使铁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铺有铁硫混

合物的石棉网,可以观察到石棉网上的铁硫混合物逐渐红热,红热位置逐渐蔓延,最]

后生成黑色的物质;②取该黑色物质,放入试管中,然后在试管中滴入1 mL稀盐酸,

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且闻到一股强烈的臭鸡蛋气味;③在上述反应后的溶

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为无色,由此推测①中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

(3)SO2的漂白性探究;在如图所示的石棉网上堆放少许硫粉,点燃,可以观察到硫

燃烧,然后用洗耳球抽取球形U形管中的气体,可以观察到球形U形管内的品红溶

  ,微热U形管,溶液变为  。 

(4)SO2氧化性实验探究:按照(3)中装置,重新换一支球形U形管,在其中加入少许

FeS,滴加几滴稀盐酸,在石棉网上硫燃烧的同时,捏瘪洗耳球,吸取球形U形管中

的气体,可以观察到球形U形管左侧管内壁有黄色物质附着。则生成该黄色物质的

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硫微溶于乙醇,难溶于水,向硫的乙醇饱和溶液中加入水,由于水与乙醇

互溶,“消耗”了部分乙醇,故硫析出而出现浑浊。

(2)从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为无色可以推断溶液中无Fe3+,故硫与铁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的是FeS,而不是Fe2S3

(3)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生成的是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后分解,二氧

化硫释放出来,品红溶液又变为红色。

(4)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O2    SO2;FeS与盐酸反应产生硫化氢:

FeS+2HCl===H2S↑+FeCl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2H2S+

SO2===3S↓+2H2O。

答案:(1)硫(或“S”) 硫在水中不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溶有硫的乙醇中加入水,

部分硫析出,形成浑浊 (2)FeS (3)褪色 红色 (4)2H2S+SO2===3S↓+2H2O

11.(2010·模拟题)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氧化

硫和氧气。请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各物质与参加反应的

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实验测得数据和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得无水硫酸铜2.4 g;

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112 mL;

③干燥管在实验后质量增加1.28 g;

④实验结束时装置B中的NaHSO3溶液变为Na2SO4溶液(不含其他溶质)。

试回答: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数据测出后,首先应计算出的物质是________,有________mol。据此计算出

SO2为________mol,SO3为________mol。

(5)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目的是测定n(CuSO4)与n(CuO)、n(SO2)、n(SO3)、n(O2)之间的关系;实

验原理是3CuSO43CuO+2SO2↑+SO3↑+O2↑,利用A作发生装置,B是将

SO3转化成SO2,发生反应SO3+2HSO3===SO42+2SO2↑+H2O;C是吸收混合气

体中的H2O(g);D是吸收混合气体中的SO2;E和F确定n(O2)。结合题干已知条件

可以求得:n(CuSO4)=0.015 mol、n(SO2总)0.02 mol、n(O2)=0.005 mol。根据CuSO4

分解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可知0.015 mol CuSO4分解得到的SO2为0.01 mol,同时得

到SO3为0.005 mol。

答案:(1)吸收生成的SO3气体 SO3+2NaHSO3===Na2SO4+H2O+2SO2

(2)干燥 SO2和O2

(3)由D来的气体将E中的水压到量筒F中,测定生成O2的体积

(4)O2 0.005 0.01 0.005

(5)3CuSO43CuO+2SO2+O2↑+SO3

 0  8008  8016  8022  8026  8032  8034  8038  8044  8046  8052  8058  8062  8064  8068  8074  8076  8082  8086  8088  8092  8094  8098  8100  8102  8103  8104  8106  8107  8108  8110  8112  8116  8118  8122  8124  8128  8134  8136  8142  8146  8148  8152  8158  8164  8166  8172  8176  8178  8184  8188  8194  8202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