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节内容综合性很强.对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潜能开发
[例1]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按下式反应:
,由此可推断下列相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原性12>Cl2
C.非金属性I>C1 D.氧化性KclO3>C12
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首先断定所给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由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
中KclO3 是氧化剂,I2是还原剂,KIO2是氧化产物,Cl2是还原产物,据“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规律推知B正确。再结合Cl2不能将I2氧化成IO
的事实,推知D正确,反应的发生
,与I元素、C1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且事实上是C1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I元素的非金属性,因而C是不正确的。
[答案]C
[例2]根据反应式
可判断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思路分析
首先确定各反应的还原剂(①为I-,②为Fe2+)和还原产物(①为Fe2+,②为Br-),其次是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推出还原性:I- >Fe2+ ,Fe2+ >Br-,最后综合给出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Fe2+ >Br-。
[答案]B
[例3]往100mL溶液中缓缓通人0.1mol氯气,使溶液中有
的Br-被氧化成Br2 。求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分析
求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键是求算溶液中所含FeBr2的物质的量,而求算溶液中所含FeBr2的物质的量,必须分析有关的反应原理。 FeBr2溶液中的Fe2+ 、Br-均能被Cl2氧化,但解题时应知道Fe2+ 、Br-中哪一种离子先被氧化。据反应
可知 Fe2+的还原性强于Br-,因此,当Br-有
被氧化时,溶液中的Fe2+已全部被氧化了,然后根据电子守恒,有:
.
[答案]1.2mol/L
思维诊断
该反应表面上看是I2置换出Cl2,容易使人误认为I2的氧化性强于Cl2,并做出非金属性I元素强于C1元素的错误结论。
思维诊断
解答此种类型的题,准确判断每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关键;熟记规律,综合分析是比较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基本策略。即:有升必有降,有得必有失;两强生两弱等。
思维诊断
当一种氧化剂遇到两种或两种以上还原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当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完全被氧化后,才能依次氧化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问题,利用电子守恒原理分析,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知能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