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0·改编题)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锥形瓶A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干燥管B中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 )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氢氧化钠固体

(4)在C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a 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 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7)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测定氨气分子组成的实验探究。(1)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3CuO3Cu+N2+3H2O;(2)A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目的是利用氢氧化钠的吸水性,且吸水后放热,以及溶液中c(OH)增大,促进NH3·H2O的分解,释放氨气;(3)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五氧化二磷干燥;(4)氧化铜被还原为单质铜;(5)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气;(6)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每生成1 mol氮气,就有3 mol氧化铜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3a/22.4 mol。干燥管D增重的是水的质量,从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水中的氢来自于氨气,则氨气中氢的物质的量为:b/9 mol,而氮原子的物质的量是氮气的两倍,为a/11.2 mol,氨气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之比为:9a/11.2b;(7)若省去B装置,则氨气未干燥,D的增重除了有生成的水,还有氨气带进装置中的水蒸气,导致氢的含量增大,所以氮、氢原子个数之比减小。

答案:(1)2NH3+3CuO3Cu+N2+3H2O

(2)利用NaOH的强碱性、吸水性和遇水放热的性质,使NH3·H2O分解逸出NH3

(3)C

(4)黑色固体变成了亮红色

(5)吸收多余的NH3

(6)3a/22.4 mol 9a/11.2b

(7)减少 因为由NH3带出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导致计算结果H原子的个数增加

 0  8061  8069  8075  8079  8085  8087  8091  8097  8099  8105  8111  8115  8117  8121  8127  8129  8135  8139  8141  8145  8147  8151  8153  8155  8156  8157  8159  8160  8161  8163  8165  8169  8171  8175  8177  8181  8187  8189  8195  8199  8201  8205  8211  8217  8219  8225  8229  8231  8237  8241  8247  8255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