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7

高中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分别装有0.3g NaHCO3、0.3g 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填产生沉淀或气体及反应速率等相关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试管中气球大小(包含试管) 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盐酸均足量)_________

③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类似如中和热,甲同学写出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HCO3-(aq)+ H+(aq) =H2O(l)+ CO2(g) ;△H>0

CO32-(aq)+ 2H+(aq)= H2O(l) + CO2(g); △H<0

甲下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⑵ 为研究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序号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温度

50mL水
2.5g NaHCO3固体
20℃
18.5℃

50mL水
3.2g Na2CO3固体
20℃
23.0 ℃

35mL稀盐酸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15mL
20℃
18.8℃

35mL稀盐酸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15ml水
20℃
20.6℃

50mL稀盐酸
2.5gNaHCO3固体
20℃
17.4℃

50mL稀盐酸
3.2g Na2CO3固体
20℃
23.5℃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①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多条结论,如:

a:NaHCO3的溶解是_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 

b: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c: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约是______的热效应之和。

2008.3.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HNO3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滴入几滴浓HNO3,溶液的颜色变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快速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这一奇特现象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对此现象设计了探究性实验。

  ⑴甲同学认为是溶液中的Fe2+的干扰造成的,大家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可以排除Fe2+的干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认为红色消失,说明Fe(SCN)3被破坏,红棕色NO2说明了某些离子与HNO3发生了氧化还原,推测可能是KSCN与HNO3作用。KSCN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根据C、S、N的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相关知识推测SCN-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_。

  ⑶根据乙同学的观点,设计了实验方案1,往浓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溶液红色消失变为浅绿色,溶液温度升高;继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蓝色,最后变成无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非极性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向浓HNO3中滴入KSC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⑷丙同学认为SCN-的性质还可进一步探究,设计了方案2,向Fe(SCN)3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消失变为黄色,而加入碘水时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丙同学的设计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⑸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应注意__________               _;

b、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Fe3+

2008.2.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 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  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  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      ___  。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

2008.2.23

某省2005年工业(主要是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4×106 t,全省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分析降雨成分发现,雨水中阴离子仍以硫酸根离子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61.9%,阳离子以铵根离子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84.1%。阴离子中SO42和NO3的质量比为4.13∶1,NO3的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该省大气污染特征是          

A.煤烟型    

B.机动车尾气型

C.由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

D.由机动车尾气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

⑵ 请你提出该省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

                                    

                                    

⑶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选择“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析”的课题进行探究。

①如果你参加该课题的探究,在小组讨论测定地点时,你建议选择的测定地点分别是                           

②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1994年以前,人们常采用HgCl2、NaCl的混合溶液吸收二氧化硫,1994年国家颁布标准(GB/T15262-94)规定用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变更吸收剂的原因除了用甲醛溶液的吸收效果比较好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③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后发生了如下反应,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

HCHO+H2SO3

该反应类型属于        。测定时,只需向吸

收空气的甲醛吸收液中加入适量NaOH和指示剂,SO2

与指示剂、甲醛反应生成可溶性紫红色化合物,根据

溶液颜色深浅(用吸光度A表示,可由仪器进行测量),

就能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实验测得SO2含量与溶液

的吸光度A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欲测定某地空气中

二氧化硫的含量(mg·m3),除需要测定吸光度A外

还要记录的数据为                  

2008.2.24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一月初党中央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胡锦涛在大会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庄严宣告,利用十五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同学们,请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将来挤身科研前沿做准备。

以下素材是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内容:铜与硝酸反应有关问题的探讨。

实验器材:电线细铜丝,1mol•L-1HNO3,14mol•L-1HNO3,碱石灰,Cu(NO3)2晶体,

玻璃丝,酒精灯,试管,夹持器械,火柴。

实验记录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现象记录
1
将1g细铜丝放入盛有10mL1mol•L-1 HNO3的试管中加热
铜丝表面有无色气体逸出,溶液变成天蓝色
2
将1g细铜丝放入盛有10mL的14mol•L-1HNO3的试管中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绿色由深到浅,未见到蓝色。
3
将硝酸铜晶体配成饱和溶液
深蓝色溶液
4
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14mol•L-1HNO3
溶液仍呈深蓝色

已知:Cu2+可以和NH3形成类似[Ag(NH3)2]+的复杂离子[Cu(NH3)4]2+,NH3分子也可以换成其他分子或离子。

请回答:

   ⑴稀硝酸与铜丝反应后,所得溶液呈天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是    (写化学式)。

   ⑵使饱和硝酸铜溶液呈深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可能是        

⑶有资料上介绍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显蓝色,实验中得到却是绿色

溶液,试写出显绿色的可能原因                      ,设计两种不同的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你的解释:

方案①                              

方案②                              

2008.2.25

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后,同学们对第四周期过渡元素氧化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否只有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受热分解?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对此他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报告。

I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带铁夹的铁架台、带橡皮塞的导管、量气装置、过滤装置、电子天平、药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实验试剂: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和氯酸钾

III 实验步骤:略

IV 实验数据:

实验
编号
KClO3(g)
氧化物
产生气体(mL)
耗时(s)
化学式
质量(g)
回收
(已折算到标况)
1
0.60



10
480
2
0.60
MnO2
0.20
90%
67.2
36.5
3
0.60
CuO
0.20
90%
67.2
79.5
4
0.60
Fe2O3
0.20
90%
67.2
34.7
5
0.60
Cr2O3
0.20
异常
67.2
188.3

V 实验讨论:

(1)在氧化物的回收过程中,要进行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编号3的实验中KClO3的分解率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在用Cr2O3 做研究实验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绿色的混合物变成了橘黄色。该刺激性气体是________(填分子式),可用______________试纸检验。上述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2.27

已知SiO、SO和CO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相似性。

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与SO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的合适试剂_________。

①10%的H2SO4溶液  ②80%的H2SO4溶液  ③Na2SO3固体  ④ CaSO固体

(2)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装置C中NaOH溶液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______。如果有,请一一说明__________                                

Ⅱ.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Si”的研究,它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信息:

①业上在高温时用C还原SiO2可制得Si

②Mg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

③金属硅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盐与SiH4

④Si和SiO2均不与稀H2SO4反应

⑤SiH4在空气中自然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1)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         

(2)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   

                                   

 0  4512  4520  4526  4530  4536  4538  4542  4548  4550  4556  4562  4566  4568  4572  4578  4580  4586  4590  4592  4596  4598  4602  4604  4606  4607  4608  4610  4611  4612  4614  4616  4620  4622  4626  4628  4632  4638  4640  4646  4650  4652  4656  4662  4668  4670  4676  4680  4682  4688  4692  4698  4706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