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12.(2010·模拟题)2008年9月29日,“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着陆。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神七”有一室一厅,其环境舒适程度优于“神六”。为使航天员拥有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装有“金属过氧化物处理系统”,即不断地把座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放金属过氧化物(以Na2O2为例)的装置,并把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内。

(1)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时,应注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如用KO2(超氧化钾)代替Na2O2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生成物也相似)并具有优越性。写出超氧化钾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用等质量的Na2O2和KO2分别与CO2反应产生O2的体积比________。

(4)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Na2O2、KO2反应生成O2的体积比________。

(5)从(3)(4)计算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座舱内,航天员呼出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均可与Na2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为防止处理后的空气过于干燥,不利于航天员的生活,处理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适量的水分。

(2)通过类比可写出KO2与CO2反应的方程式:4KO2+2CO2===2K2CO3+3O2

(3)由(1)(2)中的方程式可推出Na2O2、KO2分别与CO2反应放出O2的量的关系:

2Na2O2 - O2

2×78 g  1 mol

a g 

4KO2 - 3O2

4×71 g  3 mol

a g 

所以生成O2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体积比为:∶=0.61∶1。

(4)由(1)(2)中的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的Na2O2、KO2反应生成O2的体积比为1∶3。

(5)从上述(3)(4)的计算结果看,金属过氧化处理系统中用KO2更为合适。因为不论是等物质的量还是等质量,KO2的效率均比Na2O2高。从消耗CO2的量看,消耗相同的CO2,KO2放出O2的效率也比Na2O2的高,所以选用KO2作为补氧剂更合适。

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不断补充适量的水分

(2)4KO2+2CO2===2K2CO3+3O2 (3)0.61∶1 (4)1∶3

(5)用KO2更为合适 消耗等量的CO2,使用KO2放出的O2比Na2O2放出的O2

11.(2010·江西上高二中月考)为了测定m 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取沉淀烘干,称量得固体n 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乙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用水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乙同学在滴定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  ________。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当混合物样品完全反应时,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同学的方案中生成的沉淀是BaCO3,由BaCO3的质量可求出Na2CO3的质量,再求出其质量分数。乙在滴定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锥形瓶与酸式滴定管,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将Na2CO3全部转化为BaCO3,避免CO32在滴定过程中与H+反应产生干扰气体。丙同学的方案测量原理是将CO32转化为CO2并用碱石灰吸收,根据碱石灰质量增加的量确定CO2的质量,然后再求出Na2CO3的质量。由于反应后容器内充满CO2,故需要将容器内的CO2全部排入到D中,同时要确保进入B的空气中不含CO2

答案:(1)×106×100%

(2)锥形瓶 酸式滴定管 确保Na2CO3与BaCl2完全反应转化成BaCO3沉淀

(3)使广口瓶中产生的CO2全部被D中的碱石灰吸收 除去空气中的CO2气体 防止外界空气中的H2O、CO2进入D中被碱石灰吸收

 0  8009  8017  8023  8027  8033  8035  8039  8045  8047  8053  8059  8063  8065  8069  8075  8077  8083  8087  8089  8093  8095  8099  8101  8103  8104  8105  8107  8108  8109  8111  8113  8117  8119  8123  8125  8129  8135  8137  8143  8147  8149  8153  8159  8165  8167  8173  8177  8179  8185  8189  8195  8203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