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NH3+H+===NH
B.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Ba2++HCO+OH-===BaCO3↓+H2O
C.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2H++H2O2===2Fe3++2H2O
D.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Cu2++2H+Cu+H2↑
解析: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A不正确;B项中碳酸氢钡溶液少量,正确的是:Ba2++2HCO+2OH-===BaCO3↓+2H2O+CO;D项中正确的是:2Cu2++2H2O2Cu+O2↑+4H+。
答案:C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B.F2与NaOH溶液反应:F2+4OH-===2F-+O2+2H2O
C.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
D.Fe3O4与稀HNO3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解析:因B项电荷不守恒,D项中HNO3可将Fe2+氧化为Fe3+,不符合事实。
答案:AC
4.在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能与Na反应生成H2的溶液:Ca2+、NH、HCO、Cl-
B.含有大量Fe2+的溶液:H+、Na+、NO、SO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的溶液:Na+、K+、Cl-、NO
D.c(H+)∶c(OH-)=1∶2的溶液:K+、Ba2+、ClO-、CO
解析:A项中能与Na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还可能是中性溶液,离子不一定能大量共存;B项中H+、NO能氧化Fe2+;D项中Ba2+与CO反应生成BaCO3沉淀,二者不能大量共存。
3.(2009·潍坊统考)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Ba2+、NO、HCO B.Cl-、Mg2+、H+、Na+、SO
C.MnO、K+、Cl-、Mn2+ D.Fe2+、NO、SO、OH-、Na+
解析:A项与NH4HCO3不反应,C项MnO有颜色,D项Fe2+和OH-不能大量共存,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Al3+、Mg2+、NH、Cl-、SO、HCO、MnO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Na+、Al3+、Mg2+、SO B.肯定有Na+、Mg2+、Al3+、Cl-
C.肯定没有K+、HCO、MnO D.肯定没有K+、NH、Cl-
解析:由无色溶液可知,不存在MnO;由①可知,溶液中不存在NH,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说明既有Mg2+存在,又有Al3+存在;由②可知肯定存在SO;由③可知肯定存在Na+,故A正确;对选项C,实验不能确定有没有K+,需要进一步验证,由于HCO与Al3+不可以大量共存,故HCO不存在。
答案:A
1. 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K+、Br-、CO B.Al3+、H+、MnO
C.NH、Fe3+、SO D.Ag+、Cu2+、NO
解析:从题干要求看,溶液中的离子应该不能和Cl-反应,不能与NH3·H2O反应,而选项B中的Al3+、H+与NH3·H2O反应,C中的Fe3+与NH3反应,D中的Ag+与Cl-反应,Ag+、Cu2+与NH3反应,故选A。
1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成分为Al(OH)3)。
(2)用双氧水将某酸性溶液中的Fe2+转化成Fe3+。
(3)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制各种模型。
(4)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氧化产物为气体)。
(5)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CaCO3)。
(6)向含0.1 mol Na[Al(OH)4]的溶液中滴加20 mL 8 mol/L的HCl(aq)的
离子方程式为 。
(7)含0.1 mol Ca(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1.5 mol/L的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8)向Mg(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9)向含0.1 mol 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12 mol Br2的溴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解析:(1)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胃酸主要成分HCl。
(2)H2O2将Fe2+氧化,还原产物是H2O。
(3)SiO与NH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H2SiO3沉淀。
(4)C2H4被氧化成CO2,碳元素从-2价升高到+4价。
(5)CH3COOH与CaCO3反应,生成的醋酸钙是强电解质且可溶。
(6)n[Al(OH)4]=0.1mol,n(H+)=0.16mol,反应过程可认为是
①[Al(OH)4]-+H+===Al(OH)3↓+H2O,
②Al(OH)3+3H+===Al3++3H2O,
所以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5[Al(OH)4]-+8H+===Al3++4Al(OH)3↓+8H2O。
(7)该反应过程可认为:Ca2++HCO+OH-===CaCO3↓+H2O,HCO+OH-===CO+H2O。所以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Ca2++3HCO+3OH-===2CaCO3↓+3H2O+CO。
(8)注意MgCO3的溶解度比Mg(OH)2的大,因而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4OH-===Mg(OH)2↓+2CO+2H2O。
(9)因为还原性I->Fe2+,且Br2也能氧化Fe2+。首先I-全部被氧化后,Br2再氧化Fe2+,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10I-+6Br2===2Fe3++5I2+12Br-。
答案:(1)Al(OH)3+3H+===Al3++3H2O
(2)H2O2+2Fe2++2H+===2Fe3++2H2O
(3)SiO+2NH+2H2O===H2SiO3↓+2NH3·H2O
(4)5C2H4+12MnO+36H+===12Mn2++10CO2+28H2O
(5)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6)5[Al(OH)4]-+8H+===Al3++4Al(OH3)↓+8H2O
(7)2Ca2++3HCO+3OH-===2CaCO3↓+3H2O+CO
(8)Mg2++2HCO+4OH-===Mg(OH)2↓+2CO+2H2O
(9)2Fe2++10I-+6Br2===2Fe3++5I2+12Br-
14. (2009·潍坊一中)PbSO4是一种难溶于水和强酸的盐。若将PbSO4固体加入醋酸铵溶液`中,能够得到澄清溶液A;若向A中通入H2S气体,又会得到黑色沉淀B和具有一定酸性的溶液C。
试回答:
(1)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写出化学式 。
(2)写出PbSO4溶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F的离子方程式为 。
的化学式是 ,并写出生成B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假设每步离子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PbSO4在水中存在平衡:PbSO4(s)Pb2+(aq)+SO(aq),这是一个溶解平衡,当加入醋酸铵后,平衡向右移动,直到PbSO4(s)完全溶解,可见CH3COO-与Pb2+结合成了更弱的电解质(因为NH不与SO反应),所以A中的溶质是Pb(CH3COO)2和(NH4)2SO4;向A中通入H2S后得到黑色沉淀B只能是PbS,说明PbS溶解度很小,C溶液中含有CH3COOH和(NH4)2SO4。
答案:(1)Pb(CH3COO)2和(NH4)2SO4 (2)PbSO4+2CH3COO-===Pb(CH3COO)2+SO
(3)PbS H2S+Pb(CH3COO)2===PbS↓+2CH3COOH (4)CH3COOH和(NH4)2SO4
13.用分别含有①Fe3+、②I-、③I2、④H2S的四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将②和③混合后再加入①,反应后溶液中有Fe3+,则溶液中还有 离子,
没有 离子。
(2)将②和③混合后再加入④,反应后溶液中没有I2,则溶液中肯定有 离子,可能有 离子。
(3)取①的酸性溶液和④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解析:(1)Fe3+可将I-氧化,由于Fe3+剩余,故I-不足。
(2)I2可氧化H2S,由于I2完全反应,故H2S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剩余,H2S可电离产生HS-和S2-。
(3)Fe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答案:(1)Fe2+ I- (2)I-、H+ S2-、HS- (3)2Fe3++H2S===2Fe2++S↓+2H+
12.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u2+、Fe2+、NO、Cl- B.K+、Mg2+、HCO、SO
C.Na+、K+、S2-、SO D.Ba2+、Na+、I-、Cl-
解析:在强碱性条件下:A中Cu2+、Fe2+与OH-反应生成Cu(OH)2、Fe(OH)2沉淀;B中Mg2+、HCO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CO和H2O;C、D项中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在酸性条件下,A中的H+、NO氧化Fe2+,B中的HCO与H+生成CO2和H2O不能共存,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中6H++2S2-+SO===3S↓+3H2O,D中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综上可知,C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