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14.(Ⅰ)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10e微粒B溶于A后……―→A为H2O、B为NH3,C为NH,D为OH,E为Mg2+或Al3+―→(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Ⅱ)本题的突破口在于D→E→D这一系列过程,其对应氨气→铵盐→氨气这一过程。也就是D为NH3,结合G为CaCl2可以知道E为NH4Cl,F为Ca(OH)2。其余物质可以逐一确定为A为H2(或Cl2)、B为Cl2(或H2)、C为HCl、H为H2O。

[答案] (Ⅰ)(1)H2O NH3 NH OH

(2)Al3++3NH3+3H2O===Al(OH)3↓+3NH或

Mg2++2NH3+2H2O===Mg(OH)2↓+2NH

(Ⅱ)(1)NH3 NH4Cl (2)H2+Cl22HCl

(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13.(2008年上海)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 mL FeSO4溶液
10 mL NH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
20 mL H2S
10 mL SO2
 
3
30 mL NO2(主要)
10 mL 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 mL Cl2
40 mL 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有:有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的30 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

[解析] 在(2)中实验2发生的反应为:2H2S+SO2===3S↓+2H2O,二者反应有单质硫生成,同时气体几乎完全消失。在(3)中随着NO2与水不断反应,N2O4会逐渐转化为NO2并最终完全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在(4)中有白烟产生是因为过量的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最终针筒里的气体只有N2

[答案] (1)红褐 4Fe(OH)2+O2+2H2O===4Fe(OH)3

(2)黄色固体 向内 NaOH

(3)NO 3NO2+H2O===2HNO3+NO

(4)黄绿色变为无色 5

12.(2007年北京理综)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短周期除惰性气体外的气体单质有H2、N2、O2、F2、Cl2。由已知a知X为N2,由b知,甲为NH3,乙为HCl,丙为NH4Cl。

(1)一定要从化学键的形成角度掌握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如N2、CO2、CH4、NH3、H2O、Na2O2等。

(2)①NH3的收集应是向下排空气法。②NH3的制取用铵盐与碱反应,但铵盐一般不用NH4NO3,防止爆炸。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因NaOH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太强。③要注意“”。

(3)P与Cl2反应生成PCl3和PCl5,PCl3的电子式为

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所以丁为PCl5

(4)由“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及质量守恒定律共同得出。n mol PCl5n mol NH4Cl反应生成4n mol HCl,由质量守恒定律知所求物分子中P、N、Cl的原子个数比为N(P)∶N(N)∶N(Cl)=1∶1∶2,所求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2,二者结合得出未知物的化学式为P3N3Cl6

[答案] (1)∶N⋮⋮N∶

(2)①

②NH4Cl、Ca(OH)2(合理答案均可)

③NH3·H2ONH+OH (3)PCl5 (4)P3N3Cl6

 0  8712  8720  8726  8730  8736  8738  8742  8748  8750  8756  8762  8766  8768  8772  8778  8780  8786  8790  8792  8796  8798  8802  8804  8806  8807  8808  8810  8811  8812  8814  8816  8820  8822  8826  8828  8832  8838  8840  8846  8850  8852  8856  8862  8868  8870  8876  8880  8882  8888  8892  8898  8906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