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其它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④ |
1.2 g |
无其他物质 |
|
⑤ |
1.2 g |
CuO 0.5 g |
|
⑥ |
1.2 g |
MnO2 0.5
g |
|
回答下列问题:
⑶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____;
⑷本实验装置图中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⑸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⑹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答案](12分)
⑴ ①②③ (2分,漏、错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⑵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淹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1分),重复2-3次(1分)(共2分)
⑶时间 (2分) ⑷碱式 (2分)
⑸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看木条是否复燃 (2分)
⑹CuO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2分)
2.(16分) A、B、C、D是常见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D的少两个。E也是短周期元素,与D同主族。
(1)写出A、B、E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E: 。
(2)五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易溶于水的物质中,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M是 (写化学式,写一个即可,下同),能抑制水电离的物质N是 。25℃时,pH=a的M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pH=a的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 。
(3)甲、乙、丙分别是B、C、D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回答问题:
①向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乙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等物质的量的丙溶液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16分)(1) H C O (每空1分)
(2) Al2(SO4)3 H2SO4或H2SO3或H2CO3(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1014-2a (每空2分)
(3)① 4H+ + AlO2- = Al3+ + 2H2O(2分)Al3+ + 3 AlO2- +6H2O = 4Al(OH)3↓(2分)
②c(Na+)>c(SO42-)>c(HCO3-)>c(OH-)>c(H+)>(CO32-)(3分)
7、(2011门头沟区6)“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
比较项 |
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 |
A |
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 |
Na2S + 2HCl=2NaCl + H2S↑ |
B |
比较Fe2+和Br-的还原性 |
6FeBr2+ 3Cl2(少量)=2FeCl3+ 4FeBr3 |
C |
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 |
C6H5ONa + CO2+
H2O=C6H5OH + NaHCO3 |
D |
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 |
AgCl(s)+I-(aq)=AgI(s)+ Cl-(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