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10  518  524  528  534  536  540  546  548  554  560  564  566  570  576  578  584  588  590  594  596  600  602  604  605  606  608  609  610  612  614  618  620  624  626  630  636  638  644  648  650  654  660  666  668  674  678  680  686  690  696  704  3002 

2009年全国名校高三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数列

试题详情

重庆八中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注意事项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I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2、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3、下图为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物质名称。据图回答不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若6ec8aac122bd4f6e代表催乳素,则该组织细胞为动物垂体的内分泌腺细胞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若6ec8aac122bd4f6e代表催化①过程所需的酶.则参与6ec8aac122bd4f6e合成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食物中氨基酸种类、比例的不当,提高动物机体对氨基酸的利用率的过程是⑥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⑦过程主要在动物的肝脏中进行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4、生物的生殖方式是进化的重要内容,下面有关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加快了进化的速度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双受精现象保证了种子萌发的营养,是被子植物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都具有羊膜和羊水,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营养主要来自母体,所以一般来说卵细胞比卵生动物的小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5、下列与微生物有关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酵母菌是酿酒工业中重要微生物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大肠杆菌发生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根霉在生态系统中起分解者的作用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6.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a(HCO3)2的缘故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微观原因是分子的不断运动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严格地讲,实验室使用“通风橱”防污染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7.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3N3(OH)3==3HNCO;      8HNCO+6NO2==7N2+4H2O+8CO2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反应中NO2是还原剂,HNCO是氧化剂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CO2是氧化产物,N2既是氧化物又是还原产物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6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电子24 mol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8.把6 mol气体A和5 mol气体B通入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下反应:3A(g)+B(g)      2C(g)+xD(g); 6ec8aac122bd4f6e达平衡,此时生成2 mol C,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的D的生成速率相等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B的转化率为25%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9.常温下,对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pH

10

10

4

4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溶液

盐酸

A.②、④两溶液相比,两者的kw相同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四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变化最大的是①和④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①、②、③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后,三种溶液的pH均减小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①、④ 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一定为: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NH4+)>c(Cl)>c(H+)> c(OH)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1 常温下,将1.92 g Cu加入到100 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铜全部溶解并放出无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色气体,再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此时收集到的气体全部是氢气且在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原混合溶液中n(NO3-)=0.08 mol        B.原混合溶液中c(SO42-)=0.2 mol/L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原混合溶液中pH=1-lg1.2              D.溶解的铁粉质量为2.8 g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2.蜂王浆是一种保健品,化学成分复杂。10-羟基-2-癸烯酸是蜂王浆特有的天然不饱和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脂肪酸,又称为“王浆酸”,是鉴定蜂王浆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王浆酸的说法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分子式为C10H20O3          B.结构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同时含有羧基和醛基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13.右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a极:Cu2++2e-=Cu,b极:Fe-2e-==Fe2+下列说法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不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Cu2+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该装置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D.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就是碳粒分子的热运动

B.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因而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作用力总表现为吸引力

D.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15. 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设计并制造的世界上首个“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若在此装置中发生核反应的方程是已知氘核的质量为m1,氦核的质量为m2,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而每升海水中含有氘0.03克,如果1升海水中的氘完全参与上述核反应,则所能释放的核能为

A.0.0075NA(2m1-m2)C2                                                       B.7.5 NA(2m1-m2)C2×106

C.0.03NA(2m1-m2)C2                                                              D.0.015NA(2m1-m2)C2

16.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 n = 3、4、5、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

A. 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B. 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 = 6能级或 n = 5能级向 n = 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C. 若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则能够产生紫外线

D. 若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学科网(Zxxk.Com)17.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

B.从点a经过灯L1到点b的电路中有断路

C.灯L2的灯丝断或灯座未接通

D.电流表和灯L1、 L2都坏了

18图甲为在某介质中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图乙是这列波在x=4m处质点P从该时刻起的振动图线,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学科网(Zxxk.Com)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大 小为v=1m/s

B.在t=2.0s时质点P向y轴负方向运动

C.在t=5.0s时质点P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

D.对介质中的任意一个质点来说,在任意连续的1s内,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均为8 cm

19.飞船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会逐渐下降,脱离预定圆轨道;为确保正常运行,飞行控制专家按预定计划,决定在飞船飞行到第30圈时,对飞船轨道进行微调,使轨道精度更高.在轨道微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飞船在较高轨道所具有的运行速度比在较低轨道所具有的运行速度小,所以飞船在轨道微调时必须减速

B.飞船必须先瞬时加速使飞船脱离较低的圆轨道,当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到较高的圆轨道时,再瞬时加速使飞船进入到预定圆轨道

C.在飞船由较低轨道向较高轨道飞行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增加

D.飞船的轨道半径、动能、动量及运行周期较微调之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学科网(Zxxk.Com)20.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带电金属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2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0 J,重力做功24 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块带负电荷

B.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

C.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J

D.金属块的电势能减少4.0 J

 

21.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安装的一种电磁装置可以向控制中心传输信号,以确定火车的位置及运动状态,其原理是是将能产生匀强磁场的磁铁安装在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如图甲所示(俯视图),当它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线圈时,线圈便产生一个电信号输给控制中心。线圈边长分别为6ec8aac122bd4f6e,匝数为n,线圈和传输线电阻忽略不计。若火车通过线圈时,控制中心收到线圈两端的电压信号6ec8aac122bd4f6e与时间6ec8aac122bd4f6e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cd均为直线),6ec8aac122bd4f6e是运动过程的四个时刻,则火车

学科网(Zxxk.Com)A.在6ec8aac122bd4f6e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在6ec8aac122bd4f6e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在6ec8aac122bd4f6e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为6ec8aac122bd4f6e

D. 在6ec8aac122bd4f6e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为6ec8aac122bd4f6e

 

 

 

第II卷

22.(19分)(1)以下四个实验中都要用到小球或者重锤,实验中必需测定小球或重锤质量的是          (选填下面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字母)

A.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C.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学科网(Zxxk.Com)(2)在做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的实验时,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使其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再调至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直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80.00cm,由双缝上的标识获知双缝间距为0.200 mm,光的波长为6ec8aac122bd4f6e

用测量头上的螺旋测徽器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如图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mm,将此时条纹的序号定为1,其右侧的明纹序号依次是为第2条、第3条……,则从第1条明纹中心至第6条明纹中心的距离为_________mm.

(3)现将测量某一电流表A的内阻r。给定器材有:

A.待测电流表A(量程300μA,内阻r1约为100Ω)

B.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r2 =1kΩ)

C.电源E(电动势约4V,内阻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1=10Ω

E.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F.电键S一个,导线若干

学科网(Zxxk.Com)要求测量时能取多组数据,且两电表指针的偏转均超过量程的一半。

①在答题卷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②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内阻r1 =_________                 

 

 

 

 

 

 

 

23.(16分)一质量m=2.0kg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7º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做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取sin37º=0.6  cos37º=0.8  g =10m/s2)求:

(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4.(18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中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均为6ec8aac122bd4f6e的匀强磁场,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外和向里.一质量6ec8aac122bd4f6e、电荷量6ec8aac122bd4f6e的未知带电粒子(未知带电粒子重力不计),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压6ec8aac122bd4f6e的电场(图中未画出)加速后,从坐标点M(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处平行X轴向右运动,并先后通过两个匀强磁场区域.

(1)求未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

(2)在图中画出从直线6ec8aac122bd4f6e到直线6ec8aac122bd4f6e之间未知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在图中标明  轨迹与直线6ec8aac122bd4f6e交点N的坐标.

(3)求出未知带电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

学科网(Zxxk.Com)
 

 

 

 

 

 

 

 

 

 

 

 

 

 

 

 

 

25.(19分)如图所示,水平面O点的右侧光滑,左侧粗糙.O点到右侧竖直墙壁的距离为L一系统由可看作质点A、B两木块和一短而硬(即劲度系数很大)的轻质弹簧构成.A、B两木块的质量均为m,弹簧夹在A与B之间,与二者接触而不固连.让A、B压紧弹簧,并将它们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6ec8aac122bd4f6e。若通过遥控解除锁定时,弹簧可瞬时恢复原长. 该系统在O点从静止开始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开始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离墙6ec8aac122bd4f6e时撤去恒力F,撞击墙壁后以原速率反弹,反弹后当木块A运动到O点前解除锁定.求

(1)解除锁定前瞬间,A、B的速度多少?

(2)解除锁定后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学科网(Zxxk.Com)(3)解除锁定后FLE0m满足什么条件时,B具有的动能最小,这样A 能运动到距O点最远距离为多少?(A与粗糙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

 

 

 

 

 

 

 

 

 

26.(14分)A、B、C、D、E是5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和D,

C和E分别是同主族元素。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E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D两元素

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2倍

(1)由C、D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其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2)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将化合物BC2在高温下转化为类似SiO2结构的晶体,下

列关于被转化后的BC2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晶体中与同一个B原子成键的两个C原子和这个B原子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

②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③晶体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个电子结构。

(3)在常温101Kpa下,4.0 g E单质在C单质中完全燃烧,放出37Kj热量,请写出E单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4)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水溶液PH          7(填“>、=、<”),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物质水溶液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

27.(14分)甲、乙、丙、丁、戊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且均含有同一种元

    素R,在一定条件下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科网(Zxxk.Com)

 

 

 

 

 

 

(1)若R为一种非金属元素,且上述五种物质含有不同的官能团,丁为带水果香味的

液体,乙和丁均能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甲,戊是一种无色气体,相同条件下相对H2的密度为14。写出由甲生成戊的化学方程                        。欲检验

乙中官能团,所选用的试剂为(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Br2的CCl4溶液 ③银氨溶液  ④AgNO3溶液⑤稀HNO3

  (2)若R为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甲与丙为常见大气污染物,且甲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丁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乙的空间构型为       ,工业上可用乙来消除甲和丙的污染,请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戊的稀溶液能跟过量铁粉反应生成甲,其离子方程式为                            

  (3)若R为一种金属元素,甲溶液的pH小于7,乙由两种元素组成,单质丁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戊。乙的熔沸点比NaCl       (高、低、相等),甲与戊两种溶液混合能生成沉淀丙,其离子方程式为                                

 

28.(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铁屑制取FeCl3∙6H2O晶体。主要步骤如下:

 

学科网(Zxxk.Com)

 

 

 

 

 

 

 

 

 

①往工业废铁屑中加入适量的纯碱溶液,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洗净废铁屑。

  ②洗净后的废铁屑放在烧杯内,用过量的工业盐酸浸泡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

  ③按下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②得到的滤液放入试剂瓶B中。

  ④在石墨电极X、Y上连接直流电源通电,待FeCl2全部被氧化后;断开电源。

  ⑤试剂瓶B中的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FeCl3∙6H2O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             

(2)A中的X极应连接电源的  极,A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B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为检验B中FeCl2已全部转化为FeCl3,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溴水     B.酸性KMnO4溶液     C.KSCN溶液       D.NaOH溶液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盐酸必须保持过量,主要原因是         

(5)C中的烧杯盛放的试剂是           

(6)由步骤⑤试剂瓶B中的溶液制得FeCl3∙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操作依次是(填

序号)               

A.加热浓缩              B.洗涤          C.过滤          D.冷却结晶

29.(16分)A、B、C、D、E、F、G、H、I分别代表九种不同的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

工业重要原料之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C→G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有机物I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结构中含有羧基和羟基(每个碳上最多只能

连一个官能团)的有机物共有________种.

(4)已知有机物 6ec8aac122bd4f6e的透气性比6ec8aac122bd4f6e好.做为隐形眼镜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水性,请从H的结构上分析它可以作为隐形眼镜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Ⅰ(6分)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小室内给以适宜光照,用红外线6ec8aac122bd4f6e分析仪测定混合气体中6ec8aac122bd4f6e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如图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6ec8aac122bd4f6e浓度变化的学科网(Zxxk.Com)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       

,在                 点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2)在大田生产上地表6ec8aac122bd4f6e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请写出一种能提高地表6ec8aac122bd4f6e浓度的环保方法并简析原因。方法:              

Ⅱ、(12分)人体内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是           

  A、血红蛋白      B、神经递质  

C、呼吸酶        D、RNA

(2)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实现相对稳定,其中           调节起主导作用。

(3)人体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也是相对

试题详情

河南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二年级   化学

(  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相对原子质量:Cu 64  N 14  H 1

试题详情

2009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

天气与气候

【概述】

天气与气候是高中地理课程中最有思辩性、最有难度、最吸引学生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重点,从近年来的命题趋势来看,重现率为100%,主要考查方向为:①通过等压面或等压线来考查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空气的水平运动,并分析不同性质的下垫面状况下大气的环流形式;②分析不同大气运动形式的成因及其所产生的天气和气候特征;③运用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天气和气候现象;④通过区域大气运动状况或气候分布图,尤其是根据我国的天气与气候特征,阐释其对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等等。因此,人类活动与天气、气候的关系是复习时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考点串讲】

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时空分布: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云层愈厚,反射愈强;散射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蓝紫光最易被散射。

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又称为“温室效应”。

(2)气温的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14h(冬天),夏天最高值出现在15h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天亮前(5-6h)(气温日较差落后土温的原因主要是热量有一个积累过程)。气温日较差要受到以下因子的影响:①纬度,高纬度日较差小,低纬度日较差大;②天气,晴天日较差大,阴雨天日较差小;③云量, 多云日较差小,少云日较差大;④地形,凸地(脊地)日较差小,凹地(谷地)日较差大;⑤海拔高度,高海拔日较差小,低海拔日较差大;⑥下垫面,海洋日较差小,大陆日较差大。
(3)气温的年变化:最热月大陆7月,海洋8月;最冷月大陆1月,海洋2月。年较差要受到以下四个因子影响:①纬度,高纬度年较差大,低纬度年较差小;②距海远近,近海年较差小,远海年较差大;③海拔高度与地形,高海拔比低海拔年较差小,凸地比凹地年较差小;④云和降水,雨季年较差小,干季年较差大。
(4)气温的非周期变化:春末夏初,我国由暖到热,这时还有冷空气南下,遇到强冷空气,温度下降对正开花的植物不利。秋末冬初由凉转冷,如遇到南海气团北上,有几天温暖甚至爆热的天气,群众所说的“十月小阳春”,这种天气好景不长,意味着暴风雪的来临。气温非周期变化对农业生产不利。

(5)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垂直变化: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在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②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寒冷中心为西伯利亚地区。

③中国气温时空分布: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因为: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寒冷;南方地区因有层层山岭的阻挡,冬季风影响小。

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因为: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因此,北方获得的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

(6)逆温现象: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有时候,低层空气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现象。

    产生逆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

    ②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③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逆温的存在,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有相当大的影响。它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凝结物质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坏,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2.大气运动与气压时空分布:

(1)热力环流图解:如右图所示,ABCD四点气压高低排序为:BACD;气温

高低排序为ABCD;近地面A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B形成高压,等压面上

凸;而高空C 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D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

 

(2)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受力分析

力的方向

风向作图

作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

(原动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垂直于等压线

既决定风力大小,又影响风的方向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北右南左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的大小,赤道附近不存在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既减小风速,又影响风向,高空可以忽略

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北半球往右偏(背风而立,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南半球往左偏(背风而立,左侧为高压,右侧为低压)。且摩擦力越小,风向偏转角度越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就越小。当摩擦力为零时,风向偏转成与等压线一致。可以运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北半球用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拇指指向为风的偏向,如右图4所示,据此判断图中位于南半球,且受到的摩擦力最小的是D。

风向表示方法:风向标――箭头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频图――坐标值表示风频率大小,方向表示风向;天气图上的风杆――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

风力判断:依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该力越大,风力越大。运用在同幅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不同图幅中,计算水平气压梯度=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比例尺)

(3)全球性大气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①低纬环流:

赤道上升气流→高空高压→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30°N上空成西风→积聚下沉→近地面高压(副高)→水平流向赤道(东北信风)→在赤道与南半球水平气流辐合上升。

②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30°N上空下沉→近地面副高→向北流偏转成西风→60°N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向南偏转成西风→30°N上空下沉→中纬环流

极地上空下沉→极地冷高压→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60°N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水平向北运动偏转成西风→极地上空下沉→高纬环流

③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风带风向

气压带

属性(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成因

特征

气流

极地高气压带(2个)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中纬西风带(2个)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低纬信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进而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气候状况。

(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存在,使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并不成完整的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积大,尤其是40°S以南,下垫面性质单一,基本呈带状;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被割裂成块状 ,具体表现为:

 

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亚洲大陆上形成

太平洋上形成

大西洋上形成

夏季(7月)

副热带高压带被热低压切断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冬季(1月)

副极地低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5)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东亚由于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所以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而南亚由于冬季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因此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我国由于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成为世界季风最显著的地区。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南亚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3.降水的形成与时空分布:

  (1)水汽的凝结与降水的形成:

   ①雾:大气中水汽的凝结,一要空气达到饱和,二要有吸湿性凝结核存在,当近地气层空气中的温度降到露点以下时,凝结成水滴、冰晶飘浮在空中,形成乳白状,使人的视远能力不到1000km的现象,称雾。雾对生产一方面有利:“高山云雾出浓茶,生姜长在瓜棚下”另一方面有弊:湿度大,病虫害易发生发展,减弱植物光合作用,影响交通等。

②降水的形成条件:水汽遇冷凝结(上升气流或水平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来自海洋的气流,水汽足够多;凝结核较多,促使水汽凝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不能顶托。

③人工降雨:根据自然界中的降水条件,人为地通过高炮或飞机作业,向云层中喷洒碘化银等,补充降水的条件,达到降低温度、增加凝结核等,促使降水的形成。

  (2)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成因

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

空气受地形阻挡而上升

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

热带、副热带洋面上空气强烈受热上升

典型地区

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雷阵雨

山地迎风坡

中纬地区;我国夏季东部地区的降水

夏秋季节我国东部沿海

 

  (3)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

世界降水量分布: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受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制约。从纬度分布看,全球可分为赤道多雨带、温带多雨带和副热带少雨带、极地少雨带。

表2-10  世界降水量分布

雨带名称

年降水量

气压带或风带位置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类型

赤道多雨带

2000mm左右

赤道低气压带

以上升气流为主

多对流雨

副热带少雨带

500mm以下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大陆中西部降水少,大陆东岸受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多

温带多雨带

500~1000mm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锋面、气旋活动

频繁

多锋面雨,气旋雨,大陆东岸夏季风影响

极地少雨带

300mm以下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

降水少

(4)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注意把握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秦岭―淮河一线,4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大兴安岭―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成因:夏季风的影响。结合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考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季节分布: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主要原因: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时间短。

年际变化: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与夏季风强弱有关,北方降水年际变化比南方更大。

4.气压、锋面与天气:

(1)锋面系统

锋面类型

气团移动方向

暖气团上升原因

天气特征

过境前

(锋前)

过境时

(锋面)

降水

部位

过境后

(锋后)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沿冷气团徐徐爬升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

多发生连续性降水

锋前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被迫上升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好

常出现阴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锋后及锋线附近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2)气旋与反气旋系统

气流而言

气压而言

气流方向

东部风向

西部风向

中心天气

气旋

低压中心

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上升。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北半球偏南风,南半球偏北风

北半球偏北风,南半球偏南风

气流上升,云层增厚,常出现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压中心

气流从中心向四周下沉辐散。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偏北风,南半球偏南风

北半球偏南风,南半球偏北风

气流下沉,云量少,夏季易出现炎热干燥天气,冬季易出现寒冷干燥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判断运用

图型

天气侧视图

锋符平面图

等压线图

判断冷气团与暖气团

锋面以上为暖气团

锋面以下为冷气团

 

 

先画风向,从较高纬吹来的风为冷气团(北半球偏北风为冷气团,南半球偏南风为冷气团)

判断冷锋与暖锋

冷气团一侧形成小环流的为暖锋

直接根据符号判断

气旋与锋面常伴随发生

冷气团主动移来的为冷锋;暖气团主动移来的为暖锋;

判断雨区位置

降水多在冷气团一侧

判断气压高低

冷气团一侧,气压较高;暖气团一侧,气压较低

(4)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方向的判断

左右手定则:北半球用右手,先将右手握拳。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则拇指朝上,四指指向就是气流方向;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则拇指朝下,四指指向就是气流方向。南半球用左手,方法亦然。见示意图:

(5)我国典型天气现象:

典型天气

时间

地区

成因

天气特征

春旱

春季

华北

春季鱼带在南方,华北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蒸发旺盛

干旱少雨

沙尘暴

春季

我国北方

快行冷锋

 

梅雨

夏初

江淮流域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

伏旱

盛夏

长江中下游

反气旋(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

炎热干燥

台风

夏秋

东南沿海

强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寒潮

冬季

全国大部分

快行冷锋

大幅降温

昆明四季如春

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冬季温和;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冬季阴冷;夏季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高,气温较凉爽。

(6)副高脊线位置的季节变化(三进二退)与我国东部雨带的关系。

时间

副高脊线位置

雨带位置及天气

冬季

副高偏东、偏南,脊线位于15°N附近

雨带在南海、南亚一带

春季

脊线缓慢移至20°N附近

雨带中心在南岭,华南雨季开始

6月上旬

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至25°N附近

雨带移至江淮流域,这里梅雨开始

7月上中旬

副高脊线第二次北跳至30°N附近

江淮梅雨结束,出现伏旱天气,雨带中心移至黄淮流域

7月底8月初

脊线第三次北跳稳定在35°N

华北、东北雨季开始,并持续到8月底

9月上旬

脊线开始第一次南撤至25°N附近

华西和长江下游出现秋风秋雨,华中出现秋高气爽天气

10月上旬

第二次南撤至20°N以南

全国雨季随之基本结束

如果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则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1)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2)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干旱。

5.气候成因分析:

形成因子

作用机制

影响结果

太阳辐射

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分布不均

纬度分布

随纬度升高而减少,形成不同热量带

季节变化

冬夏季节太阳高度、昼长产生热量的差异

大气环流

调节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上升气流

易形成降水,多阴雨天气

下沉气流

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下垫面

海陆

热力性质不同,影响大气水热状况

大陆性

温差大,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海洋性

温差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洋流

影响沿岸大气的热量水分

暖流

为沿岸增温增湿

寒流

对沿岸降温减湿

地形

海拔、地形起伏和坡向等

如迎风坡

湿润的上升气流带来降水

如背风坡

下沉气流带来干燥的天气

其它

岩石、植被、水面、冰雪等

如绿洲

温差较小,湿度较大等

如荒漠

温差较大,空气干燥等

人类活动

排放废热,影响下垫面,改变大气成分等

积极影响

植树造林、兴修水库等,改善局部小气候

消极影响

破坏植被,排放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等

 6.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要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去分析特征。例:气温在以上可以称“高温”,之间称“温暖”;以上、以下可称“温和、凉爽或低温”;以下称“寒冷”;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可称“严寒”等。见表中气候的类型、特征、成因和规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数值特征(气温、降水)

成  因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高温多雨

最冷月均温15℃以上;年均温26℃左右;

年降雨量   mm以上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20°之间

终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最冷月均温同上

年降雨量750~1000mm

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25°  大陆东岸

终年高温,雨季集中,旱雨季分明

最冷月均温同上

年降雨量1500~2000mm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和西岸

终年高温少雨

最冷月均温同上

年降雨量200mm以下

副高和信风交替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最冷月均温0℃以上

年降水量>1000mm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最冷月均温0℃以上

年降水量300~1000mm

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

大陆东岸

冬寒冷干燥

夏高温多雨

最冷月均温0℃以下 年降水量500~600mm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湿润

最冷月均温0℃以上,

最热月均温20℃以下,

年降水量700~1000mm

全年受西风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

最冷月均温0℃以下

年降水量400mm以下

大陆气团控制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50°~70°  间的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少,集中夏季

最热月均温10 ℃左右,

年降水量300~600mm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

最热月均温5℃以下

极地气团控制

 

冰原气候

南极洲和

格陵兰岛

全年酷寒

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和

高原地区

垂直差异显著

气温  -0.6℃/100m

气温随高度变化;山地降水多集中在迎风坡

7.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主要“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雨定型”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定半球(定位)

气温

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南半球

判定所属温度带(定带)

最低月气温与最高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  0―15℃

最热月均温大于25℃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  0℃以下

最热月均温20℃以上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最热月均温0―10℃

苔原气候

寒带(极地)

最热月均温0℃以下

冰原气候

确定气候类型(定型)

降水季节分配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夏雨型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8、世界气候分布特例分析:

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但处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地形影响的气候分布: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南北狭长,东西狭窄。

 

 

 

 

9、六大洲气候分布图

大洲

气候类型

1、热带沙漠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亚热带草原气候

4、热带雨林气候

5、亚热带湿润气候

6、温带海洋性气候

7、地中海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5、温带海洋性气候

6、温带大陆性气候

7、亚热带湿润气候

8、高山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热带湿润气候

3、极地气候

4、温带海洋性气候

5、地中海气候

6、热带沙漠气候

7、热带草原气候

8、热带雨林气候

9、高山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5、高山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温带海洋性气候

3、地中海气候

4、极地气候

5、高山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温带季风气候

3、亚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季风气候

5、热带雨林气候

6、热带沙漠气候

7、地中海气候

8、高山高原气候

9、极地气候

 

【典例调研】

调研1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春季,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和气旋。

答案:A

【误点警示】冷锋是冷气团前进,暖气团被迫抬升,而暖锋是暖气团前进,冷气团被迫后退,冷锋的锋面陡,雨区窄,暖锋的锋面缓,雨区宽。

 

调研2、图4是重庆、昆明、长沙和温州,四地的年降水量曲线图,分析回答(1)―(3)题。

 

 

 

 

 

 

 

 

 

图4

(1)图中表示昆明的年降水量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②,③曲线所示降水量都最多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

  A.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时期               B.重庆地区雾日最多期

  C.长江口附近海域盐度最高期               D.塔里木河水位最高期

(3)曲线②在甲时段出现第二个高峰,主要是因为

  A.锋面雨带的运动                         B.夏秋季多台风雨

  C.日本暖流的增强                         D.厄尔尼诺的影响

 

解析: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昆明冬季处在暖气团一侧,降水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而另外三个城市夏季降水多,但7、8月份有伏旱天气,温州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有台风雨。

答案:(1)D  (2)A  (3)B

【方法探究】本题可用排除法来来做,②曲线有两个高值区,温州符合这一特点,①③都在7、8月降水比较少,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天气,故这两个城市是长沙和重庆,这样,剩下的④曲线一定是昆明了。

调研3、①下表是2003年8月广东省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与表中资料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        D.低气压、台风

②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

A、全球陆地面积减小      B、沿海国家部分海洋权益丧失

C、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D、高纬度地区蒸发加强,降水更少

答案与解析①D。表中数据显示当日气温高、气压低、降水多,风速快。  ②AB。全球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快等

    【温馨提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灾害性天气现象,对其任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阐释等,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之一。

调研4、读右“世界某岛屿简图”,回答:

1、请比较图中岛屿东部和西部气候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东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岛自然地理要素的东西部差异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填出该岛东西部的植被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轮廓特征等信息,可以将该岛屿定位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1、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因为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②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分明;因为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2、植被、土壤。  3、由于太阳辐射、地形、洋流、风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东西部气候(降水)的差异,东部形成热带雨林,西部形成热带草原。

  【方法探究】在熟悉气候形成因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气候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考题预测】

读2008年某月2 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X、Y代表的天气系统及其气流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X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B.X是低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C.Y是反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D.Y是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2.图中所示季节

    A.墨累―达令盆地农场正值播种小麦的季节

    B.澳大利亚西南与我国东部正值多雨季节

    C.寒潮频繁侵袭我国 

    D.此时,澳大利亚东南部正受台风的影响    

 

 

 

 

 

 

 

 

 

       A.南京、北京        B.开普敦、纽约     C.新德里、伦敦D.伦敦、新德里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

4.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A.气温不断上升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        D.降水不断减少

5.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

  A.温暖湿润                    B.温暖干旱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旱

读下图,完成6―8题。

6.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

       远的陆地,②③为水平气流,①④为垂直

       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7.若甲为某城市,乙为其郊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    )

       A.玩具厂               B.家具厂                C.造纸厂               D.水泥厂

8.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俯视图,则①处为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

读图10,完成23~24题。

9.P点的气压值(单位:10Pa)可能是

A.大于1006    B.小于1004  

 C.小于1006   D.大于1004

10.P点处出现的天气现象,可能类似于    (    )

A.低压中心    B.低压槽   

C.高压中心    D.高压脊

 

 

 

 

 

 

11.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与今年夏季川渝大旱天气有关的是      

        成都和重应的城市地域形态分别为          和           。

   (2)乙图为         (锋面),它活动最为频繁时,会使我国北方表现为              

        (灾害天气);此时地球位于丁图中           点(字母)附近,开普敦所处的季节是          ,受          气压带控制,印度盛行          风,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甲图表示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若将乙图锋面移到甲图中,则相当于          锋面线(AB或AC),该锋面系统中代表云系范围的符号是          。

   (4)简述乙图中D未来天气变化过程(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                 

                                                                              

                                                                            。

12.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问题

 

 

 

 

 

 

 

(1)下列陆地自然带在两大洲图示范围内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2)图中大洋两岸沿岸自然带分布共性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自然带在图中另一大洲没有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A、B两处各为一气压中心,其1960―1979年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如下图,据此回答问题:

 

 

 

 

 

①厄尔尼诺发生时期,A、B处气压势力增强还是减弱?__________________,对各自附近陆地气候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四个年份,A、B之间风力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年,对南赤道暖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湖北省沙市中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试题详情

广东省揭阳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

物    理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并在右上角的“座位号”栏填写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选择题(共48分)

试题详情

福州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试卷

命卷教师:庄阳彬      审卷教师:陈立明

试卷总分:100+5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I-127   K-39

 

试题详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