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2)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吕准能 2002/7
知识目标:诸子百家 老子与道家 孔子与儒家思想、教育主张及文化典籍 百家争鸣 墨子与墨家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与法家 《诗经》 屈原与“楚辞”、《离骚》 《内经》 名医扁鹊
理论、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繁荣的思想、科技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变革的反映,说明文化都是相应时代社会的反映,并举例说明;
2.这一时期各家思想争鸣,是社会变革与政治多中心的必然产物,代表各阶级和阶层的要求;
3.主要流派的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各时代统治思想的流变。
能力目标:
1. 通过分析春秋战国科技文化繁荣的背景和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归纳比较各派思想主张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理论表达水平;
3. 罗列本节各类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归纳和总体把握知识结构的能力;
4. 结合语文内容,尤其欣赏诸子散文,以文史不分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 比较希腊文明,以有助于对比中西文明的差异。
重点难点疑点:理解各家思想的内涵 分析社会现状与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6、思想繁荣的历史背景、反映的现实问题及主要流派尤其为孔子和孟子 儒家和法家
教法创新设计:1、参考语文名言名作参考资料,学生预先准备和阅读大量相关典籍的名句、插图;2、收集对中学生有益的精神遗产;3、学生绘制名人头像;4、课本剧表演“百家争鸣”;5、教师概括介绍,并列出知识结构板书,讨论。
导学过程
[导入]概括春秋战国最显著特点(社会动荡巨变),回顾历史,一个大的变革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出现丰富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表现在思想和哲学领域,请同学举例(春秋战国、明末清初和五四运动前后、14-16世纪的西欧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任何文化现象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提问大家学习的语文课文篇幅中哪一时期最多?语文课文黄仁宇先生的〈孔孟〉。
一.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道德经》,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老子生平:老聃,楚人,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消极出世,那时流行的“子”为对男子美称,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2.思想:反映社会巨变,故世界万物与人类社会都在不断运动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二者间总是相互依存和变化。
3.政治主张:消极的“无为”,“小国寡民”,反对严刑峻法。为后世道教尊为教主。
[举例]请同学举出老子观点“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柔克刚”,“物极必反”。引本节“阅读与思考”文,进一步理解认识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二.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奉为圣人。
1. 孔子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但积极入世。
2.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诸侯越礼不可忍。主张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改良,“损益”。
他崇尚西周,不满于“礼崩乐坏”,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认为“天命不可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以他“五十知天命”,主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打破了教育垄断,推动古代文化教育发展。(2)“学而优则仕”,实乃举贤。(3)“因材施教”。(4)“启发”。(5)德才兼备等。古人传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弟子三千,精通六艺都72人。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教无类”。
[资料] 《中庸》载孔子语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编订文化典籍“五经”。《诗经》、〈尚书〉和《春秋》。
5、评价:孔子当时未得重用(周游列国却如丧家之犬),但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
三.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讨论说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1)生产力提国和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2)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提供社会可能,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指导,阶级关系分化;(3)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4)私学兴起和教育发展产生大批的知识分子;(5)各国统治者招揽人才。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所谓百家争鸣,指两种现象,一是各派独立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互相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百家均要求学以致用,为救世,必须游说,各派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别现象。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等。还与士的演变有关,士原是社会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任下级军官,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此时分化,既无田可食,又无原来的职守,于是退为传授知识的教师,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
2.墨家。(1)创始人墨翟,出身手工业者代表劳动人民,有民本性和进步性,后手官方排斥。《墨子》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与科学知识,语文课文“云梯”。
(2)思想主张:代表平民利益。兼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差别,都要同等地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尚贤:任人唯贤,反对贵族特权。墨子的军事思想也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思想(不可墨守成规)。
2.儒家。孟子、荀子。
(1)孟子。名轲,发展了孔子学说,孔孟,被称为亚圣,代表新兴地主;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和“暴民”,主张与民一定的土地,并不夺农时,宽刑薄税。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劳性者治人”,为封建剥削辩护。
(2)荀子。唯物主义思想,代表新兴地主,认为自然有规律,“天有常道,地有常数”。人类应掌握自然界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人定胜天”反映了生产可是处理水平和与自然界斗争力量的提高;在经济思想方面,荀况主张 “强本抑末”、“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措施,
3.庄子:(1)生平,名周,老庄,道家学说继承者,接近下层人民。
(2)思想主张:发扬老子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主观。举“庄生梦蝶”例;痛恨社会不公平现象“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另许多成语典故均出自庄子,如“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薪尽火传”、“庖丁解牛”、“螳臂当车”、“盗亦有道”、“螳螂捕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屠龙术”、“邯郸学步”、“无为而治”。
4.韩非子与法家思想。(1)生平:出身韩国贵族,代表新兴地主,汲取商鞅等变法思想。
(2)思想主张: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因此人们应该依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传统;“以法为本”,法治对象为臣民,除国君外,一律要受法律约束,“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不阿贵”。主张“以法为教,为吏为师,禁止私学。”
(3)评价:在战国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保护新兴地主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积极意义,被秦始皇采纳和发展。
5、兵家孙子、孙膑和〈孙膑兵法〉:(1)孙子和〈孙子兵法〉,最早兵书;(2)孙膑和〈孙膑兵法〉,反映战争经验总结。
四.《诗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分风雅颂三部,有孔子整理。[资料]回顾读过的《诗经》选文,如《伐檀》,《硕鼠》等。评价:对后世文化有重要影响,人文精神与现实主义态度有世界意义。
五.屈原和《离骚》。(1)生平:名平,楚国贵族,爱国诗人,浪漫主义风格;(2)楚辞。以楚国方言,用南方民歌形式创造而成;(3)《离骚》,据引文介绍,“九死未悔”,“求索”等句;(4)作品和端午节。
六.艺术。
1.绘画成为独立的艺术。说明书画同源,因为中国文字为象形文字,字如画,写字的过程就是画画的过程;帛画:考古发现;青铜装饰:考古发现,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见课文第25页插图。
2.音乐:编钟。湖北随县曾侯已墓出土。
七、医学。(1)分科治病;(2)〈内经〉;(3)名医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沿用。引语文课文《扁鹊见蔡桓侯》。
参考文献:〈三字经〉、〈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春秋列国传〉、〈中国文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等
补充材料:
1、[老子资料]《道德经》,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开头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理想世界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2、[孔子资料1] 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
《礼记》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第一篇就开宗明义,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非礼不备。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非礼不亲。非礼威严不行。”
3、[孔子资料2]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大学》中有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等等,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家庭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探索2000年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4、[孟子资料]回顾孟子生平,“孟母三迁”典故。孟子从30岁到44岁这段时间,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44岁时,孟子便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他先后到了齐、宋、滕、魏、鲁等国。孟子所处的时代,是各国诸侯互相兼并的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只讲争霸争利,怎么会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呢?孟子在实践中不断碰壁之后,“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引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庸》引文:「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
4、[荀子资料] 《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西汉董仲舒得“天人感应”的唯心论。
6、[庄子资料] 逍遥游》引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在《秋水》篇中,记述了庄子拒绝去楚国做官的事。楚威王派使者北上邀请庄子,答应给庄子高官厚禄。庄子婉言谢绝邀请,使者只好南归。宁肯生活贫寒,钓鱼维生,也不追逐官禄,这是他对现实不满的超然态度。因此他愤世嫉俗,“终生不仕”。庄子一面鞭笞现实,一面同情劳苦人民。
7、诸子散文。
孟子散文:刚柔相济,游扬雄肆,令人钦服,如《告子》“鱼我所欲也……”。又如,“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
[资料] 语言的高度形象化,是构成《孟子》散文形象性的极其重要手段。孟子不愧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巨匠之一,《孟子》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明白晓畅,深入浅出;精炼准确是《孟子》语言的另一特色。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不要好战时:“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孟子》一书对这种窘境,只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个字,把宣王理屈词穷,只好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的心理活动,暴露无遗。
庄子散文:文字优美,想像丰富,《秋水》、《逍遥游》等。
韩非子论说文:善用寓言,《五蠹》中守株待兔典故等。
6、天文、地理和物理。
1.《春秋》载,“有星孛于北斗”,所称的哈雷彗星。早欧洲六百七十余年。
2.《山海经》,战国出现的地理著作,有关于中国山川河流和海外地理的丰富记载。《墨经》。大量物理学知识,如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记载。有“光学八条”。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层交待了这一时期建立的各个政权及存在时间。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这一时期除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外,主要的政权有:汉族建立的北宋和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随后出现了元朝大一统。这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这一时期从907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368年元朝的灭亡。
第二层指出了本时期东西方发展的政治特点:欧洲正处于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亚洲各主要国家虽发展不同,但总体上仍领先于欧洲。
第三层指出了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民族战争曾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完成,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达到再度大一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文化成就突出,继续领先于世界各国。
★第一节 五代十国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五代的更替;十国;五代十国统治的主要特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统一趋势的加强;周世宗改革。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比较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阐释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2.通过学习周世宗改革促使后周强大的史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政权之间连年混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相对安定的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这说明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点
一、五代十国的更迭
1.五代十国
2.五代十国的统治特点
二、南方经济的发展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三、统一趋势的加强和周世宗改革
1.统一趋势的加强
2.周世宗改革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属于非考试内容,可指导学生阅读。重点为: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成就;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本节难点: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
二、阅读或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本章引言内容。通过分析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本时期东西方国家发展的概况。了解我国封建社会在经历了鼎盛的隋唐之后,进入了一个分裂割据、多民族政权并立和元朝再度统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我国的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民族关系上,尽管这一时期各族政权之间也经常发生摩擦和战争,但各族之间不断融合成为这个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同时,这个时期各族政权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民族交流的措施,都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也为后来元、明、清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对外贸易上,海外贸易发达兴旺;科技文化成就突出,承前启后,影响深远。
第二节 西汉的兴衰
主备人 高超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楚汉之争,刘邦建西汉,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措施;西汉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文中所给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2.通过对文景之治的评价,使学生理解封建社会“治世”“盛世”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通过具体史实的讲述,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人民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集中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教学要点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2.刘邦建汉
二、汉初休养生息
1.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2.主要内容和作用
三、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
2.文景之治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1.大一统的背景
2.大一统的措施
五、西汉灭亡
六、王莽改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作用;汉武帝的大一统。
本节难点:西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一目,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
1. 关于楚汉战争,应注意讲清以下问题:
(1)楚汉之争的背景及概念。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秦灭亡。秦亡之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谁来执掌国家政权,成为亡秦主力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的主要矛盾。根据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自然要求践约称王。项羽虽不是先入关者,但是在歼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统治的战争中,实际上发挥着主要作用。他以“定天下者”自居,认为楚怀王是项梁所立,没有战功,无权主约。不久,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做皇帝,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楚汉之争的性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楚汉之争与秦末农民战争性质是否相同?然后指出:二者性质不同。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为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逐渐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楚汉之争不再具有农民起义的性质。
(3)刘邦取胜的原因和楚汉之争的影响。教材中小字部分由学生阅读,通过对刘邦和项羽的比较,由学生概括得出刘邦取胜的三点原因:①收揽民心;②善于用人,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辅佐;③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
影响:①消极方面,给人民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灾难;②积极方面,打败以项羽为首的六国旧贵族势力,消灭了封建割据因素,为汉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
2.关于西汉建立,首先应明确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汉,史称西汉;强调都城定在长安,长安为六大古都之一。《西汉疆域》图应指导学生识读。
二、“汉初休养生息”一目,其原因和作用为本节重点之一。
1.关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应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然后得出结论:(1)客观原因。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凋敝;(2)主观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不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都要求恢复社会经济,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得以出台并顺利实施。最后教师应指出,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巩固封建统治。
2.主要内容:教材指出,汉高祖在铲除异姓王,稳定边疆的同时,采取了宽舒的统治政策。重点提出重农抑商的五条措施,即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1)罢兵归农,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士卒转向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经济。(2)复故爵田,既扶植和保护了一批地主经济,又有利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3)释免奴婢,是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口,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途径之一。(4)抑商政策,目的是防止农业劳动力流散,保护小农经济,用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5)减轻田租,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只是减轻“田租”,而未涉及其他。与秦相比,汉朝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3.休养生息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1)有利于建立新的统治秩序;(2)使农民得到一些土地和劳动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3)增强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
三、“文景之治”一目,教师应讲清以下内容:
1.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2.汉文帝在位时期,是西汉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此时,汉代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依然十分复杂。社会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虽有所好转,但尚未从根本上好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汉初曾一度缓和,此时又趋于表面化;而且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加剧。旧问题未解决,新矛盾又出现;文帝的谋臣贾谊作《过秦论》,提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主张以安民为立国之本,被文帝采纳;因此,许多安定社会的措施得以出台,包括:(1)重视农业,多次减免田租;(2)鼓励生产;(3)改革法律;(4)提倡节俭。
3.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我国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即“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重点指出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教师也要分析其负面影响:减免田租,地主获利最大;活跃市场,工商地主地位提高。归根结底,获利最多的是地主和商人,助长了兼并势力的扩展,为西汉中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讲授本目内容时,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封建社会“治世”“盛世”的概念。许多学生对于“治世”“盛世”的概念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
四、关于“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师应视作本节重点进行教学。主要讲清下列内容:第一,何为“大一统”。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的背景。(1)经济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武帝初年社会状况的史料,回忆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残破景象,形成前后鲜明对比。说明武帝即位时,汉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2)政治方面:让学生认识汉初所奉行的政策,虽然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也为诸侯王势力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汉朝的社会矛盾再次加剧。加强集权,成为客观现实的要求。
第二,汉武帝为实现封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教材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资料,给予说明,但不可过多。
(1)政治:①改革官制。主要措施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大量选拔人才,广泛吸收社会各阶层的有用之才,扩大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专制统治;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抑制豪强地主。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造成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批农民因此破产。汉武帝此举有利于维护小农的经济地位,稳定劳动力的数量。既可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又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军事:汉武帝的军事改革,使皇权与军权合一,皇帝成为各军队最高也是唯一的统帅。出兵匈奴,进兵南越。
(3)经济:统一货币为“五铢钱”,有利于经济发展(看教材插图,让学生回忆秦始皇时的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盐铁官营、征收工商业者税收,增加了汉政府的财政收入。
(4)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一种为巩固君主专制的思想理论由此出现。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在武帝时期代替黄老之术,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的“大一统”思想,为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此外,武帝还尚法,尊儒尚法是汉武帝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最后归纳出中央集权至此空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
五、西汉灭亡
关于西汉衰亡,应讲明原因及标志。
六、王莽改制
本目为阅读内容,教师可不讲授。如讲授,以下分析供参考。
1.教师可明确指出,王莽的新朝在建立之初面临着深重的社会危机,为此他进行了范围广泛的社会改革,以维护其统治。
2.关于改制内容,教材未作细讲,只是重点介绍了两个中心(土地和奴婢问题),教师将这两部分内容讲清楚即可。
3.改制失败的原因,为本节难点。教师可指导学生总结出:(1)改革不切实际,引起严重的社会动荡;(2)对匈奴等周边各族发动不义战争,加重人民负担;(3)币制改革混乱,导致物价暴涨,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小结
作业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主备人 高超
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先秦;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元谋人距今年代;《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图;北京人距今年代及其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两项最主要的文化成就;旧石器时代文化;山顶洞人生活的地点及距今年代;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氏族公社时期的开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河姆渡文化及半坡文化;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涿鹿之战;尧、舜、禹和禅让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教材中论述性、结论性文字的理解、概括能力,进而逐步形成对重大历史事件准确、全面的认识。
2.通过对重要历史概念如先秦、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禅让制等的学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内涵,运用历史概念的能力。
3.通过对某一文化遗址具体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有利于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情景的能力提高,而且具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
4.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某些历史结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
2.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的了解与学习,说明我国不仅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国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4.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表明,当时已有贫富和贵贱的分化,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阶级和国家就要出现了。由此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要点
一、我国的远古居民
1.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元谋人
2.北京人及其遗址
3.元谋人和北京人两项最重要的文化成就
4.山顶洞人及氏族公社时期的开始
5.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
二、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
1.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2.河姆渡文化
3.半坡文化
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1.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2.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3.贫富分化的出现和加剧
四、炎黄和尧、舜、禹的传说
1.炎黄的传说
2.涿鹿大战与蚩尤被杀
3.尧、舜、禹的传说与禅让制
4.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本课重点是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及其文化成就;以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为代表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状况及特点;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典型的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富分化的出现与加剧;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部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二、本课难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理性知识较多,如引言中的一些历史概念;二是时间跨度很大,包含了整个原始社会时期的丰富内容。除了重点教学内容较多之外,还有许多零散的历史知识需要梳理、记忆;三是用传说、历史材料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 课本P2《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图
教学过程
一 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涉及了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中外历史发展比较等方面的内容。包含三层意思:
首先,教材引言简明扼要地指出“先秦”一词的含义。教师讲授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导书的意见,指出新编中国古代史在历史阶段划分方面出现的一些变化。初中中国古代史和原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本都没有出现“先秦”的历史概念。以“先秦”作为中国古代史第一阶段,即将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作为祖国历史的开篇,这样划分历史阶段既简明扼要,又便于教师处理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历史教学问题。
其次,引言从人类产生、文明发展阶段等方面对中外历史进行了比较,反映了我国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
最后,引言概括指出了上古时期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形成。
年代
大事
备注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
时间、人物、规模、抵达地区、评价
1421
明成祖迁都北京
时间、目的、影响
16世纪前期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时间、地区、主要部门、标志、影响
17世纪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标志性事件及主要成就
1553
葡萄牙人强占澳门
背景、时间、问题的最终解决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倭
时间、地区、主要战役、结果、评价
16世纪后期
第一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
背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评价
对徐光启成就的评价
1616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后金-清-清入关,政权沿革概况
1628
明末农民战争
时间、领导人、口号、政权、结局
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四个阶段概况、意义
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目的及评价
1683
清政府设台湾府
背景、评价
1685-1686
雅克萨保卫战
背景、概况、结果、评价
1688
英国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确立的过程和影响
1689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与雅克萨之战联系
18世纪
法国启蒙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实质和影响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时间起止、条件、含义、成就、影响
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经过、性质、影响
1776
《独立宣言》发表
起草人、机构、内容、意义、理论来源
1789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发布
时间、影响;
时间、机构、内容、评价、理论来源
1794
法国热月政变
时间、背景、结果、影响
1804
法国拿破仑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
依据史实评价拿破仑
19世纪30、40年代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30年代);
影响;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影响;
世界上最早的工人武装起义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禁烟运动(1839);
原因、领导人、影响;
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
背景、概况、影响、中国失败原因;
《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
作者、内容、意义
1848年欧洲革命(法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政变);
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的性质、法国近代三次政变比较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40年代)
背景、产生于何种企业
1851-1864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开始、建立政权、高潮、两个纲领、主要领导人、由盛而衰的标志、失败标志、性质和意义
1853-1856
克里木战争
交战双方、目的、性质、结果、对俄国的影响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者、参与者、发动原因和借口、两个条约、英法暴行、结局和影响
1858
《天津条约》
签订国家、内容、影响
1860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内容和影响;
中俄《北京条约》
内容、近代史上俄国逼迫中国签订的其它条约
1861
总理衙门建立;
主要职能、主要负责人、评价;
美国内战爆发;
背景、起止时间、转折、结果和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领导人、内容、作用和局限性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内容、性质和影响、成功原因
19世纪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原因、来源、地区、主要行业、特点
1870
普法战争
交战目的、主要战役、结果及影响
1871
巴黎公社
成立概况、结果、性质
1876
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结果、评价;
中英《烟台条约》;
借口、影响;
贝尔发明电话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其它成就
1882
三国同盟形成
参加国、核心、结盟目的、性质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主要战役、结果、影响
1895
《马关条约》签订
背景、内容、影响
1898
戊戌变法
背景、领导人物、主要活动、高潮、结果、性质及影响、失败原因
1899
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背景、内容、影响、实质
1900
义和团运动高潮;
时间、口号及局限性、主要斗争、性质及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参战国、暴行、结果、影响
1901
《辛丑条约》签订
背景、内容、影响
1905
中国同盟会成立
条件、地点、领导人、机关刊物、纲领、性质、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
1907
三国协约形成
参加国、核心、结盟目的、性质
1911
黄花岗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影响;
武昌起义
时间、领导机构、结果
1912
中华民国成立
背景、时间、地点、政府名称及性质、主要成果
第四章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第一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课时:
2
教学目的:
1、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初步掌握气温的测算方法,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4、根据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说明一地区气温年变化和气温年较差
重点和难点:
1、天气与气候区别
2、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本插图
板书: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的测定
三、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2、年变化及年较差
3、年际变化
四、世界气温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二、气温的测定:
仪器:温度计、百叶箱。
温度表示方法:xx摄氏度。
时间:一天测定3-4次,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日均温测算:平均值法。
年均温测算:求年平均值。
三、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日最高气温:每日14时。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
北 半 球
最 高 气 温 (月)
最 低 气 温 (月)
大 陆
7
1
海 洋
8
2
南 半 球
最 高 气 温 (月)
最 低 气 温 (月)
大 陆
1
7
海 洋
2
8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比较小,中纬度地区最大。
四、世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气温相同点的连线。
2、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原因在于太阳辐射的高低纬差异。
②沿海和内陆:
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主要由于海陆热容量大小有关。
3、气温的垂直分布:
由山脚向山顶气温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
目前全球气温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温窒效应。
复习:
1、气候与天气的时间长短比较。
2、月均温测定方法。
3、北半球大陆上一年中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
4、气温的纬向分布规律。
作业:
填充图册p9。
第三节 气压、风和气压带
课时:
1
教学目的:
1、掌握全球的气压分布及成因,记住七个气压带和五个风带的名称。
2、根据等压线分布图,说明风的形成及风向。
重点和难点:
1、气压的产生和分布
2、风的形成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本插图、板图
板书:
一、什么是气压
二、气压的高低变化
1、气压随海拔变化
2、气压随气温变化
3、等压线分布图
三、风的形成
四、气压带和风带
五、季风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气压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因而有重量,由此产生的压力称为大气压简称为气压。
气压单位:百帕。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百帕,或76毫米水银柱高度。
二、气压的高低变化:
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气压存在差异,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气压也有差异,那么哪些因素影响气压高低呢?
1、气压随海拔变化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这是因为,由地面向上,空气越来越稀薄,质量越来越轻,因而压力也就越来越小。
2、气压随气温变化
在不同地区,气温不一样,气压也不同。因为气温高的地方,气体变轻上升,因而地面气体减少,压力变小,气压降低;而气温低的地方,气体冷却收缩变重,因而下沉,地面压力增大,气压升高。
3、等压线图
在地球上,人们把气压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标出来,然后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线我们称为等压线。
在等压线向上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向下凹处是低压。
高 低 高
三、风的形成“
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
在地球上气压有高低,气体就会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就形成了风。
风向:指风的来向。例如东南风,就是风来自东南方向;而西北风,就是指风由西北方向来。
风速:指风的速度大小,又称风力。
风级:按风速把风力分为几个级别。共分为12级。
四、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1、七个气压带:
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S 2、六个风带分布: 低纬地区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中纬地区为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高纬为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3、风的偏向: 风在运动中方向会发生变化,北半球会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例如:北半球东风会逐渐变成东南风。 五、季风 : 在有些地区,风向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季风最典型的地区是在亚洲东部和南部。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复习: 利用课堂板书 作业: 填充图册p9-10 湖北教育出版社教材第一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Geography) 教案设计:郭成强 教材分析 课文以问题拉开地理学习的“序幕”,奠定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向。通过分析我们身边的地理,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学中应该很好的体现这种思路。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解决众多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力目标 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能大胆的就某些地理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讨论能很好的认识到学习一门课程既要有方法又要有良好项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的提出问题。 2.难点:能比较合理的提出问题。 策略和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学生参与式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相关学习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课程,他可以使我们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 学生:地理! 老师:对,地理!同学们可以说说学好地理,可以掌握那些知识,学到哪些本领呢? 投影à 投影。 I 议一议 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胆说出你的理解,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一句两句。 二、学习新课 投影à 学好地里有诀窍吗? 老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非常精彩,地理知识包罗万象,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地理是非常重要的,谁能谈谈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 I 议一议 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胆说出你的理解,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一句两句。 议论结束后,教师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学生跟着一起唱。 动动口:唱歌―― I 议一议 大家天天看蓝猫,看来一定学了不少地理知识。你能提出几个地理问题吗? 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的变化? 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却碧波荡漾? 昔日的海洋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为什么浮山后小区的空气如此清新? 动动脑 请大家谈谈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了哪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提出来大家一起考虑考虑如何? 动动脑 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上提出的部分问题。 看到以上图片,你分别想到了什么?请大家畅所欲言。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你觉得世界上的人民是按照一个标准生存好呢还是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好呢? 你觉得我们现在的世界还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你有好的建议吗?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三、总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地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以及世界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对于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非常重要。同学们有愿望有信心学好地理吗? 四、练习 P5思考题1、2 五、作业 仿照P5-1练习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 每人建立一本地理资料集,每周搜集部分资料,并提出一个地理问题。 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况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珠江、洞庭湖、鄱阳、太湖。 二、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1) 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鱼米之乡”? (2) 本区除水稻外,还有哪些农作物?一年几熟? (3) 南方地区有哪些经济作物?有哪些经济林木和水果? 三、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 五、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1) 结合长江 1998年洪灾,回答:为什么要在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 (2) 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包括哪些省? (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有何效益? 六、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大余---- 德兴----
水口山---- 锡矿山----
平果 ----
铜仁----
个旧 ----
【思考】南方地区有哪些铁矿? 安徽――
(2)利用水能发电,比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有什么好处? 【读图】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的分布图。 (2)在图中找出长江干流上已建成的水电站和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它们位于什么省? 2.长江沿江工业地带
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进行能力培养,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培养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加强自我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加强对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5.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课时安排
1课时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读图】指图说明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图上找出:
【问题】请说出南方地区有哪些民族?
【思考】
1.经济作物:
2.水果:
3.经济林木:
【思考】在这些丰富的经济作物和林果基础上,可发展什么工业?
四、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思考】(1)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紫色盆地”?
(2)四川盆地为什么物产富饶?
2.红壤丘陵
【思考】红壤有什么特性?如何进行改良和利用?
3.平原地区肥沃的水稻土
【思考】
长江中、下游的分界是江西的湖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范围指湖口以上的 、 、 、 、 、 、 、
、 、 等10省市145个重点县,预计30年内造林3 亿亩,为保护长江建设起一道宏伟的绿色屏障。
1.有色金属、铁矿、煤矿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
【填空】江西:
湖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四川――
湖北――
海南――
【思考】南方地区有哪些煤矿?
大型煤矿主要有:
安徽――
贵州――
四川――
2.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
【思考】(1)南方地区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
(1)请同学在图上找出长江、珠江、闽江,再找找这些河流上建了哪些水电站?
(3)在图中找出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说说它们各位于什么省?
七、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分布的变化
【阅读】 “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思考】新中国成立前、后,本区工业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读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
在图中找出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工业中心?各发展什么工业部门?
【总结】长江沿江地带,自东向西有:
上海、南京、杭州(沪宁杭)――综合工业区
武汉――钢铁、轻纺
宜昌、重庆――电力、钢铁
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
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湘、赣地区――有色金属
3.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思考】该地带有哪些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发展什么工业部门?
八、南方人民的生活
1.食:
2.住:
3.行:
4.体育项目:
九、全国最大城市――上海
1.位置及其重要性
读图分析
2.全国最大城市和最大工业基地
【思考】上海与北京相比,建设方针有何不同?
【总结】上海将发展为国际性的 、
和 中心。而北京是首都,其主要职能是全国 、 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3.浦东新区
【读图】上海市略图。
在图中找出黄浦江,再找出黄浦江以东的浦东新区。
【课堂练习】试填课本上的列表: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