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
当前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上,学法改革的核心是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结合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宗旨我们在教学程中对新教材及学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由原来的一人准备,全班等侯;一人板书,全班笔记的授课方式改成为全班积极准备,踊跃参与教学,走上讲台的形式。下面就把这次尝试的过程及结果汇报给广大同仁。
一、课前准备
首先在选材上:因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且学生容易对新颖的、能引起好奇的事物产生兴趣,进而诱发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意愿。我们分析了学生的水平和特点,给学生选取教材,即高中化学的《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该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当今家喻户晓的话题,学生很易于发挥,是学生把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机结合、培养的较好内容。
其次布置任务:提前两周的时间把本节内容的目的要求即: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和放热反应;2、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几环境保护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挖掘,组织内容。要求学生写的教案或讲稿都必须有自己观点,以自身特色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和组织。
最后在检查上:十天以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与鼓励。第一是检查教师自己的教案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第二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并对全班作以动员和鼓励,让每一小组推选出他们的“参赛选手”,选出之后,进行内容的分工。
二、学生在讲台上的表现
从整体上看每一位学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并做到了较好的发挥,从他们对新课的导入上就是很好的证明,有的同学为了更好地进入角色,要求听课的学生能否在上课开始时也面对站在讲台上的他喊一声“老师好”。为了使听者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作出了一番努力,如有一位同学开门见山的说:在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家里作饭用的原料是什么?”还有一个同学从20世纪初,在英国一家炼钢厂发生的一起事故来引入课题,他们引入新课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提问、自叙、在故事中、通过实验、从科技动态和生产实例中引入新课。部分准备的如此充分,引入的如此娴熟大大地出乎于我们的意料。
其敢于竞争敢于发展自己。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按照“点――线――网”的方式进行的,先讲解的是化学概念作为点,接着引出化学命题或化学事实作为线,最后由知识网络形成了化学概念、命题和事实相关的图式。例如:有一位同学讲到物质发生化学发应,我们有时要利用的是生成的新物质,而有时却更想利用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进而引出放热、吸热的概念,且边讲边做实验,线连好之后接着转入能量利用中。虽然在整个过程中能听得出他们大部分课堂安排是取材于其教过他们的老师,但对他们的敢于发挥是毫无疑问的,面对理论性很强的关于由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能量的不同来判断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对该问题的解释如果掌握不好会越讲越不懂,一位同学就利用小圆圈代表反应前各物质的能量,然后看反应后生成物占据了几个,环境中多了或少了几个?把这个知识点讲的即直观又透彻。还有,当一位同学讲到能源问题时用了一则漫画:画面上有一位小朋友冻的瑟瑟发抖,向妈妈求救, 妈妈说世界上的煤已经用完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副漫画却让我们联想到了许多,这不正是我们课堂上设法寻找的吗?
当然,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讲完之后还应当进行合理、公正和鼓励他们的评价,并引导学生继续求索。
三、由学生的表现看收获
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让学生自我探求知识,享受成功。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有少数学生个性腼腆,对此积极性不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对此类学生进行锻炼。在做实验时操作不是很规范,引起了课堂上的哄笑,学生们设身处地的去体会,讲台上的同学自我纠正,听讲的同学对比纠正,很好的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由于对教材的分析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没有搞好,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时而有脱钩现象。因对教材所用知识把握的深度不够,没有分清楚重点和难点,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欠缺。请同学发言时由于自己胆怯、经验不足提问题时,缺少逻辑,专请自己要好的同学,还有在分析归纳过程中应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抽象思维过程,但由于他们的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往往作不到这一点 ,虽然很多学生都进行了高水平的发挥,但所具有的共同的缺点就是都着重强调的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内容的理解缺少整体性. . . . . .等等。
总之,在高一实现把一节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大胆的尝试。通过与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所教的班级相比较,学生兴趣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形成,还有最为效果明显的是对该节知识内容的掌握要好于原先的授课方式。最为珍贵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更加培养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
四、上讲台后的反思
通过在这次尝试中,对教学效果,学生发展、培养和锻炼等著方面进行了思考: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其实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教育过程中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遵循这条规律去认识和处理教与学之间的这种问题,教育工作就能有成效,学科教学就是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自奋自立,自至其知”,去找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种“人与自然界、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那个领域,以便在这个领域里用认识来鼓舞起他的精神,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无论对于我们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在当今化学教育的现状和改革正处于“转轨的起动期”,面对新教材的实验,进行教学改革是完全有必要的。
2、教学改革建议
化学教学的改革,对于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求化学教育走上适应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等需求之路。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高中两项改革,要求教师不是把学生淹没在泛滥成灾的资料海洋中,把家教和参加晚间和假日补习看成一种时尚,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让他们自主选择,自由发挥,培养学习的内驱力即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学科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陶冶情操和培养健康个性,锻炼能力,为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打下基础。
总之,当今的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改革,还要适应我们社会的改革,为推动人才建设尽我们的全力。要学生创新,向学生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首先教师有责任对自身观念和行为进行创新,才可以适应教学上的创新。教师应该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去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然后让学生享受成功,达到我们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如何做好初高化学的衍接过渡
〖 内容摘要 〗
(1)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九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 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 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
(四)教会学生用脑去理解,大面积提高化学成绩
通过一系列的习题使学生明白化学"难题"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思维。既复习了初中的知识,又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原理去解答各种问题,不能停留在讲一道题记一道题的学习模式上,而是学一道题会解一片题,并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调整好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步学会从本质上去理解每个知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每个问题。最后一节复习课则又出一份题给学生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带着微笑充满信心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为大面积提高高中阶段的化学科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可见复习课如果经过巧妙操作,能将所谓?quot;炒旧饭"式的复习课,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炒出"扬州炒饭"一样香喷喷的美味来。
洗衣粉助剂三聚磷酸钠及其替代品
合成洗衣粉作为天然肥皂的替代品,诞生于物资极度匮乏的“二战”时期,由于其优良的去污性能,很快风靡全球。合成洗衣粉是由三磷聚酸钠、硅酸钠、烷基苯磺酸钠、荧光增白剂等化工原料合成的。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分子式为Na5P3O10,它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一般占洗衣粉含量的15-25%,因其含量的高低对去污力影响很大,目前绝大多数洗涤剂均使用三聚磷酸钠作为助剂。但由于三聚磷酸钠中的磷是植物的三大营养要素之一,会造成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因此寻找比三聚磷酸钠更优越的替代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磷聚酸钠作为洗衣粉助剂已为人类服务了半个世纪,对清洁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洗衣粉的去污效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⑴它有螯合高价金属离子的性质,可以起到软化水的作用;⑵它对蛋白质有膨润、增溶作用,因而有解胶的效果,对脂肪物质起促进乳化的作用,对砂土、尘土等固体污垢增加分散作用,它能增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临界胶束浓度,起到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增强去污力的双重作用;⑶它还有碱缓冲作用,即使有酸性污垢存在也能使洗涤液保持一定的碱度,有利于酸性污垢的去除;⑷它还具有吸收水分防止洗衣粉结块的作用,它能保持合成洗涤剂制品始终成为干爽的粒状。
虽然三聚磷酸盐在洗衣粉配方中有较多的优点,但是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富营养化”问题,这是人类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的。合成洗衣粉去除污垢后随着污水,被排放到江、河、湖泊里,使水草和藻类丛生、茂盛。异常繁殖的藻类很快枯死,不仅释放出腐败的恶臭味,而且有损于这些水域的美丽景观。造成水中缺氧,使水质污浊,给水中生物如鱼、虾、蟹之类的生长带来危害,有碍生态平衡和造成环境污染。近几年,我国的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的水质严重恶化,蓝藻疯长,致使水中的藻类和鱼类大量死亡、腐烂,水体变质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湖水中的磷含量超标。目前,在香港出现的“赤潮”也是由于水体中磷含量超标造成。我们使用洗衣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我们自身和环境的清洁,如果在清洁了自身和某一部分环境的同时,给另一部分环境带来了污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含磷洗衣粉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很多国家提出了禁磷和限磷措施,并在不断地研究和开发三聚磷酸盐的替代品,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比较有效的助剂有:有机螯合助剂,如二乙胺四醋酸(EDTA)、氮川三醋酸(NTA)、酒石酸钠、柠檬酸盐、 葡萄糖酸盐等;高分子电解质助剂,如聚丙烯酸盐以及人造沸石等。目前普遍认为,人造沸石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洗涤助剂。
日本是全球实行禁磷最早的国家,早在1980年,日本就正式用沸石代替三聚磷酸钠作为洗涤剂的助剂,到1985年,日本洗涤剂的无磷化已达到95%。美国无磷洗涤剂的开发和应用正在加快,并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已有一半以上的州禁止在家庭用洗涤剂中使用三聚磷酸盐,其它州也在考虑制订法规限磷或禁磷。在欧洲,瑞典和德国已在家庭用洗涤剂中实行了限磷措施;瑞士和意大利已禁止在合成洗涤剂中使用三聚磷酸盐。
我国对洗衣粉无磷化的研制工作也非常重视,已制订了低磷、无磷化洗衣粉标准,并已研制成功了三聚磷钠的替代品──
尽管如此,迄今为止尚未找到一种全面性能赶上三聚磷酸钠的洗涤助剂。但我们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洗涤剂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洗涤剂无磷化问题终究会得到圆满解决,人类必将生活在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环境中。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直观教学,尽最大努力加深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迹的深度,提高记忆效果。其二是掌握学生的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
1、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化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
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自行燃烧?这个实验及这个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这样,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有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
2、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如讲“电解质的电离”时,出示小黑板的图象,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迹深刻。
3、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示出记忆效果不佳。要帮助学提高记忆效果,就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4、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
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如: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跟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硝酸跟硫酸、盐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为电离时可以生成氢离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浓硫酸相似而与盐酸不同,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现在不论稀浓,在不同条件时,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极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又和硫酸有不同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简化了学生的记忆,学生不仅能记住硝酸的特性,还能巩固对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的记忆。克服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玻
二、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结果以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次规律,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1、组织有效地复习。(1)及时复习。教师要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其是对新课扫平道路。学生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和“加班加点”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2)分散复习。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3)注意复习方法。复习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2、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由于干扰而产生的临时遗忘是常见的。如:学生考试时,因为紧张,本来记住的内容,一时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是一种情绪干扰。为了排除一些干扰,平时要注意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指导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根据对遗忘规律的研究,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信息的痕迹,将会自动丧失而使得到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有代表性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习题,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历史研究性学习”辩论会
1、反方二辩材料:
一、总体角度1、必要性
2、可能性①内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人文观等不完善
②外因:老师、社会、家庭各方面影响
3、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具体论辩
1、打破传统教育 :目前而言,高考仍是教育主流,在先阶段只能改善教育,所以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这两者不能本末倒置,主次颠倒。
2、培养个性及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难道是培养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唯一救命稻草,难道传统教育就不能培养了吗?
3、重于实践、使学习变得生动化、主动化:
学生是不是真的主动,现阶段学生不能完全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事物,而且传统教育也可以改变客观世界。例:传统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都能获得重核裂变知识,但谁都不可能造出原子弹。
4、是创新学习方式: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例:网络犯罪。
5、是新事物: 新事物并不成熟,是从弊端多到利处多发展的过程,在目前状态下,它还处在弊端多的阶段。
6、社会历史的潮流和趋势: 教育史上有很多行政纲领,都不适应学生心理要求,学生有点厌恶,因为有点拔苗助长。例“五?七道路”卷入了政治斗争,“3+
八、主要弊端:
1、与高考制度相冲突,只是辅助(两者区别)
2、一哄而上(必要性),成果肤浅
3、传统教育中教师更具导向性
4、历史是过去问题,中学生还不适合研究这类学术性的问题,而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充足
5、学生能否保证一定量的学习(传统课的学习)。
2、反方 陈词立论 :
谢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利弊交锋问题,我方认为历史研究性学习弊大于利。要判别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利大还是弊大,必须要从普及这种方法是否必要,实践这种方法是否可能以及在此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来分别论证我方的观点。
首先,从必要性来看。众所周知,历史是过去的东西,是一段真真实实存在的事实,我们无法篡改它,也无法对它的现实价值给予更多的意义,事实性决定了它的客观性。所以说,早已有定论的东西,我们再研究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完全可以从书本上,从大量的媒体中获得对历史的认识,而所谓对历史的研究,都已经是在既定结果下的研究,我们都已经知道研究的结果了,这种重复性的劳动有意义吗?
况且大家对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的了解得还很肤浅,很多人是为研究而研究,他们的思想很浮躁,急功近利,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都把获得某种成绩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学生以此拿学分,教师以此评职称,于是刮起了一阵赶时髦的风,但是时髦的东西一下就过去了,研究性学习能持续多久呢?这种一哄而上,盲目的心理能带来多大的益处!况且我们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作很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弊端和负面影响。而且我们研究出来的结果往往是比较肤浅的,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出来一个浅显的结果,而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实在的知识,这种付出值得吗?况且目前的研究性学习与平常的学习相差不大,找资料,寻求信息在平常的学习中就可以培养出来,这样对我们的学习不是更好吗?
其次,从可能性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还是很不成熟。要对历史进行研究,我们需要具备很多资料,但是,受条件制约,我们无法搞到第一手资料,我们不是考古专家,我们无法对过去的事作问卷调查。从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中学生来说,中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还处在形成阶段,不具备很深刻的认识,不具备丰富、充足的知识对历史进行很深入的研究,他们的认识不全面,不充足,不具体,往往是禁不起深刻的推敲的。在从外因来说,搞研究性学习对家庭的压力也很大,很多学生因此而学习下降。也许对方辩友会举出很多研究性学习开展得很好的地方,譬如说上海,确实,上海有很好的条件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但是我请问对方,中国有几个上海?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也是如此,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他们连最基本的教育都不能保证,何谈研究性学习?由此看来,研究性学习要推广很难。
再次,从研究性学习带来的问题来说。研究性学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消耗和分散了大量的精力,谁都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还是一个大头,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高考仍然是现阶段我们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有谁听说过某某人通过研究性学习而上了名牌大学的吗?没有,所以说,我们要立足于高考这一现状。高考也在不断地改革,正在日趋完善,你们没有注意到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倾向已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体现出来了吗?另一方面,如果要将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展开,从教育制度上给以保障,就应当把它们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开设,然而目前由于受到学科教学目标、时间、内容、方式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科课程的教学才是主题,研究性学习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而不能成为主题。过多的强调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引起管理秩序的混乱。再说传统教学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作为学校教学的主导地位在现阶段是不会改变的,你们又如何解决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之间的矛盾呢?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作用,目前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也显得很力不从心,况且教师自身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也不熟悉、不到位,一些准备得很仓促,起点很低就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结果到最后发现进展不下去了,只好中途停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弊大于利的。
3、自由人发言:
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下面我来指正对方辩友在陈述中所犯的几点错误。
一,认为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知识变得生动化,使学生更具主动性,培养实践能力。
首先从生动化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教育也是可以使学习变得生动化的。其次从主动性来讲,对方辩友能肯定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一定培养了主动性的能力了吗?我们说现在的中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还不具备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的。再次从实践的角度来考虑。传统的教育模式能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研究性学习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既费时又费力,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浪费这些宝贵的时间搞这种无多大意义的活动呢?试想一下,我们通过传统教育可知道重核裂变的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也可以了解原子弹的知识,但如果真正应用到实践上,我们的中学生谁又能造出原子弹来呢?
二,认为研究性学习可以开拓视野
我们承认这一点,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更简单方便的渠道如看电视,上图书馆查资料等获得相应的知识呀,何必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搞研究性学习呢?
三,认为研究性学习重过程,不重结果
据调查,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学校是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流于形式。学生从选题,实施到结题要填写大量的表格,最后还要撰写结题报告或论文,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无意义负担。
四,认为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未知,现在一些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结束了,学生只能求证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换言之,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根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再奉劝对方辩友一句,如果过分的强调研究,把手段视为目的,那将不符和高中的培养目标。谢谢!
4、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对方辩友的精彩辩论着实令我方佩服。敢于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提出新的教育模式,相信在现今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这样的要求不能少。但是“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对于研究性学习,我方奉劝对方辩友不要一味赶时髦,你搞我搞大家搞是不是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呢?
基于整场比赛,我想再次指出对方辩友的几处错误:
①传统教育模式的确存在不是,但研究性学习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育,它只能作为一种依附手段贯穿现今教育。
②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并不是只有研究性学习才能体现。教学的生动化、形象化也不是只能靠研究性学习体现出来。
③现今很多中学的硬件设备跟不上,没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研究结果大都东拼西凑,这样的研究到底有何意义呢?
下面让我再一次总结我方观点:
一、研究性学习过于“形式化”。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过程,关注的是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提高。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各校在操作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各环节都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将每次活动都记录成档案袋,这完全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劳动,结果使研究性学习演化成一种资料建设、收集、整理的形式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会忽视过程的自主性、目的性,甚至产生误解。这样的研究对于现今的中学生怎么能说是利大于弊呢?
荡起历史的双桨──谈激活历史课堂的几种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群体。他们认为历史课可听可不听,内容枯燥,讲解乏味,不如自己学。结果自学后发现事倍功半,效率不佳。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想教,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积极性几乎为零。于是出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也就不足为奇?那么,是不是历史教学真的就如他们观念中认为的那样象“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并非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学历史活用历史,转变传统的“枯燥”历史课堂为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已势在必行。笔者总结几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一:课前演讲──点评历史
所谓的课前演讲不是漫无目的地即兴演讲,也非脱离现实的东拼西凑。要求学生在每一新课开始前,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及相关新闻报道等。在课上用3~4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达到有讲有评。这里的评就是融入自己的观点。
按照要求去做,学生就会去主动搜寻,主动查阅资料。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成功体验得以满足,避免了“一言谈”的传统教法。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参与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由此改变。另一方面,学生的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进而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无形当中,教学的双边化得以很好开展,“互动式”的历史教学也就随之而生。比如在讲授《法国革命》这一课时,学生按要求做后,事先准备好的那位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拿破仑》。其中的一段话很出乎意料。“拿破仑固有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家的英明的确让人钦佩,然而后期的反人民一面又让人唾弃。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永远铭记,背叛人民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的。因此,跨世纪的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同学们掌声响起,以回报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讲。这里我们不去探究其取材于何处,但课堂的教学目的已达到。于是我因势利导,试着问“那么,当时法国人民是如何为自己谱写―部壮观的历史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革命》这一课。”
方法二:穿插图片或音乐──美化历史
这里美化历史,决非为历史涂脂抹粉、添油加醋。如果那样做不但会使历史不美,而且会失去历史的真实,失去学生的信任。所谓美化,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出示一些精美图片,挂图,或配套使用一些音乐,达到课堂历史的美化,一改枯燥死气的旧课堂。中学生正值青春花季,让他们这样默默坐在那里听着“遥远的东方曾经有一条龙”这种空泛讲说,不但学生会失去朝气,而且他们天性也会渐渐被扼杀。历史课上穿插图片或音乐,则既可以缓解疲劳,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看着一幅幅精美图片跃然眼前,听着音乐,仿佛忘记身在课堂,爱憎分明立竿见影,比语言的表达更胜一筹。
讲到《鸦片战争》时,我出示了四张曾被英法联军掠走的文物图片,分别是青铜猴头,青铜虎头,青铜牛头,六角套瓶(都已在2000年被中国一家公司重金收回)。同时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的音乐片段。学生的爱国之情一下迸发出来,个个畅所欲言,跃跃欲试。既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恨英法联军的野蛮,无人性的破坏。接下来的讲解自然水到渠成。
方法三: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
编演历史剧不是一日之功,也并非适合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提前去准备,去捕捉隐藏在课本之外的“大教材”,去搜集去查找,然后让学生自己分工排练,当然教师应加以宏观指挥,以免离谱。必要之时,教师也可闪亮登场,这样效果会更佳。
历史剧搬进课堂,学生仿佛看到历史的画面,有身在其中的感受,活生生地将历史再现出来。若有创新,也可将历史反串,让学生找错,学生会更加勇跃参与。如此一来,学生锻炼了表演能力,增进了知识,丰富了课堂。例如讲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事先让几位同学自行设计精心组织了一场历史剧。周恩来、张学良、蒋介
方法四:讲述历史故事──生动历史
中学生由于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其爱玩的天性并未改变,特别爱听故事,如果在历史课上,通过有针对性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同样讲故事,平铺直叙,一提而过,不但不会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倒胃口。那么如何讲故事才能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句话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在历史课上,如果你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故事,学生会紧随故事的节奏,时而凝神聚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怒形于色,时而含唇微笑。当然,我们所选的故事不能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做到内容健康向上,紧扣课文环节,时机把握适度,收放心中有底。这样,一切尽在你巧妙安排之中,学生也就会在意犹未尽之余轻松掌握历史。
方法五:参观名胜古迹──走近历史
长时间呆在教室谈历史教学,固然可以达到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目的,但其眼界却未必开阔。如果有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自触摸一下“历史”,那切身的体会是无法与课堂内教学相提并论的。走出去,学生的思想得以释放,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至。这也是使历史课堂知识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个很好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会带着许多心存疑团的历史问题走进现实,通过参观名胜古迹,会使许多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看”出来,“记”下来,然后“讲”出来。
如讲到西汉历史时,当时考古学家正在挖掘泗阳三庄汉墓。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我便组织学生前往。学生看到一件件出土的文物,那层层设计的墓室,都深深地烙在脑海中。特别是用奴婢陪葬,学生更加体会到西汉的阶级差别。爱憎分明不用细说,贫富差异带来的安葬之别更加历历在目。那时代的缩影可以说在参观与聆听中得以体验。
以上就是我几点不成熟的见解。当然,这五种方法不能代表全部,还可以通过模拟历史法庭,采访调查历史见证人,积累交流历史卡片,漫步历史影视等方法,同样可达到效果。在此不加多说。总之,激活历史课堂方法得用心去体会,让实践来验证。这也是新课改下教师胜任此行的不二法门。零零碎碎说了许多,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同行多加指教。
对《中国古代史》一处教材叙述和一个问题的质疑
理学属于文学的范畴吗?
《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6月第1版),是一本反映了史学最新研究成果(如“九五”断代工程),编排体系科学合理的教材。但百密一疏,也有一些纰漏。教材P118叙述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时,有这样一句判断“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显然编者是将理学与宋词和元曲、世俗文学归为了同一范畴――文学。从概念上讲理学属于哲学的范畴,所以理学的产生应属于该时期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虽然宋代文人大都有在诗中讲“理”传道的习惯,但毕竟理学与文学是属性不同的两类事物。教材P119又将理学和文学分别放在两个子目中来介绍,是否表明编者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矛盾?
秦始皇吃过葡萄吗?
这是一位老师在上《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公开课时提出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问题一提出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秦始皇没有吃过葡萄,理由是内地种植葡萄是在张骞通西域后,比张骞通西域早300多年的秦始皇不可能坐“时光隧道”跑到300年后来吃葡萄。老师肯定了学生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个结论不妥,因为它建立在两个不成立的假设的基础上:①没有种植葡萄就吃不上;②秦汉之前内地与西域没有联系,西域的物产输送不到内地。第一个假设不用说了,这是个生活常识问题。第二个假设呢?也不符合史实,实际上先秦时期内地与西域就已经开始了比较固定的、密切的交往,那就是震烁古今为后来的“丝绸之路”奠定一定基础的玉石入关之路。商朝时,和田玉就已从遥远的新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商朝都城河南安阳。西周时代,和田美玉更是大量进入内地,成为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史书记载周穆王还曾进行过一次范围极广的“西狩”活动,来到今天新疆的天池时还拜会了那里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西王母。可见内地与西域之间的联系早已有之。而新疆葡萄种植的历史也非常的悠久,考古发现吐鲁番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种植葡萄了。由此可知,珍贵的西域特产--葡萄完全有可能作为贡奉之物通过玉石之路进入内地,那千古一帝秦始皇应该有条件吃上甘美的葡萄。
对历史活动课教学的探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 中也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内容标准”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提出了2~3个活动建议,并在“实施建议” 中附有9个教学活动案例。
历史活动课作为学科活动课,旨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这一课型是以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作为切入点,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活动中不断建构历史知识和能力。
那么,如何选择历史活动课的主题?又怎样组织历史活动课?在此结合我区朝阳中学的一节活动课谈谈自己的想法。
高一学生历史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育学家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的学者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阅读后的记忆率要比听讲后的记忆率高出1.66倍。实验证明,靠听觉获得的知识3天后可保留15%,而靠视觉获得的知识3天后可保留35%。因此对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而高一是“承前启后”的转折点,培养与训练他们的课堂阅读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长期以来,许多历史课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沿袭几十年一贯制的“讲――听――背”直线型教学格局。课堂上教师唱独角,“黑板、粉笔加嘴皮”,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越走越没劲,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一些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产生“厌史”情绪。大多数学生则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记得快,忘得更快,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小基础知识薄弱,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有限,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教师一般侧重“精讲多练”。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质量评估的思考
自从新世纪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逐渐开展以来,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更加深入。各地关于课程改革的做法形形色色,可谓千姿百态?各尽其能,改革带给我们不少希望和信心。初中历史教学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动作,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提高国民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望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却不难发现,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推广以来,初中的历史教学之于素质教育而言,固然有其不可抹杀的功劳及成就,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在为应试教育作“修饰”,或被披上了素质教育的面纱,充当着为应试教育粉饰太平及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贴金的角色。这在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新曲中是极不和谐的音符,而现存一些亟待改进的对初中历史教学质量评估的做法便是导致这种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