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分)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还可以制备哪些气体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填编号字母)________。
A.CaCO3粉末和浓HCl
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
C.HCl和AgNO3溶液
D.HCl和酚酞溶液
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填编号字母)________。
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
D.硫酸铜
[解析] (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型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备O2和CH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
(3)收集氨气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4)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由于氨气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引起喷泉。
(5)图3是利用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由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强将液体压上去而产生喷泉,故A可以;在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则需将酒精汽化才能形成喷泉,故需加入在冷水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的物质才可以,即加入浓硫酸。
[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O2和CH4 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
(3)减少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4)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5)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