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在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加2滴酚酞 显浅红色,再微热 |
验证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 |
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人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
可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 |
C |
铁屑用热的碳酸钠洗涤,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
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
D |
油脂皂化液中加食盐粉末、搅拌、静置、过滤 |
获得高级脂肪酸钠 |
13.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 |
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后加热 |
B |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 |
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
C |
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 |
向盛有少量溴乙烷的试管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D |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
向盛有少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 |
8.(原创)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 加入C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B |
将SO2通入中KMnO4溶液中 |
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
C |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
D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