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09届高三基础回归练习3
1.某人用力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离地面高为h的地方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相对于抛出点)。设抛出时初速度为v0,落地时速度为vt,那么此人在抛出物体过程中对物体所做功为
(A) mgH (B)mgh (C)mvt2-mgh (D) mv02
2.质量为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和加速度a的变化情况是
(A) 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 (B) 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
(C) F逐渐减小,a逐渐增大 (D) F逐渐增大,a也逐渐增大
4.(1)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哪些测量工具是必需的?
(A) 天平 (B) 弹簧秤 (C) 刻度尺 (D) 秒表
(2)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A)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C)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和对木板A做的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6.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设工件初速为零,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则在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
(A) 滑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mv2/2 (B) 工件的机械能增量为mv2/2
(C) 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大小为v2/(2μg) (D) 传送带对工件做为零
7.如图轻质弹簧长为L,竖直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由离地面高度为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正好落在弹簧上,使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在下落过程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f,则弹簧在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A) (mg-f)(H-L+x) (B) mg(H-L+x)-f(H-L)
(C) mgH-f(H-L) (D) mg(L-x)+f(H-L+x)
8.一辆汽车质量为m,从静止开始起动,沿水平面前进了s后,就达到了最大行驶速度vm,设汽车的牵引功率保持不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倍。求:
(1)汽车的牵引力功率。
(2)汽车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提示: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后的运动不是匀加速运动,不能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9.用长为L的细绳悬吊着一个小木块,木块的质量为M,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和木块一起做圆周运动,为了保证子弹和小木块一起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运动,子弹射入木块的初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10.如图所示,斜槽轨道下端与一个半径为
11.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
(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
(2)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12.如图在光滑的水平台上静止着一块长
基础练习三答案:
1.ACD 2.60,50 3.A
4.(1)C (2)7.62,7.56,重物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和打点针与纸带间的阻力作用。
5.ACD 6.ABC 7.A 8.(1)kmgvm (2)(vm2+2kgs)/2kgvm
9.大于(m+M) 10.0.8J 11.
北京四中2009届高三基础回归练习2
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O点以初速度v开始作曲线运动,已知物体只受到x轴方向的恒力F作用,则物体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B) 不断增大 (D)不断减小
2.如图所示,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匀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
(A) 加速拉 (B) 减速拉
(C) 匀速拉 (D) 先加速,后减速
3.一位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重垂线у方向,未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描出如图所示的一段平抛轨迹曲线。现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到у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从而可求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υ0为
(A) (B)
(C) (D)
4.飞机在
5.如图所示,在高
6.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L/2处钉有一根长钉,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的瞬时
(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速度突然增大 (D)悬线的张力突然增大
7.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8.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的正上方高h处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圆盘做匀速转动,当圆盘半径OB转到与小球水平初速度方向平行时,小球开始抛出,要使小球只与圆盘碰撞一次,且落点为B,求小球的初速度和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9.已知地球半径为
10.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若要从这个星球上发射一颗卫星,它的环绕速度为________。
11.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A:RB=4:1 VA:VB=1:2 (B) RA:RB=4:1 VA:VB=2:1
(C) RA:RB=1:4 VA:VB=1:2 (D) RA:RB=1:4 VA:VB=2:1
12.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A)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平衡
(C)受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平衡 (D)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
基础练习二答案:
1.A 2.B 3.A 4.
9.6.02×1024;5.48×103 10.v/2 11.D 12.D
北京四中2009届高三基础回归练习1
1.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________;
(2)弹簧的倔强系数________;
(3)弹簧伸长
2.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N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则
(A) 砖间摩擦力为零
(B) N越大,板和砖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C) 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重
(D) 两砖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
3.用绳把球挂靠在光滑墙上,绳的另一端穿过墙孔拉于手中,如图所示。当缓缓拉动绳子把球吊高时,绳上的拉力T和墙对球的弹力N的变化是
(A) T和N都不变
(B) T和N都变大
(B) T增大,N减小
(D) T减小,N增大
4.如图所示,质点甲以
5.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 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
6.一辆汽车正在以
7.乘客在地铁列车中能忍受的最大加速度是
(1) 列车在这两站间的行驶时间至少是多少?
(2) 列车在这两站间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大?
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它在 2s 内先后两次经过距地面高度为
9.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后来物体所受的各力中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增大,其它力保持不变,直至物体恢复到开始的受力情况,则物体在这一过程中
(A) 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
(B) 物体的速度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另一数值
(C) 物体的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10.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B。A、B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推A,弹簧稳定后,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以向右为正方向,在弹簧稳定后的某时刻,突然将外力F撤去,撤去外力的瞬间,木块A的加速度是a1=________,木块B的加速度是a2=________。
11.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M、N点,M和N之间的距离为S。已知两绳所能经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
12.如图所示,质量为
(1)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悬线对球A的拉力是多大?
基础练习一答案:
1.由胡克定律当x=0,弹簧处于原长L0=
2.A 3.B 4.10,37° 5.
6.速度为0,距红绿灯
7.据题意, 列车先以最大加速度a加速行驶至最大速度后,又以最大加速度a减速行驶直至停止,这两个过程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vmax=at/2, s=vmaxt/2,解得t=40s,vmax=
8.19.6 9.C 10.a1=-m
2009级高考语文复习32套基础题集
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凋零 惆怅 风流倜傥 未雨绸缪
B.落榜 落枕 丢三落四 光明磊落
C.椽子 掾吏 缘木求鱼 不容置喙
D.规矩 咀嚼 踽踽独行 笑容可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洗涤 飘渺 张惶失措 玉不琢,不成器
B.掂量 部署 百尺竿头 是可忍,熟不可忍
C.丰姿 撕杀 精兵简政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迂讷 功绩 察言观色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国为了弥合其与主要欧洲国家在武力攻打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主张联合国尽早________伊拉克的战后安排,并起“主导作用”。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_______。
③交通事业迅速发展,________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A.介入 忘怀 从而 B.加入 忘怀 进而
C.加入 释怀 从而 D.介入 释怀 进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懒得应酬,说来说去,全都是老生常谈,真是烦人呀!
B.作为友好邻邦,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周边国家遭受的海啸灾难感同身受,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向有关受灾国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并将积极参与灾后防疫和重建工作。
C.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反独止独”,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
D.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带来的人虽多,哪能比得上人家坐地的山贼呀?我看你还是撤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东北三省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D.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西班牙诗人梅洛鼓励那些处在失望中的人们:命运的盾牌一面是失意、困惑;另一面是幸福、快乐。
B.在这次调查中,前三个问题是:你的月生活费是多少,你平时的买衣标准是什么,你平时的吃饭标准是什么?
C.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优点。
D.时间膨胀不仅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它也是一种时间旅行
(一种科学幻想活动,指人离开现在而置身于未来或过去――译者注)。
2
1.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A.谙练(ān) 麇集(qún) 巨擘(bò) 幡然悔悟(fān)
B.拱券(xuàn) 罹难(lí) 抵毁(dǐ) 提纲藉领(qiè)
C.踅摸(xué) 纰缪(pī) ?晕(xuàn) 分道扬镳(biāo)
D.翩跹(qiān) 庾毙(yǔ) 香蕈(xùn) 循私舞弊(xùn)
2.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想要了解当代中学生的现状,我们可以多看看当代中学生写的一些作品,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B.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教育行为的一切环节:音、体、美――所谓“小三门”成了次要的课程。
C.不良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引发不适,甚至有可能导致中毒,如萝卜与橘子,白酒与柿子,牛奶与巧克力,牛肉与栗子,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等等。
D.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你听到了吗?你可以含笑九泉了!”我喃喃自语着。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篇社论指出: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和支持,不是发出几个号召就能解决的,必须有正确的政策。
②扮演屈原的那个演员,无论是表情还是服装都很_______屈原的身份。
③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___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④_______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不能接收,_______将对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A.拥护 契合 遏制 对于/否则
B.拥戴 吻合 遏止 关于/因为
C.拥戴 契合 遏制 关于/因为
D.拥护 吻合 遏止 对于/否则
4.下列各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恐怖分子的威胁,希腊政府斥巨资力保本届奥运会万无一失,安全保卫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这真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B.在审片的时候,孙玉胜副总编辑用了一个小时来思考如何既能揭露事实,又能保护线人,在发现无法两全的时候,他作了忍痛割爱的决定。
C.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灵感。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B.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C.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造达到了登峰造极。
D.滨江市金龙娱乐城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陶潜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兵车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属于古体诗。
B.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清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曲作品。
C.巴金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雾》《雨》《电》被称为“爱情三部曲”,小说《家》《春》《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我年创作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讲真话的大书”。
D.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小说家欧•亨利,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3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A. 厄运 扼腕 噩梦 嫉恶如仇 怒不可遏
B. 讣告 复查 鲋马 物阜民丰 赴汤蹈火
C. 道观 冠军 盥洗 如雷贯耳 灌制唱片
D. 龟鉴 皈依 瑰宝 大家闺秀 岿然不动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哈,China,”检查官看了一眼我的护照,冲我一乐,“friend。”
B .《诗经》中只有少数作品可知具体的作者,如《诗经》中提到“家父作诵”(《小雅?节南山》),“吉甫作诵”(《大雅?崧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小雅?巷伯》)。
C .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泪珠,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D .古堡上写着硕大的几个字:“我们期待死亡尤胜于你们渴望生存。”――这句话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伊斯兰教最初的传播时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那真是个多事之秋,不仅《武训传》带来当头一棒,而且奶奶归天、夫妻不和、宾客众多、阿囡离家赴京、黄宗英领养周旋的儿子等事接踵而至。
B. 不知为什么,如果求人帮忙做别的事,我一定会不好意思开口,但求人帮忙弄车,却张口就来,大言不惭。
C .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名“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随队训练。
D .在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中,李刚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加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航空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后,飞机的油耗不仅大大减少了,而且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B .汇仁公司克服了中药服用、吸收难的问题,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出了深受患者欢迎的中药丸。
C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异彩纷呈,新人辈出,许多运动员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前所未有的新记录。
D .现在的医学理论着实让人震惊:不仅可以给患不治之症的人移植胎儿细胞,不久的将来,胚胎移植还能创造奇迹――医治帕金森综合症、中风、糖尿病等疑难病症。
5.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 上巴伐利亚的精华所在就当属伊萨尔河谷了。
② 伊萨尔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尔地区,长283公里,流经整个巴伐利亚南部,最终汇入多瑙河。
③ 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对巴伐利亚的印象,他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通常是阿尔卑斯山麓地带,也就是上巴伐利亚地区。
④ 伊萨尔河景色秀丽,自然风貌保持地极好,德语中称为“伊萨尔维克里”,意为“遥远僻静的地方”。
⑤ 巴伐利亚州的各个区域有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语言、传统、风俗、服装、音乐、舞蹈、菜肴都不尽相同。
A.③⑤①②④ B.⑤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4
2008年北京卷
2009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之
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模块
专题九: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
【把脉高考】
(一)全国卷
2008年全国卷的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包括识记和表达应用两个能力层面。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 D
(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和2007年相比,此部分的变化有两处:
第一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中删掉了“常用字”的限制条件,这意味着这两个考点的考试范围会略有扩大,考试难度会略有增加。但并不意味着会考偏、难、繁、怪之字词,我们仍然需要扎扎实实掌握常用字的字音、字形,注意适当关注、积累一些新词汇,比如竞聘、能耗、融资、公信力、钉子户、产业链、带薪休假等。
第二处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个考点的变化需要我们特别关注,2008年考纲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3个词语,这是今年全国卷考点4个变化中最具实质性变化的表述,也体现了今年考纲的变中求新。增加的3个词语,使语言表达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它要求信息的判断、筛选要准确,观点要鲜明,语言的表达要更加富有表现力。
(二)课标卷
2008年课标卷的考试大纲明确要求: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需要注意的是,课标卷考纲与全国卷考纲的不同之处有五:
第一处是总体的概括要求不同,新课标明确为“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在表述上更加突出了文字“运用”的能力要求,但仍然是包括识记和表达应用两个能力层面。第二处是字音之前仍然有“常用字”的修饰,第三处是字形之前有“正确书写”和“常用”的限制。第四处是修辞中有“反复”这一修辞格的考查,第五处是“表达应用”的级别表述不同,但均是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本质要求。
另外,就本部分而言,今年的新课标卷大纲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这表明考试整体上仍然是力求稳定。
【备考策略】
命题回顾
(一)语言知识命题回顾
1.字音考查
高考对字音的考查在近几年较为普遍,触及率颇高,考查特点是:(1)考查的范围是常用的3500个字。命题所涉及的主要来自2500个最常用字,少数出自1000个次常用字,也有一部分是从教材中抽出的,且多为课文注释;(2)只要求识记、辨别,不要求拼写,且多为选择题形式;(3)选入题中的字音多为现代生活中常用、常错的,广大中学生十分熟悉且易混淆的,古音异读可不予考虑;(4)声调一般不作为字音考查的重点;(5)命题人热衷关注的往往是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和习惯性误读字。如2007年湖北卷、江苏卷和2006年天津卷、湖南卷、辽宁卷、江苏卷锁定了多音字,其中,江苏卷为连年考查。2007年天津卷、四川卷和2006年重庆卷、江西卷考查了同音字。2007年的天津卷、广东卷、四川卷、山东卷和2006年湖北卷就关注了形近字。2007年的天津卷、湖南卷、辽宁卷和2006年的辽宁卷就倾向于形声字。2007年的全国卷II、江西卷、重庆卷和2006年的浙江卷、四川卷就侧重于习惯性误读字。
2.字形考查
纵观近几年的考题,字形考查主要包括四类:同音字、形似字、规范字和熟语。常见的陷阱设置如下:
(1)利用同音字设置陷阱?
①音同形异字。如 “抱负”与“报复”、“富有”与“赋有”等,由于读音相同,极易张冠李戴。另外,由于读音相同,极容易出现事实上的生造词语,如“拾人牙慧”写成“拾人牙惠”(2007年全国卷I),“要言不烦”写成“要言不繁”(2007年天津卷),“曲意逢迎”写成“屈意逢迎”(2007年山东卷)等。
②音同形近字。如“一言既出”与“即使”的“既、即”(2007年北京卷),“急功近利”与“进攻”的“近、进”(2007年湖南卷)等。
③音同义近字。这类字虽数量不多,然失误的可能性极大。如2007年的辽宁卷的“赋与”(“与”应为“予”)和2007年安徽卷的“独挡(“挡”应为“当”)一面”均属此列。
(2)利用形似字设置陷阱
①形近音异字。如 “盲”与“肓”、“肆”与“肄”、“崇”与“祟” 、“绌”与“拙”、“荼”与“茶”、“炙”与“灸”、“篷”与“蓬”(2007年重庆卷)等,此类字形形状酷似,极易误记。
②形近音同字。与上面情况相似,但区分难度稍大。如“暴躁”(2007年江西卷)的“躁”易误写成“燥”,“缉拿”(2006年全国卷Ⅰ)的“缉”易误写成“辑”,“彪炳”(2006年天津卷)的“炳”易误写成“柄”,此类字声旁相同,字形相近,有较大的辨别难度。
3.标点考查
标点符号的考查,1998年后已沉寂多年,在2004年重新“闪亮登场”,引来师生关注的目光,并在2004年各份高考试卷中多有体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慢慢有了“褪色”,设题的省份越来越少,这与拟题人求新求变的指导思想有关,也与试卷总题量减少的大趋势有关,但标点考查的价值仍然不容置疑。该考点在2008年的高考试题中是否会有一个“触底反弹”,颇值得大家关注和期待。
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
(1)单项考查多集中在问号、括号、引号、书名号、顿号等易错、易混之处。?
(2)综合考查多集中在引号与冒号、逗号、句号的混合运用,括号与书名号、引号、句号的混合使用,顿号与逗号、分号、句号的搭配编排等。?
标点符号的拟题有两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题、改错题。选择题出现在第Ⅰ卷,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提供四种不同的语境,每一语境侧重考查一个错误点,让学生选出其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例如2006年的江西卷、山东卷,尤其是湖北卷,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考查);另一种是提供一个综合性语境,下面列出四种不同的标点选项,让学生从中选出恰当的一项(如2004年辽宁卷)。填空题出现在第Ⅱ卷,往往会在综合语境中,留有相应的位置,让学生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如2006年重庆卷和2007年天津卷)。改错题也安排在第Ⅱ卷,往往与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掺杂在一起。标点错误只是各种错误当中的一种,学生要先准确判断,后正确修改,难度较前稍大。
4.词语(包括熟语)考查。
“正确使用词语”是高考的一项必考内容,多则设3个题,少则设1~2个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近义词的考查,主要是近义实词的使用与辨析,包括音同义近的近义词,如“考查/考察”(2007年广东卷),“质疑/置疑”(2007年江西卷),“必须/必需”(2007年重庆卷),也包括音异义近的近义词,如“归属/从属”(2007年北京卷),“协议/协约” (2007年浙江卷)、“躬行/躬身”(2007年江西卷)等。二是虚词的使用与辨析,包括近义比较的,如“反之/否则”(2007年江西卷)、“更加/越发”(2006年浙江卷),也包括搭配使用的,“不管/还是”与“如果/或者”(2005年北京卷),还有单个虚词的使用,如“更/也”(2007年辽宁卷)等。三是熟语考查,它涉及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如“大人不见小人怪”(2007年辽宁卷),“按下葫芦又起瓢”(2007年江西卷),“外来的和尚好念经”(2007年浙江卷)等。四是新生词的考查,2006年天津卷作文题目的“愿景”一词拉开了关注新词的序幕,2007年高考试卷中多有呈现,如2007年安徽卷的“雪藏”。
以上四个方面的考查内容大多出现在第Ⅰ卷中,“实词”“熟语”有时也会出现于第Ⅱ卷中,与病句修改和语言连贯、得体放在一起考查,新生词则主要是放在第II卷中考查。近几年,随着试卷总题量的减少和第Ⅰ卷选择题数量的压缩,以往实词、虚词、熟语各拟一个题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要么只触及四个方面中的两个或一个方面,要么对三个方面进行适当整合,这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动向,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5.病句考查
本考点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即认清句子有无语病,有什么语病,语病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是什么。这是修改病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近几年语病考查所涉猎的重点。?修改病句是指动手修正有语病的句子,它是辨析病句的一种延伸,也是语言表达较高层级的要求。一般说来,能辨析病句,不一定能正确地修改病句;但若能准确地修改病句,必定能很好地辨析病句。修改病句的能力要求高由此可略窥一斑。?
(1)在以上两类考查中,六种病句类型虽均有触及,但频率有高有低,近几年,热衷考查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等。
(2)本考点的考查频率很高,2007年除上海卷外,其余的17套试题均考到了病句。一般是1个小题,若考“辨析”则置于第I卷,若考“修改”则放在第II卷。
(3)从题型上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病句判断单项选择题,放在第Ⅰ卷第一大题中;一种是综合改错题,放在第Ⅱ卷“语言表达及运用”中。前者通常占3分,后者一般占4~5分。在2007年高考中,全国卷I和II两套试卷兼顾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改错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从命题侧重点看,判断类单项选择题几乎每份高考试卷中都有它的“身影”,而“综合改错”题却不很受“偏爱”,仅在个别高考试卷中“现身”,2007年高考只有全国卷I和福建卷涉及,大有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之趋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是受总题量限制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暂时行为,并不意味着这种考查方式已失去了价值,“卷土重来”,由“配角”转换成“主角”在近几年并非没有可能,切勿忽视它。
(二)语言表达命题回顾
语言运用与表达题,称为高考语文“试验田”,试题的变化往往体现在这一部分中。语言表达技能部分的考查题型、样式近几年有很大变化,呈开放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创新局面。其共性都在于注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考题正走向生活化、口语化、实用化。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人处事密切相关,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综观2006年高考17套试卷,除了上海卷没有单独设题考语用知识外,其余各省市都设题考查了。直接考查“压缩”的有4个,分别是全国卷Ⅰ、安徽卷、江西卷、四川卷;用下定义考查压缩的有2个,分别是全国卷Ⅱ、辽宁卷;采用新形式考查压缩的有3个,分别是广东卷、天津卷、湖北卷,形式是“提取信息关键词”“用成语概括内容”“整合语句”。直接考查“选用”“仿用”的有5个,分别是全国卷Ⅰ、安徽卷、江苏卷、重庆卷、四川卷;采用新形式考查的有1个,湖北卷写“版面宗旨”。直接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有4个,分别是全国卷Ⅰ、山东卷、江西卷、四川卷。修辞没有单独设题,主要和仿写放在了一起考查,有4套试卷使用,分别是:全国卷Ⅰ、全国卷Ⅱ、浙江卷和四川卷。综合考查语用知识的题增多,主要形式是写一段话,共有15道题,14个省市采用,其中看图写话有4个,其余大多是“按要求写一段话”,出现的新形式是“点评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点评新闻”“文章赏析”“访谈”。
2007年18套试题“语言表达”模块可谓活力四射,18套高考试题的“语言表达”,有侧重于仿写组句,有注重压缩,有钟情变化,有热衷漫画,有侧重图表,有聚焦体验,有立足解说:绚丽多彩,不一而足,令人目不暇给。如全国卷I考查病句、仿写,北京卷则考查“排序”“提取信息”“解说词”,山东则考查了“排序”“情景创设”“图表”等。这一部分的试题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如浙江卷“辩论词”,湖北卷拟写“对联”“分析人物形象”“仿写诗句”,四川卷漫画“大扫除”及“口语交际”等,既尊重学生心理及成长,又体现出某种创新意识,符合考试选拔要求,体现时代特点,确实是好题。另外,保持了“对话参与,体验个性”的特色,如四川卷写“阳光与树叶”的对话;天津卷“五一”黄金旅游周,安徽卷拟写“人物传记”等。
趋势预测
“知识应用”的命题将延续2008年格局与趋势,略有调整。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体现出一种真正的“贴近”,贴近学生“视界”中“生活”的“真实”,“贴近”不是“套用”,而是源于生活,“贴近”是指与生活同步并从生活中提取。在“成熟稳定”基调同时,体现出“别是一家”的“独特”。全国卷持重大度,雍容华贵,版块清晰,重点突出;地方卷则千帆竞发,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课标卷更承担起了底定河山,引领潮流的重任。
“语言表达运用”的命题明显具有“高端”与“草根”特色。“高端”是指对生活的高度敏感及响应;而“草根”则对平民生活的聚焦与反映,这一特色将在2007年高考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原有“新题型”“点评”“图表”“提示语”“劝阻词”之外,“拟写申明、声明”“写致歉信”“网友跟帖”“对话场景”类都有可能闪亮登场。
临考指导
语言知识版块的命题较为稳定,只要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稳打稳扎,注重积累的有效性,侧重训练自己的题感,应该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命中率。下面重点谈一下语言运用表达部分的备考。
语言运用表达题有很强的区分度,要想高考语文获得好成绩,这类题要尽量少丢分。在后期的备考中,加强审题训练极其重要。从战术上来说,要拿准“死”的,练好“活”的,关注“新”的。
所谓“死”的,就是高考常考的或近年考过的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各种典型题目,特别是非开放性的语言运用与表达题,如排序、衔接、下定义、关键词、拟标题、句式变换、图表信息、一句话新闻等。拿准“死”的,就是对这类题审题要准确,注重表达的准确性、简明性,不要出现审题失误所谓“活”的,是指较有开放性的语言运用与表达题,如仿写、扩展、语境对话、人事评论等。这类题开放性强,考纲要求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都有所体现。练好“活”的,就是对这类题进行反复练习,特别要注意用词的贴切,句式的灵活,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要有表现力。
所谓“新”的,就是各地名校高考前模拟题中的“新”题,这块“试验田”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出现,各地名校高考前模拟题也会有所体现,关注“新”的,就是要注意收集、整理那些具有前瞻性的创新题型,考生才能“见多识广”,不至于见到新题型后发生严重误答或无从下笔的情况。
语言表达运用题几乎年年出新,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密切相关。如2007的17套高考试卷中,就出现了4套以奥运会为题材的考题,还有南水北调、“五一”黄金周旅游、撤销全国牙防组、基因工程、十大公众人物、中国艺术节、产业部门垄断、磁悬浮列车等热点。鉴于此,在备考时应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高考语言运用题重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近两年的高考语言运用题主要强调内容的人文实用性,注重题目的生活情景化,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走进高考】
【踩点热练】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师版)
★★★高考在考什么
【考题回放】
1.全国Ⅰ)已知直线过点(-2,0),当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时,其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 C )
A.) B. C.() D.()
2.(大连检测)从点P(m,3)向圆C: ,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A )
A.2 B. C. D.5
3.(江西高考)为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和
上的点,则的最大值为 ( D )
A.6
B.
4.(天津高考)设直线与圆相交于A、B两点,且弦AB的长为,则。(0)
5.如果实数满足条件,那么的最大值为_______。(1)
6.过点(1,2)总可以作两条直线与圆相切,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
()
★ ★★热点透析
直线与圆在高考中主要考查三类问题:
一.基本概念题和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基本概念重点考查:
1)与直线方程特征值(主要指斜率,截距)有关的问题;
2)直线的平行和垂直的条件;
3)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等。
此类题目大都属于中、低档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出现;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性试题,此类题难度较大,一般以解答题形式出现;
三.线性规划问题,在高考中极有可能涉及,但难度不会大
★★★ 突 破 重 难 点
【范例1】已知点P到两个定点M(-1,0)、N(1,0)距离的比为,点N到直线PM的距离为求直线PN的方程
解:设点P的坐标为(x,y),由题设有,
即.
整理得 x2+y2-6x+1=0. ①
因为点N到PM的距离为1,|MN|=2,
所以∠PMN=30°,直线PM的斜率为±,
直线PM的方程为y=±(x+1).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整理得x2-4x+1=0.解得x=2+,x=2-.
代入②式得点P的坐标为(2+,1+)或(2-,-1+);
(2+,-1-)或(2-,1-).
直线PN的方程为y=x-1或y=-x+1.
【范例2】已知点A(-1,1),B(1,1),点P是直线=-2上的一点,满足∠APB最大,求点P的坐标及∠APB的最大值.?
解:设P(,-2),则kAP=,
当<3时,
tanAPB=≤1
当且仅当3-=,即=1时等号成立,?又当
∴P是(1,-1)时,∠APB有最大值;
当>3时,同法可求∠APB的最大值是arctan
结论:当P点的坐标是(-1,1)时,∠APB有最大值
变式:过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的正半轴于,若四边形OAMB的面积被直线AB平分,求直线AB方程.(x+2y-5=0和2x+y-4=0)
【范例3】已知点,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O是坐标原点,向量满足设圆C的方程为
,证明:1)求圆心C的规迹方程;2)当圆C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时,求p的值。
解:设圆C的圆心为C(x,y),则,
又,
,=所以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2)设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所以当,d有最小值,由题设,所以p=2
变式:已知P是直线上的动点,PA、PB是圆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C是圆心,求四边形PACB面积的最小值。
解:点P在直线上,所以设,C点坐标为(1,1)
=2=四边形PACB的面积最小,而|PC|=,所以|PC|最小为3,所以最小为
变式:一束光线通过点射到x轴上,再反射到圆C:上,求反射光线在x轴上的活动范围。(反射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