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常用方法
(1)、结构简图法
本方法常用于原子序数小于20号元素或已知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其步骤为: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简图→ 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例1 某主族元素的离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 (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 (D)第七周期,第ⅥA族
变形1 某主族元素的X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 (D)第七周期,第ⅥA族
变形2 某主族元素的离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 (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 (D)第七周期,第ⅥA族
(2)、区间定位法
对于原子序数较大,若用结构简图法,较复杂且易出错,可采用区间定位法。其原理是:
首先,要牢记各周期对应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零族元素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其次,要熟悉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对应的族的序数。
族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 Ⅷ ⅠB ⅡBⅢA ⅣAⅤA ⅥA ⅦA 0族
纵行1 2 3 4
5 6 7 8-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比大小,定周期。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零族元素的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零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零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用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减去已找出邻近的零族元素中较小的序数,所得差值即为该元素的族序数。
确定时要注意以下二点:
①短周期中因无副族元素,故所得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②11-17纵行数的个位数与族序数相等,差值超过18时,差值再减去14后,按照上述方法即可确定族的序数。
例2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其中116号元素的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B )
(A)第六周期ⅣA族 (B)第七周期ⅥA族
(C)第七周期Ⅷ族 (D)第八周期ⅥA族
(3)、相同电子层结构法
主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主族元素的阴离子与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要求掌握氦式结构、氖式结构、氩式结构等三种。
(1)氦式结构(2电子结构)
第一周期H- He
第二周期 Li+ Be2+
(2)氖式结构(10电子结构)
第二周期 N3- O2-
F- Ne
第三周期Na+ Mg2+ Al3+
(3)氩式结构(18电子结构)
第三周期 P3- S2- Cl- Ar
第四周期 K+ Ca2+
例3 (1996年高考题)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D )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4)、特殊位置法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特殊位置,如周期表中的第一行,第一列,最右上角,最左下角等来确定。
例4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