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 ( )
①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
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的
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
淀能溶于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加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
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
4. (2009年广东韶关高三调研)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②使用水煤气或干馏煤
气作燃料 ③硫酸厂使用V2O5作催化剂,提高SO2的转
化率 ④将块状煤粉碎,提高其燃烧效率 ⑤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后燃用⑥循环处理吸收塔放出的尾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
3. (2009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2. 下列溶液中: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①B.①③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1. (化学鲁科必修1 P93,1题)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
17. (化学人教必修1 P88,14题)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为进行有关氯气的性质实验,需要4瓶容积为100 mL的氯气。(室温下,氯气的密度为2.91 g/L。)
(1)制取4瓶氯气,理论上需要MnO2固体的质量是多少?(浓盐酸过量,并可以补充。)
(2)实际称量的MnO2固体的质量必须适当多于理论量,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16. 某学生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2)浓硫酸的作用是 。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现象是 。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隐患,这种隐患是 。
(4)请在装置图中的D处以图的形式表示出防止此隐患的措施。D处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5. (2009年湖南长沙模拟)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的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1)元素X是 ,Z是 。
(2)写出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列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 ,B ,C 。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 。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 。
13. 用胶头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直至红色褪去。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用文字回答):
① ;
② ;
(3)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