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09年天津高考)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各元素依次为:

①H、②C、③N、④O、⑤Na、⑥Al、⑦Si、⑧Cl。

(1)Na、Al是第三周期元素,O在第二周期,所以原子半径:Na>Al>O。

(2)因为非金属性:N>C>Si,所以酸性:HNO3>H2CO3>H2SiO3

(3)H、O、Na、Cl形成的符合条件的物质很多,比较容易写出电子式的有NaOH、NaClO。

(4)该液态物质是H2O2,MnO2、FeCl3可以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

(5)⑥的单质是Al,逆推得N为Al2O3,Z为Al(OH)3;因为M是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所以M是铵盐,由此推出X、Y对应的物质是氨水和铝盐,铝盐可能是AlCl3或Al(NO3)3。M可能是NH4Cl或NH4NO3,NH可以水解,要使其溶液中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则根据电荷守恒得c(OH)=c(H+),即溶液应为中性。

[答案] (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Na+[······ ··H]或Na+[······ ··C···· ··]

(4)ab

(5)Al3++3NH3·H2O===Al(OH)3↓+3NH

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 溶液的pH等于7

(2)已知有机物的种类远远多于无机物,而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可知Ⅳ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最多。

(3)根据表可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潜在的规律: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最多)
2
2×1
8
2×22
8
2×22
18
2×32
18
2×32
32
2×42
32
2×42

可见规律是2n2(n=1,2,3,……),由此预测第八周期元素种数应为2×52,故答案为50。

(4)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其金属性依次增强,因此,可以确定其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其氢氧化物呈现出比氢氧化钙更强的碱性,而不能呈两性。

[答案] (1)第六、七周期中在ⅢB族出现了镧系和锕系

(2)ⅢB ⅣA (3)50 (4)B

15.(2009年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 L的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给出的表,结合T在周期表的位置与族数相等这一条件,不难得出T为Al,Q为C,R为N,W为S。

(1)T为Al,13号元素。

(2)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为硫酸强于碳酸,则可得非金属性S强于C。

(3)S与H2SO4发生归中反应,从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为一气体,从化合价看,只能是SO2

(4)比R质子数多1的元素为O,存在H2O2转化为H2O的反应。

(5)N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NO,2NO+O2===2NO2,显然NO过量1 L,同时生成1 L的NO2,再用NaOH吸收,从氧化还原角度看,+2价N的NO与+4价N的NO2,应归中生成+3价N的化合物NaNO2

[答案]  (2)弱于

(3)S+2H2SO4(浓)3SO2↑+2H2O

(4)2H2O22H2O+O2↑ (5)NaNO2

 0  7660  7668  7674  7678  7684  7686  7690  7696  7698  7704  7710  7714  7716  7720  7726  7728  7734  7738  7740  7744  7746  7750  7752  7754  7755  7756  7758  7759  7760  7762  7764  7768  7770  7774  7776  7780  7786  7788  7794  7798  7800  7804  7810  7816  7818  7824  7828  7830  7836  7840  7846  7854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