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命题人:萧山中学 韩军 审校 陆建新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Br-80 Na-23 Mg-24 Al-27 Fe-56
2006学年第一学期物理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联考试卷
高一年级 命题人:吕京阳
一:选择题(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1: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在下列运动中,研究对象可以当做质点的有( )
A: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程菲完成跳马动作的过程
B:我国在
C:旅游者在羊八井观看风力发电的大风车
D:大型轮船进入三峡船闸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4: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B: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相等。
5: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如图1所示,在一玻璃管中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迅速倒置玻璃管,可以看到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底端,这主要是因为( )
A.它们的重量不同 B.它们的密度不同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6:能够正确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自由下落时,开始时速度为0,加速度也为0 B:物体下落过程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8m/s, 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2m/s在这1s内关于该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9:汽车甲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到追上甲车过程的平均速度
C: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所走的路程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
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B是AC的中点,已知AB段的平均速度是a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bm/s,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是( )
A:(a+b)/2 B:(a2+b2)/2a C:(a2+b2)/(a+b)
D:2a/(a2+b2)
11:一辆汽车以10m/s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关于汽车整个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正确的是( )
A:等于3s末的即时速度 B:等于1.8s到3.2s过程的平均速度
C;等于第3s内的平均速度 D:等于头4s内的平均速度
12: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如图,vB表示B点的瞬时速度,v表示AE段的平均速度,它们的大小关系应该是( )
A:vB>v B:vB<v C:vB=v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左下图中龟的加速度是 。 14:将适当的物理名词填在下面的方框中
15:一质点沿AD直线做匀加速运动,如图,测得AB、BC、CD段的时间相同为t,测得位移AC=L1,BD=L2,则加速度的大小为为___________________m/s2
16:脉冲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率大约是100m/s,身长为30m的鲸,尾巴被鲨鱼咬了一口,大约经___________________s能感觉被咬。身高1.8m的人大约经_______________s能感觉脚被蚊子叮了一口。
三:实验和计算题
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数据如图,图中A、B、C、D、E、F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 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算出B点的速度vB=________________m/s, vD=______________m/s
(2) 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画出v――t图
18: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然后汽车紧急刹车,在4s内速度从20m/s减小到0,求
(1) 汽车在两个过程的加速度
(2) 刹车过程中汽车滑行的距离
19:甲、乙两车同向匀速行驶,速度分别为v甲=20m/s,v乙=6m/s。在相距
180m时,甲车发现了乙车并同时刹车,刹车后需40s才能停下,通过计算说明是否发生撞车事故?
20:“蹦极”起源于太平洋的瓦努阿图群岛,是当地土著人的成年礼:男子满18岁时用藤蔓绑住双脚从20m高的筑台跳下去,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男人。
“蹦极”是跳跃者站在40m以上的桥梁、高楼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绳绑在脚上,然后头朝下跳下去,由于橡皮条很长,可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当人体落到离地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绳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多次反复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
在某次“蹦极”活动中,某人跳下后,自由下落3s,然后由于绳的拉力使跳跃者又经过3s下降到最低点。求
(1) 跳跃者在后3s内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如何?
(2) 跳跃者下降的高度是多少?
2006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联考答卷
高一年级 物理学科
一:选择题(4×12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2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2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_____________________s
三:计算题(共36分)
17(10分)
(1) :vB=________________m/s, vD=______________m/s
(2)
18(8分)
19(9分)
20(9分)
2006年物理联考卷答案
一:选择题(4×12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D
B
D
D
B D
A
AB
C
BC
B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___0.05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2 14: _时刻 瞬时速度
15:_(_L2-L1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2
16:_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__0.018___________________s
三:计算题(共36分)
17(10分)
(3) :vB=__0.49______________m/s, (2分) vD=_0.66_____________m/s (2分)
(4) (略)(6分)
18(8分)
a1=
a2=―
x=
19(9分)
v甲1=V乙时,经过的时间为t1=28s――――――――2分
x甲=(v甲+ v甲1)t1/2 =
x乙=V乙 t2=
x0+
x乙=
所以要撞车――――――――――――――2分
20(9分)
a=―10m/s2 ――――――――――2分
加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上――――――――――2分
x1=1/2gt2=45m――――――――2分
x2=(0-v2)/2a=45m――――――2分
x= x1 +x2=90m――――――――――1分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命题人:杭州市余杭区高级中学 林荣凑 审校人:金海英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42分)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
高三年级数学学科
命题人:萧山中学 李金兴 审校:莫维平
一. 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5分,共50分)
1.复数,(其中),那么是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2.数列中, ,,那么等于( )
A.16
B.
3.对于函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既有极大值又有最大值 B.有极大值但没有最大值
C. 没有极大值但有最大值 D. 既无极大值又无最大值
4. 对于函数(其中为某一实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函数有最小值; B.函数有最小值;
C.函数有最大值 D.函数不一定有最值.
5. 数列前项和,其中成等比数列,那么等于( )
A.7
B.
6.对于集合,若,则一定有( )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7.设,,那么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设在区间上的值域为,那么的最小值为( )
A.
B.
9. 设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且,又已知
,则的值为 ( )
A. B. C. D.
10.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且对于任意,总有成立,那么
与的大小关系为( )
A. > B.= C.< D.不确定
二. 填空(每小题4分,共16分)
11. 已知集合,从到的映射满足: 中的任何元素都有原象,且中的元素之和为124,求.
12. 设数列的通项,则.
13. 定义在上的函数是上的连续函数,那么.
14.关于的方程有实根,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6大题,每题14分,共84分)
15. 已知为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当时, ;
(1) 求时, 的解析式;
(2) 求的值域.
16. 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为正数,又;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 取出数列的前项,设其中的奇数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为;求出和的表达式(用表示).
17. 甲乙两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球和白球,甲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乙袋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现从甲乙两袋中各取2个球;设取出的4个球中红球的个数为,
(1)求的概率;
(2)写出的分布列,并求出的数学期望值.
18. 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纸板的四角切去相等的正方形,再沿虚线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方底箱子 (如图) ,
(1) 当箱子容积最大时,切去的四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恰为,求出的值;
(2) 若将切下来的四个小正方形再按相同方法做成四个无盖的方底箱子,问:当五个箱子的体积总和最大时, 第一次切下来的四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否仍然为?说明理由.
19. 已知函数;
(1) 求;
(2) 设,求;
(3) 对于题(2)中所得的,设,问:是否存在正整数,
使得对于任意,均有成立?若存在,求出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 设函数
(1)若是上的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并指出单调性;
(2)若函数的定义域为,求出的取值范围;
(3)若数列是递增数列,求出的取值范围。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答卷
座位号
高三年级数学学科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
命题人:萧山中学 王 宏 审校 高 萍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