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1――32题为必做题,33题为选做题。
试题详情
新材料作文基本类型思路导引
辽宁省大连市200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数学试题(理科)
说明:
1.本套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I卷和II卷的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参考公式:
半径为R的球的体积公式:
第Ⅰ卷 选择题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0~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N14 O1 6 A1 27 Cu 64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1126分)
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试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图1为某大洋中的一个小岛,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大西洋
C.岛屿沿岸有常绿硬叶林带
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2.若在岛上修建一港口,最适宜的位置是 ( )
A.a B .b
C.c D. d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旗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必然联系
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
图3中右图为甲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判断5~6题。
5.甲地可能位于 (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30°~40° ④40°~6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2009年“全球关灯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B.我国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正处科学考察最佳时期
C.大连地区适逢春暖花开
D.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的播种季节
图4
7.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各地区 ( )
A.国民人口总量 B.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交通的通达度
C.国民生产总量 D.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
8.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
A.水热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
C.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D.风能和地热能资源丰富
9.为使我国东南沿海能源低保障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的措施有 ( )
①开发新能源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提高单位产值能耗 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⑤减少能源消耗 ⑥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图5为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
虚线和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
表示晨昏线。读图,完成10~ll题。
10.对于图中四点方位的捕述,正确的是( )
A.A位于B的东南方
B.C位于D的正东方
C.B位于D的西南方
D.B位于A的东北方
11.如果D点所在的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最接近于 ( )
A.150°W 20°N B.150°W 2°S
C.30°E 20°N D.30°E 20°S
12.某国2008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50亿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25%(升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9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和该国M商品的价值总额用货币表示分别为 ( )
①8元 ②12.5元 ③125亿元 ④120亿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①
13.某省2010年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如下: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COD)
2005年
0.92吨标准煤
―
137.5万吨
96.6万吨
2010年
0.74吨标准煤
112.6万吨
82万吨
降低比例
20%
30%
18%
15.1%
下列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措施有 ( )
①开发推广节约和治污的先进实用技术 ②关闭化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改变能源结构,变火力发电为水力发电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0090519
A.从起点到A点 B.从B点到C点
C.从A点到B点 D.从C点到终点
15.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今年一号文件的看点之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 ( )
①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②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财产收益
③保障农民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
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截止2009年3月,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这表明
( )
①宗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起积极作用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必须充分利用宗教的积极作用
④我国公民的信教自由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2008年9月16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所作的发言中表示,中国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这是因为 ( )
①国家主权和领土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②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权
③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主权和领土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及时在北京发布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进展情况。这一举措 ( )
①反映了我国社会的高度文明
②有利于保障广大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③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体现了国家与公民的和谐统一关系
A.①② B.②① C.②③ D.③④
19.某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要求各班讨论班风口号、设计班标、张贴励志语录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学校之所以要开展这项活动,是因为 ( )
①班级文化是学生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班级文化具有持久性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义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将清明、端午、中秋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今年的清明节祭扫人数和车辆增多,群众错峰祭扫意识提高,文明祭扫蔚然成风,弘扬民族精神成为祭扫新亮点。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没定为国家法定假日 ( )
A.意味着传统节日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B.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C.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D.表明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我国民族精神
21.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匕,胡锦涛同志深入阐述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折腾”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2000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落下帷幕。20国领导人共同坐在一起,探讨拯救世界经济方案。会议认为,各方既有共同利益,也存在问题与分歧,但共同利益大于问题分歧。因此,各方可以在更广泛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我国政府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如从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到目前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实体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 )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部分
③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编定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被称为“正史”。下列关于《二十四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他都是断代史
B.《四库全书》是其中最大的一部丛书
C.《永乐大典》是其中最大的一部类书
D.《资治通鉴》为后来帝王统治提供借鉴
25.明清时期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的是 ( )
A.“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B.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C.统治者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D.玉米、烟草等农作物传入我国
26.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碰撞激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28.1958年10月,山东一县委书记作报告时说:“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 )
A.规定了解决债务问题的具体措施
B.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C.保护了雅典公民的利益
D.重视公民良好道德的培养
30.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段材料表明康德 ( )
A.主张自由和理性 B.提出“天赋人权”学说
C.提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D.反对暴力实行法治
A.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B.英国对殖民地进行残酷掠夺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英国占有广阔的海外原料市场
32.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写到:“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它从伽利略开始,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止。”下列关于牛顿力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以日心说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基础
B.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C.引发了以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D.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33.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
27.5
9.1
6
1900年
19
13
12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34.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他因此于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成效
35.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建立.本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事件最能表明 ( )
A.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B.自由竞争代替了宏观调控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第Ⅱ卷 (非选择题,160分)
辽宁省大连市2009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文科)
辽宁省大连市200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摸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09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二)
数 学 (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封闭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相互独立,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球的体积公式,其中表示球的半径.
.
第I卷(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