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0四川理综卷)有关①100ml 0.1 mol/L 、②100ml 0.1 mol/L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个数: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C.①溶液中:    D.②溶液中: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且Na2CO3的水解程度更大,碱性更强,故水中电离出的H+个数更多,A项正确;B②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而①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根据物料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B项正确;C项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所以C(H2CO3)>C(CO32-)D项 C032-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占主要地位且水解大于电离。判断D正确。C、D两项只要写出它们的水解及电离方程式即可判断。

(2010江苏卷)12.常温下,用 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点③所示溶液中: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A项,处于点①时,酸过量,根据电荷守恒,则有B项,在点②时,pH=7。仍没有完全反应,酸过量,;C项。当时,两者完全反应,此时由于的水解,溶液呈碱性,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D项,在滴定过程中,当的量少时,不能完全中和醋酸,则有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项。

9.(2010全国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的,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则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C.盐酸的盐酸的

D.若1mL的盐酸与100m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溶液的

[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减小,pH增大,b>a,故A错误;B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错误;C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体积为V1;强碱的pH=b,体积为V2,则有10-aV1=10-(14-b)V2,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010山东卷)15.某温度下,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辩护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B.加适量固体可使溶液由点变到

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乘积相等

D.分别在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解析:b、c两点金属阳离子的浓度相等,都设为x,,则,故,A正确;a点到b点的碱性增强,而溶解于水后显酸性,故B错;只要温度一定,就一定,故C正确;溶度积曲线上的点代表的溶液都已饱和,曲线左下方的点都不饱和,右上方的点都是,沉淀要析出,故D正确。

答案:B

16.(2011天津,14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       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 (Cr2O72-) =v (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解析:(1)pH=2说明溶液显酸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r2O72-的浓度会增大,所以溶液显橙色;

   (2)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时,该可逆反应就到达化学平衡状态,因此选项a不正确;在任何情况下Cr2O72-和CrO42-的反应速率之比总是满足1:2,因此选项b也不正确;溶液颜色不再改变,这说明Cr2O72-和CrO42-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正确。

(3)Cr2O72-中Cr的化合价是+6价,所以1mol Cr2O72-被还原转移2×(6-3)=6mol电子;Fe2+被氧化生成Fe3+,转移1个电子,因此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6mol;

(4)由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Ksp=c(Cr3+)·c3(OH-)=10-32可知,当c(Cr3+)=10-5mol/L时,c(OH-)=10-9mol/L,所以pH=5。

(5) Cr2O72-要生成Cr(OH)3沉淀,必需有还原剂,而铁做电极时,在阳极上可以失去电子产生Fe2+,方程式为Fe-2e=Fe2+

(6)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在溶液中由于H+得电子得能力强于Fe2+的,因此阴极是H+放电,方程式为2H++2e-=H2↑,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的H+浓度逐渐降低,水的电离被促进,OH浓度逐渐升高。由于Fe2+被Cr2O72-氧化生成Fe3+,当溶液碱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Fe(OH)3沉淀。

答案:(1)橙

   (2)c

   (3)6

   (4)5

   (5)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2H++2e-=H2↑  Fe(OH)3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

 0  8764  8772  8778  8782  8788  8790  8794  8800  8802  8808  8814  8818  8820  8824  8830  8832  8838  8842  8844  8848  8850  8854  8856  8858  8859  8860  8862  8863  8864  8866  8868  8872  8874  8878  8880  8884  8890  8892  8898  8902  8904  8908  8914  8920  8922  8928  8932  8934  8940  8944  8950  8958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