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10年江苏)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w_w w. k#s5_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说明该钾盐是K2CO3 |
B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 |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
C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说明常温下![]() ![]() |
D |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人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不一定是CO32-,也有可能是HCO3-,因此A错误;Fe3+水解显酸性,加入Mg(OH)2、MgO等物质能促使Fe3+的水解转化为Fe(OH)3沉淀,从而除去可以FeCl3,同时也不会引进新杂质,B正确;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沉淀中有BaCO3,但这并不能说明Ksp(BaCO3)与Ksp(BaSO4)的大小关系,因为沉淀的转化还与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系,所以选项C也错误;在乙醇制取乙烯的实验中,还可能有副反应产生的SO2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D错误。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