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函数
的反函数是
(A)
(B)
(C)
(D) 
(2)在正四面体ABCD中,BC所在直线与AD所在直线所成角是
(A) 300 (B)450 (C)600 (D)900
(3)设曲线
在点M处切线斜率为3,则点M的坐标为
(A)(0,-2) (B)(1,0) (C)(0,0) (D)(1,1)
(4)函数
是
(A) 周期为
的奇函数 (B) 周期为
的偶函数
(C) 周期为2
的奇函数
(D) 周期为2
的偶函数
(5)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的表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A)2
(B) 3
(C)
(D) 12
(6)在区间
上递增的函数是
(A)
(B)
(C)
(D) 
(7)将函数
的图象按向量
平移后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A)
(B)
(C)
(D)

(8)条件
,条件
,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已知曲线
上一点P到点A(-2,0)、点B(2,0)的距离之差为2,则△PAB是
(A)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10)已知过点P(-2,2)且垂直于向量
=(3,4)的直线与圆
相切,则实数a的值为
(A) 4 (B)
(C) 4或
(D) -1或
(11)已知集合
,则集合A中元素个数为
(A) 16 (B)14 (C)9 (D)8
(12)设数列
的前n项和为
,令
,称
为数列
,
,……,
的“理想数”,已知数列
,
,……,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数列2,
,
,……,
的“理想数”为
(A) 2002 (B) 2004 (C) 2006 (D) 2008
200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