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76  484  490  494  500  502  506  512  514  520  526  530  532  536  542  544  550  554  556  560  562  566  568  570  571  572  574  575  576  578  580  584  586  590  592  596  602  604  610  614  616  620  626  632  634  640  644  646  652  656  662  670  3002 

武汉市实验学校2008届高考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6)(物理卷)

 

14.关于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红外线,对这5种射线的分类有如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前两种不是电磁波,后三种是电磁波

  B.前三种传播速度较真空中的光速小,后两种与光速相同

  C.前三种是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时放出的,后两种是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放出的

  D.前两种是由实物粒子组成的,不具有波粒二象性,后三种是光子组成的,具有波粒二象性

15.有关光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上出现岸边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C.光导纤维传递信号的基本物理原理是光的折射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只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16.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关于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气体的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温度越高

  D.气体的体积越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

17.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开始作用瞬间

A.物体立即具有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具有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物体立即具有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该时刻都为零

18.如图所示,一正点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作用沿一圆周的圆弧ab运动,已知该点电荷的电量q,质量m(重力不计),ab弧长为s,电荷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均为v,且它们方向间的夹角为,则

A.该电场的场强方向指向圆弧ab的圆心

B.a、b两点的电势相等

C.a、b两点的场强大小均等于mv2θ/sq

D.电荷在a点受到电场力与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相同

19.一重力可略的带电粒子,以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初速度飞入匀强磁场后做圆周运动,磁场方向和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粒子带正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B.粒子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C.粒子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D.粒子带负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20.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简谐波的图像相同

 

 

 

 

21.在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方向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 

A.       B.      C.       D.

 

 

22.(18分)

(1) (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E,频率为 f 的交流电源上,在实验中打下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 间的距离为S1,点CE 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起始点O到打下C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                

(2)(12分)某同学在做“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连接好的电路如下图所示。实验中,他发现,接通电键后,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改变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仍为零。为了找出上述故障的原因,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测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b、c和分别接b、d以及分别接b、e时,多用表读数均为零;把两表笔分别接e、f和分别接d、f时,多用电表示数均与电压表的示数相同。检查各接线柱处的连接均接触良好。由此可推断故障原因应是_________。故障排除后,他测出路端电压U和总电流I的多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该同学连接的电路有一处不规范,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  

       

 

 

 

 

 

 

 

 

 

 

23.(16分)一个行星探测器从所探测的行星表面竖直升空,探测器的质量为1500 kg,发动机推力恒定.发射升空后9 s末,发动机突然间发生故障而关闭.下图是从探测器发射到落回地面全过程的速度图象.已知该行星表面没有大气.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求:

(1)探测器在行星表面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 H;

(2)该行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3)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F.

 

 

 

 

 

 

 

 

 

 

24.(18分)如图所示,A、B两物体与一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地面上,有一小物体C从距A物体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当下落至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再分开,当A与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对地面刚好无压力、设A、B、C三物体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空气阻力且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若弹簧的弹性势能由弹簧劲度系数和形变量决定,求C物体下落时的高度h。

 

 

 

 

 

 

 

 

25.(20分)如图所示,在空间存在这样一个磁场区域,以MN为界,上部分的均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下部分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B1=2B2=2B0,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内,且磁场区域足够大。在距离界线为h的P点有一带负电荷的离子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该离子分解成为带电荷的粒子A和不带电的粒子B,粒子A质量为m、带电荷q,以平行于界线MN的速度向右运动,经过界线MN时的速度方向与界线成60°角,进入下部分磁场。当粒子B沿与界线平行的直线到达位置Q点时,恰好又与粒子A相遇。不计粒子的重力。

   (1)P、Q两点间距离。

   (2)粒子B的质量。

 

 

 

 

 

 

武汉市实验学校2008届高考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6)(物理卷)

参  考  答  案

 

14~21,共48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C

BCD

AC

B

ABC

BC

AC

C

 

22. (18分)解:

(1) mg(s0+s1); (3分)  (3分)

(2)导线ef断路(4分);1.5(2分);1.17(2分);电压表接线有错,导线gi的g端不应连接到电键的右接线柱上,应连接到左接线柱上(4分)。

 

23.(16分)解:

(1)0~25 s内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上升的最大高度在数值上等于△OAB的面积,

即  H=×25×64 m=800 m   (4分)

(2)9 s末发动机关闭,此后探测器只受重力作用,故在这一阶段的加速度即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由图象得

=m/s2=4 m/s2      (4分)

(3)由图象知加速上升阶段探测器的加速度:

m/s2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所以,推力=1.67×104 N    (4分)

 

24.(18分)解:

开始时A处于平衡状态,有  (2分)

  当C下落h高度时速度为,则有: (2分)

  C与A碰撞粘在一起时速度为,由动量守恒有: (4分)

  当A与C运动到最高时,B对地面无压力,即:  (2分)

  可得:  所以最高点时弹性势能与初始位置弹性势能相等。(2分)

  由机械能守恒有:  (4分)

解得:  (2分)

25.(20分)解:

(1)粒子A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滋力提供向心力,设粒子A的速度为v0­,在MN上方运动半径为R1,运动周期为T1

根据牛顿第运动定律有:

解得 

同理,粒子A在MN下方运动半径R2和周期T2分别为:

粒子A由P点运动到MN边界时与MN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

则有:   R1-h=R1cos60° 

得到:   R1=2h,R2=4h

PQ间的距离为

d=2R2sin60°-2R1sin60°=2h

   (2)粒子A从P点到Q点所用时间为

       

    设粒子B的质量为M,从P点到Q点速度为v

由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试题详情

2009届(苏州大市)五市三区高三调研试卷

高  三  地  理

试题详情

绝密★启用前

2008年南京市高三期中考试试卷(选修科目)

地      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答卷纸上要求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徐州市六县一区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一第26题)、综合题(第27题一第31题)。本卷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

       答题纸上。

    3.选择题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综合题一律用O.5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试题详情

淮 安 市 高 三 十 月 四 校 联 考

地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命题 王彩云   审校 高从平

 

试题详情

郑州四中2008-2009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命题人:高宇飞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2.答第Ⅱ卷时,字迹书写要工整、认真,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

第I卷

试题详情

郑州四中2008-2009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姜  倩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2.答第Ⅱ卷时,字迹书写要工整、认真,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

第I卷

试题详情

郑州四中2008 --2009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  李广印

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 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答案栏内,

      2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3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C:12;O:16;S:32;H:1;Cl:35.5;

第Ⅰ卷

试题详情

郑州四中2008??2009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命题人:段华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50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