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四中2008??2009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命题人:段华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满分50分)

1、2008年9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并首次实现太空行走。此次成功实现首次太空出舱的航天员是

A、刘伯明   B、翟志刚   C、景海鹏   D、杨利伟

试题详情

2、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遇难者超8万,此次地震的震中在

A、北川   B、汶川   C、绵阳   D、映秀

试题详情

3、第___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在北京获得圆满成功。北京奥运圣火国外传递的最后一站是___。 

A、29  越南胡志明市   B、28  朝鲜平壤  

C、29  韩国首尔     D、28  法国巴黎

试题详情

4、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_____,这一决定将为未来的农村改革确立方向。

A、《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试题详情

5、2008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在____举行两国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标志着中俄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已全部勘定。

A、黑瞎子岛    B、银龙岛    C、钓鱼岛   D、南沙群岛

试题详情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的不断创新也是在广泛吸收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上述事实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C、具体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试题详情

7、甲、乙两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正确的应该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正确,前者就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而言,后者则是就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

试题详情

8、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何为第一性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9、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

试题详情

10、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国务院做出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从哲学角度看,这一材料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主观创造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试题详情

11、2008年9月28日下午5时,神七在遨游太空三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被认识利用的

B、人们可以发现、创造规律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试题详情

12、新的《节约能源法》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唯物论角度看,这反映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试题详情

13、“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的这一论断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试题详情

14、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对本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又一次信用危机,同时对中国出口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B、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D、整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部分的功能

 

 

试题详情

16、材料中的三个“可能”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事物都是发展着的事物

C、矛盾的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试题详情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斗争性    B、矛盾的统一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试题详情

18、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加快,金融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在一家银行办公室的墙壁上写着:“99?1?0”,意思是99分成绩加上1分不足,则成绩等于零。“99?1?0”作为一种激励口号,提醒员工兢兢业业工作,有其合理之处;但它流露出来的“一丑遮百俊”的思维却是违背辩证法的。主要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    B、矛盾的客观性原理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D、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理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高楼大厦到处耸立,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一首《一样的月光》唱出了都市人对巨变中的城市的困惑与疑问,也道出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现象。回答19-20题

试题详情

19、“不见四合院就不能叫北京,没有石库门就无法称上海”这种看法强调

A、事物的个性比共性更重要    B、事物的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个性是事物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原因

试题详情

20、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③事物是发展的,不要重复别人做的事情 ④事物在批判与继承,学习与创新中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试题详情

21、在高中学习阶段每天都有诸多的学习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这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如果善于按照下图所示将我们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任务,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

I指重要且紧急的事    II指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III指不重要但紧急的事  IV指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了

试题详情

2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仍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上述论述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重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3、2008年10月20日,备受市民关注的郑州市集中供暖价格改革和调整听证会举行。与会代表中,消费者代表有11人反对涨价,部门代表没人反对,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他们的

A、利益立足点不同    B、人生价值观不同

C、知识构成不同    D、思维方式不同

试题详情

24、老子的《道德经》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以下说法中体现的哲学道理与之相同的是

A、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B、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吃一堑,长一智

试题详情

2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阐述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时,开宗明义地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揭示了“三农”问题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B、整体性能决定部分性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与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D、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郑州四中2008??2009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试题详情

文本框: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政治试卷    

第Ⅱ卷 答题卷(50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共四大题,满分50分)

26、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长卷”、“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飞天”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

运用辩证法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舞台?

 

 

 

 

 

 

 

 

 

 

 

 

 

 

 

 

 

试题详情

27、1978到200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个年头,30多年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由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的存在,导致社会财富差距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请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试题详情

28、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利率政策是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试题详情

29、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认为,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紧急行动,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冲锋在前,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界无私援助,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灾区社会秩序总体稳定。会议指出,这次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抢救难度大,抗震救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中央要求,各地各有关方面务必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不畏艰难,连续作战,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座号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A 6、B 7、D 8、A 9、B 10、D 11、A 12、B 13、D 14、B 15、C 16、A 17、B 18、B 19、D 20、A 21、B 22、A 23、A 24、C 25、D

二、问答题

26、(12分)①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中华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和发展,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这是传播和繁荣民族文化的需要。

 

 

27、(12)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发展中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双方。②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要求拉开收入差距,而公平则强调要缩小收入差距,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属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这体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③既要追求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又要注重分配公平,把二者结合起来。

 

28、(1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制定利率调整政策过程中,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整利息税是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而做出的决策。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汶川地震灾区的特殊性,在利率下调的幅度方面不同于全国其它地区。

 

29、(14)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要重视精神的力量,意识的作用。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灾区社会秩序总体稳定抗灾离不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次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抢救难度大,抗震救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也要看到形势的严峻、任务的艰巨。④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支配地位,因此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中央要求,各地各有关方面务必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正体现了这一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