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四中2008??2009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命题人:段华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满分50分)
1、
A、刘伯明 B、翟志刚 C、景海鹏 D、杨利伟
2、
A、北川 B、汶川 C、绵阳 D、映秀
3、第___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在北京获得圆满成功。北京奥运圣火国外传递的最后一站是___。
A、29 越南胡志明市 B、28 朝鲜平壤
C、29 韩国首尔 D、28 法国巴黎
4、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
A、《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5、
A、黑瞎子岛 B、银龙岛 C、钓鱼岛 D、南沙群岛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的不断创新也是在广泛吸收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上述事实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C、具体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7、甲、乙两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正确的应该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正确,前者就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而言,后者则是就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
8、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何为第一性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
10、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国务院做出自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主观创造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1、
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被认识利用的
B、人们可以发现、创造规律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2、新的《节约能源法》将于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13、“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的这一论断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14、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对本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又一次信用危机,同时对中国出口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B、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D、整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部分的功能
16、材料中的三个“可能”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事物都是发展着的事物
C、矛盾的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斗争性 B、矛盾的统一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8、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加快,金融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在一家银行办公室的墙壁上写着:“99?1?0”,意思是99分成绩加上1分不足,则成绩等于零。“99?1?0”作为一种激励口号,提醒员工兢兢业业工作,有其合理之处;但它流露出来的“一丑遮百俊”的思维却是违背辩证法的。主要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 B、矛盾的客观性原理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D、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理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高楼大厦到处耸立,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一首《一样的月光》唱出了都市人对巨变中的城市的困惑与疑问,也道出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现象。回答19-20题
19、“不见四合院就不能叫北京,没有石库门就无法称上海”这种看法强调
A、事物的个性比共性更重要 B、事物的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个性是事物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原因
20、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③事物是发展的,不要重复别人做的事情 ④事物在批判与继承,学习与创新中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21、在高中学习阶段每天都有诸多的学习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这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如果善于按照下图所示将我们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任务,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