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  310  316  320  326  328  332  338  340  346  352  356  358  362  368  370  376  380  382  386  388  392  394  396  397  398  400  401  402  404  406  410  412  416  418  422  428  430  436  440  442  446  452  458  460  466  470  472  478  482  488  496  3002 

淄博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试题详情

自贡市普高2009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地理试题

 

饱和水汽是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够容纳的最大水汽。

图1示意饱和水汽与气温的关系,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饱和水汽与气温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气温越高,饱和水汽越大

② 气温越低,饱和水汽越大

③ 气温越高,饱和水汽随温度的变化率越大

④ 气温越低,饱和水汽随温度的变化率越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地区气温高,饱和水汽量大,所以降水量大

B、南极洲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饱和,所以降水量大,冰层厚度大

C、山地迎风坡气温随高度增大而降低,饱和水汽减小,水汽易饱和,所以降水量大

D、山顶气温低,饱和水汽量小,所以降水量小

图2示意台湾西部城市群发展的演变过程,读图回答3―5题。

3、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是(    )

 ①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

 ②从分散到集中

③大城市发展缓慢,中小城市发展快

④起步早,发展快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4、今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特点是(    )

  A、大城市的人口向东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速度趋于缓慢

5、有关该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原多于山区   B、乡村多于城市

C、北部多于南部   D、西部多于东部

图3示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读图回答6―8题。

6、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14°N或14°S    B、7°N或7°S

C、9.5°或9.5N°S    D、16.5°N或16.5°S

7、下列河口距离该纬度直线距离最近的是(    )

  A、亚马孙河河口   B、印度河河口  

C、密西西比河河口   D、刚果河河口

8、2009年3月20日上午9点钟,一架飞机从该纬度的某地以3°/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绕地球飞行一周,飞机上的人经历的昼夜状况是(    )

  A、昼夜周期不变        B、昼夜长短增加了一倍

C、昼夜长短减小了1/6   D、太阳永不西落或东升

图4示意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9、有关图示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等温线密集,南部等温线稀疏

B、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C、由东向西递减

D、由南向北递减

10、影响A地区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11、影响B城市发展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原料   C、技术   D、劳力

 

36、读澳大利亚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甲图中A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与南美洲同一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12分)

(2)推测甲图中B地区地带性土壤类型及主要特点。(9分)

 

 

 

(3)根据乙图中的相关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概括澳大利亚人口的主要特点。(15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地理分布图

 

 

 

 

 

 

 

 

 

(1)简述图中A地到B地依次有哪些自然带?它体现了什么变化规律?为什么这种规律在该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10分)

 

 

 

 

(2)甲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甲地区的该环境问题对乙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10分)

 

 

 

 

 

试题详情

安徽省砀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数学试题(理工类)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者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试题详情

自贡市普高2009级第二次诊断性地理试题

 

图1示意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1990年该国城市人口大约是(    )

A、2亿    B、2.9亿    C、3.8亿    D、4.7亿

2、有关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61年到1976年乡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减少

B、1976年以前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1976年以后更快

C、1961年到1990年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当

D、1961年到1990年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图2―(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1)地区0―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5题。

3、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气压高于②地   B、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下沉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 为下沉气流

5、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是陆地,乙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海洋,乙是海洋

 

图3中的阴影区域示意我国四个地区,读图回答6―8题。

6、下列四个阴影区域所在省区,正确的是(     )

  A、桂、黑、甘、川      B、粤、辽、青、滇

C、粤、黑、新、川

D、粤、吉、青、藏

7、有关四地农业特色的概括,

正确的是(     )

  A、外向型农业、旱地农业、绿洲农业、立体农业

B、基塘农业、温带畜牧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

C、水田农业、旱地农业、立体农业、高寒牧业

D、旱地农业、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立体农业

8、制约四地农业生产主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约①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交通

B、制约②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C、制约③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D、制约④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图4中的①和②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2000年和2010年(预测)的能源消费构成;③和④分别表示我国西南地区2000年和2010年(预测)的能源消费构成。读图回答9―11题。

9、2000年西南地区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A、以煤为主   

B、以石油为主

C、以天然气为主

D、以水电核电为主

10、从2000年到2010年长江三角洲和西南地区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

A、长江三角洲石油比重下降

B、西南地区煤炭的比重上升

C、两地能源构成变化特点相似

D、两地能源构成变化特点相反

11、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煤炭下降幅度小于西南地区

B、长江三角洲的水电和核电增长幅度最大

C、西南地区的水电和核电下降幅度大于长江三角洲

D、西南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增长幅度大于长江三角洲

 

36、图8示意某地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简述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点。(9分)

 

(2)推测图示区域的降水特点。(9分)

 

(3)图示A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说出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人为区位因素。(9分)

 

(4)说明B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原因。(9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试题详情

辽宁省鞍山一中

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的Ⅱ卷第五题为选做题,其他题为必做题,考生作答时,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书写超出答题区域的

       答案无效。

       2.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做选做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题号涂黑。

 

第Ⅰ卷 (共30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