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3  371  377  381  387  389  393  399  401  407  413  417  419  423  429  431  437  441  443  447  449  453  455  457  458  459  461  462  463  465  467  471  473  477  479  483  489  491  497  501  503  507  513  519  521  527  531  533  539  543  549  557  3002 

2009届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精品细化总结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1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责任感。

1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1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1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18.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9.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2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么是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一句话,及时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总体要求: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收人民的监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基本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5.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意义: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6、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

(1)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27、政府为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

(1)从根本上说,是有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志,捍卫人民的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说,自觉接收人民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28、如何接收人民监督?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阳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阳光工程”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29、“阳光工程”意义

(1)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加强。(3)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4)利于群众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5)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0.政府权威表现、怎样树立(最根本的三点)

体现:(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的的信誉。(3)富有威望和影响力,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的知道和促进作用。

要求:(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2)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在根本的是坚持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是最高按国家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3、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注意: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间接行使者。

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的权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4、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政体由国体决定,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重大作用。,政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6、民主集中制体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一直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择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0“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试题详情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荣县正紫中学     廖立新

 

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2、懂得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3、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综合因素,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电化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生产活动及景观

(学生活动)看录相、思考:按农业生产对象分类,三江平原、青藏高原各是什么类型的农业?造成两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导入)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诸多因素,如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劳动力等条件的差异,故分布着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也就体现出了不同的农业区位(引出“区位”概念)。

所谓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绝对区位(即事物的具体位置),如东北与西南;二是相对区位(即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如平原上发展种植业与高原上发展畜牧业。

那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5.2 农业区位选择

 

(阐释课题)所谓“农业区位选择”,就是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取舍。

(学生活动)结合图5.5,学生回答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试题详情

 2009年高考三轮突破数学解答题专题攻略----立体几何

试题详情

2009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考模拟试卷数学(理科)(十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0分,第Ⅱ卷100分,卷面共计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9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将答案全部填在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球的表面积,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试题详情

2009届高三10月期中试题

      历  史

总  分:100分      时   量:90分钟

 

第Ⅰ卷    客观题(共48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