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知识网络】
1.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4.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考点透视】
一、气候资源
1.气候资源的特点:气候资源是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光照)、热量(温度)、降水和风等。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相同点:①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②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本投入。不同点:①普遍存在性:地区分布只是数量和结构的差异;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②数值特征(数值性):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应充分利用。③变率较大(变率性):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开发利用要因时制宜。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1)气候资源与农业的关系: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2)气候资源与建筑:一地在进行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资源,如光照、温度、风等。
(3)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度夹角能保证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
(4)风与城市规划: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处或季风区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即风频较大的风向的下风向)。
(5)气候资源与交通:海陆空交通运输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公路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沿线的暴雨及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梁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当地暴雨强度。机场应布局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中国分区地理
【知识网络】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北方地区地形特点、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北方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的特征,主要城市的分布;南方地区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南方轻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的特征,主要城市的分布。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西北地区保护草原,治理沙漠的重要作用,主要的矿产地和城市;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特点和农牧业生产特点,主要城市的分布。
【考点透视】
1.我国的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面积第一,多沼泽地、荒地、黑土和冻土;华北平原为钙质土,盐碱地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华北夏季多暴雨,冬春多沙暴、春旱、夏涝、寒潮为灾害性天气。
资源丰富,石油分布在:大庆、辽河、华北、胜利、大港、中原等地;煤炭分布在鹤岗、鸡西、抚顺、开滦、峰峰、大同、平朔、神府、兖州等地;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迁安等地;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等,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产地。东北地区一年一熟,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产品的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松嫩平原和三江 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本区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山西省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大庆、胜利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本区建立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是一个综合性工业基地。
2.我国的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形区。
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
本区有色金属丰富:德兴、铜陵、大冶、东川的铜矿,水口山的铅锌矿,大余的钨矿,冷水江的锑矿,平果的铝矿,个旧的锡矿,铜仁的汞矿。还有攀枝花、大冶、马鞍山、石碌的铁矿。水力资源丰富,在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上已建成20多座大型水电站。
本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甘蔗、淡水鱼、桑蚕丝及各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本区以沪、宁、杭为中心形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综合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轻纺基地和钢铁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在长江支流上形成了湘、赣地区的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1.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以北的地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尔泰山、天山等。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主要是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稀少。东西跨经度广,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自东向西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河流和湖泊稀少,绝大部分是内流河和内流湖,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分布着广大的草原,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是本区经济的基础,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由游牧方式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机械化。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的冲积平原地区,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瓜果和甜菜。
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沙漠边缘的绿洲以及铁路和公路沿线。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铁矿、镍矿等。
2.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青藏高原区,平均海拔在
气候寒冷,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它们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
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本区海拔高,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煤炭、铅锌矿、钾盐等。
【典例精析】
例1: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
(1)图中字母A处是________山脉,其东西两侧地形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A山脉东侧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不利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答两项),西侧地区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B、C两城市周围地区要发展农业生产,主要发展哪些部门? (答出3个),这些部门应如何分布?
(4)C城市最初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目前其海洋化学工业十分著名,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解析:根据等高线和经纬度综合判断A山脉为太行山脉、B城市为北京、C城市为天津。
答案:(1)太行山脉 平原(华北平原)、高原(黄土高原)。(2)洪涝、春旱(干旱)、盐碱 水土流失。(3)蔬菜、花卉、乳畜 乳畜业用地少,可离城市较近地区,蔬菜花卉用地多,需水量大,可离城市较远、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分布。(4)水运交通便利,附近的海盐资源丰富。
例2: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太白山所在山脉的南北两坡中,坡度较陡的是 坡。试说明其成因。
(2)分析图中甲所在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3)A河流与B河流相比,水文特点的显著差别是。
(4)2004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A河流上某一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大坝将加高
(5)从气候、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方面比较甲、乙两地的差异。
解析:从图提供的信息,“太白山”、纬度,可以判断为秦岭南北地区,A河流为汉江,乙地区为四川盆地,甲为渭河平原。
答案:(1)北 该山脉(秦岭)北坡为断层抬升而形成的巨大断块山,所以坡度陡。
(2)有利条件: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灌溉便利;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限制性因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
(3)A河流的泥沙含量较少,B河流的泥沙含量较大;A河流冬季无封冻期,B河流冬季有封冻期;
(4)增加水库水量,提高水库蓄水位,为华北地区提供水源保证向华北地区供水。
(5)气候差异: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温度
例3: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3)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解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主要是人为因素,表现为在草原地区或绿洲的边缘地区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的主要一方面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就是满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
答案:(1)B (2)D (3)B
例4.(06全国卷.40)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
(1)下图为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回答:
a为 山脉,b为 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
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 。
(2)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 图,因为 。
答案:(1)昆仑 唐古拉 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工程量大(土石方、桥梁隧道等量大),造价高
(2)B (两地共处青藏高原,但与格尔木相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因此,拉萨(比格尔木)(夏季)降水量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
解析: 本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青藏铁路的建设,考查青藏的有关地理知识。解答本题要根据青藏高原主要山脉分布与图示对比得出答案,a为昆仑山脉,b为唐古拉山脉。从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可以得出降水量差别大,而拉萨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大。要注意由于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实际气候分布十分复杂,格尔木和拉萨虽然都在青藏高原,但是气候特点却不同。
例5:下图是沿46°N纬线附近我国境内某地区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甲地是 气候,乙地是 气候。
(2)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可能是 山脉。
(3)甲地是 (地形名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该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
(4)乙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造成该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为因素。
(5)就自然景观而言,甲地是 景观,乙地是 景观,这种景观差异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该规律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
解析:根据46°N和图中的景观甲地为森林,乙地为草原,可以确定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为大兴安岭,甲为东北平原,乙为内蒙古高原。
答案:(1)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2)大兴安岭 (3)松嫩平原 耕地面积大,宜农荒地多,土壤肥沃 大豆、甜菜、亚麻 (4)土地荒漠化 (5)森林 草原 沿海向内陆 水分
【常见误区】
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华北平原夏季降水集中,春季易产生旱灾,夏季易产生涝灾,土地盐碱严重,要加强中低产田的整治工作;黄土高原易产生水土流失,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东北地区要做好黑土地的保护和林区建设。
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流域地区做好植被保护工作,防治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淤积;南方丘陵地区要对红壤进行改良。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荒漠化严重,人类活动主要在有水源的地区,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份含量高。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人类活动主要在河谷地区,太阳能丰富,日照时间长,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基础演练】
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中国地理总论
【知识网络】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简称、行政中心,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和增长特征,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计划生育的成就;
中国地形、地势的总体特征;中国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及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流域、外流区、内流区、水系、分水岭等概念;
我国外、内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的淡水湖泊和咸水湖泊;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合理利用,水能资源的开发;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开发和保护;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在南水北调中的作用;
比较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主要的支流、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主要的水利枢纽,理解“黄金水道”及“地上河”的含义;
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的分布和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商品性生产基地;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特点;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线路;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主要的商业中心及其分布;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掌握我国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
中国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我国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考点透视】
2008学年第一学期天河区省一级学校联考试卷高一地理必修一模块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第I卷的答案请用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各位同学上交答题卡和答卷
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亚洲、非洲、欧洲
【知识网络】
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的划分;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气候与农业生产;重要的国家:日本、印度
非洲:地形地势状况;气候分布特点: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对称分布;丰富的资源; 发展中的经济;重要国家:埃及
欧洲: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特征;深受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工业地带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德国的面积、人口和城市特点;俄罗斯地形和气候特点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德国农业与工业发展条件和分布与变化;掌握俄罗斯工业的分布和主要的工业部门。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特点;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状况和主要的港口与重要的铁路线。
【考点透视】
2009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文化与文化景观
【知识网络】
(1)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考点透视】
1.文化景观的构成
(1)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