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20分钟专题突破(12套)历史20分钟专题突破(24)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曲悠扬的乐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确实值得传诵。下列属于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作的报告有
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②《论联合政府》
③《论十大关系》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4、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
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 )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5、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7、
A.国际联盟成立,法国作为欧洲大国成为核心领导国
B.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日益壮大,但生活贫困
C.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
D.中、美、英、法等九国政要参加美国华盛顿会议并缔结和约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9、20世纪晚期,中国思想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成果( )
A.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C.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D.是引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旗帜
1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11、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⑴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⑵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⑶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⑷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历史20分钟专题突破(2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当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人自办的有线电报时,在欧洲可以见到的人类发明有①炸药 ②发电机 ③电话机 ④汽油机汽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图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4、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装,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5、1930年,有一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 B、见成群男士拖着长辫子
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6、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出现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7、有关右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
8、下列选项有可能发生在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身上的有 ( )
①穿着西装和皮鞋 ②家住小洋楼 ③喜欢驾驶着私家车游弋于商界
④习惯与人礼貌地握手 ⑤经常约客户吃西餐谈生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 、西餐厅 、电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
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
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w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本资料来源于《 七历史20分钟专题突破(22)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我国现在正在全力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倡科学发展观,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
相辅相成”。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完全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 )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4、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见面礼。以下一组握手照片中不反映外交礼仪的是 ()
毛泽东与田中角荣 B.周恩来与尼克松
C.邓小平与欧共体主席 D.胡锦涛与连战
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6、浙江某重点中学百年校庆的刊物里有这样的记载:“我校白恢复高考以后,已有3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就达183人。”造成那么多人在美国留学、工作,最直接得益于()
A.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 B.招生制度的改革
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7、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 “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
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
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
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
8(天津市汉沽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
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9、(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高三历史科试卷)
A.中日正式建交30周年 B.《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C.中国重返联合国37周年 D.抗日战争胜利结束63周年
10、(蚌埠二中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员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美国支持“台独”
B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D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景
材料三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
(3)图3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除此之外,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重大成就的还有哪些?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创造性指导方针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历史20分钟专题突破(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周恩来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C.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题词
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迅速发展,对其发展原因归纳最准确的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对外开放 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④国内稳定的政局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
A.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家乡青岛也变得更加繁荣和美丽。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青岛、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等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
A.青岛→厦门→浦东→伊宁 B.浦东→厦门→青岛→伊宁
C.厦门→青岛→浦东→伊宁 D.厦门→浦东→青岛→伊宁
7.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8.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0.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1.下列图片反映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图一 中共八大会场 图二 1958年的宣传画
图三 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四 中共十五大会场
根据图片请回答
⑴(图一)中共八大召开于何时?这次大会探讨了什
⑵(图二)这是什
⑶(图三)该图说明农村改革实行什
⑷(图四)十五大召开于何时?(1分)这次会议探讨了哪些新问题?
巧妙记忆法之《化学口诀汇总》
线键式有机物对应分子式求算:
算碳找拐点,求氢四里减。
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气体纯度大。
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先拐先折,温度高,压强大!(化学平衡图象题目)
制取乙烯:
酒精硫酸一比三,催化脱水是硫酸。 温度速至一百七,不生乙醚生乙烯。
反应液体呈黑色, 酒精炭化硫酸致。
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中和滴定:左手控制塞,右手摇动瓶,眼睛盯溶液,变色立即停。
越老越稀松,干啥啥不中,如有不妥处,请您多照应!
实验室制乙烯:硫酸酒精三比一。迅速升温一百七,为防暴沸加碎瓷,排水方法集乙烯
金属活动性顺序: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条美驴的名字叫贾盖,换了新蹄子就喜欢驮(牵)轻的货物。统计一下,才100斤
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
只含C、H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
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
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
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
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羧酸羟基连烃基,称作醇醛及羧酸。
羰基醚键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
苯带羟基称苯酚,萘是双苯相并联。
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酮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羧酸都比碳酸强,碳酸强于石碳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烃的卤代衍生物,卤素能被羟基换。
消去一个小分子,生成稀和氢卤酸。
钾钠能换醇中氢,银镜反应可辨醛。
氢氧化铜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绛蓝。
醇加羧酸生成酯,酯类水解变醇酸。
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色变蓝。
氨基酸兼酸碱性,甲酸是酸又像醛。
聚合单体变链节,断裂π键相串联。
千变万化多趣味,无限风光任登攀。
(2)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遵循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原则。文理是否分科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搞好试点,探索其共性,在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开,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分)
②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发生质变。取消文理分科需要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③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不能全面的肯定,也不能全面的否定。一味的赞成和一味的反对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扬弃”。(3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分)
②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权利。向社会征求意见体现出国家机关的民主决策,体现出公民有权参与民主决策和公民的有序参与政治生活。(3分)
③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政府履行其职责、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和树立政府权威的体现。(3分)
④标志着我们政治文明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有序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