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分钟专题突破(1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与北洋齐名的清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对南北方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这个企业的性质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C.官办企业 D.中外合办企业
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3、晚清时代的江苏南通有一位科举状元在甲午战争后毅然挂冠从商,积极投资实业,后被誉为“状元资本家”。这个人应该是
A.林则徐 B.张謇 C.孙中山 D.詹天佑
4、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6、设想你是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7、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右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9、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中国民族工业,则“秋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应为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10、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1863年的上海 张謇,民国初年 1932年日军炸毁的 上海工商界申请实行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11.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 |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历史20分钟专题突破(1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有一同学暑假到上海、宁波、苏州、杭州游玩。这些城市曾在近代史上哪些条约中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 )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3.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该“运动”取得的成就包括①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③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 ④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
6. “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7.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是
A.《李鸿章全传》 B.李鸿章的部分奏折和书信
C.《李鸿章生平研究》 D.“文革”中出版的《李鸿章反动言论》
8.前不久,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流落在外的历史文物中国圆明园兔首和鼠首铜像公开拍卖,这一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两尊文物被列强抢出境外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中日甲午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9、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10、下列关于台儿庄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②是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敌作战的重大胜利 ③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11、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12分)
图一:1839年 图二:1919年 图三:1937―1945年 图四:1949年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00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化学
2009.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题时请将第Ⅰ卷每小题的正确答案选出后,填在第4页答卷表格的相应空格中,若仅答在第Ⅰ卷上则不给分。请将第Ⅱ卷各题的答案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本卷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选项。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B.某些药皂中含有苯酚,说明苯酚是无毒的
C.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国家严禁在食品及动物饲料中添加的三聚氰胺是有机物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D.水受热不易分解,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无关
3.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Ag+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32-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有SO42-
D.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NH4+
4.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易造成“白色污染”,其替代物聚乳酸(
)是由乳酸(
)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降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苯乙烯的单体为
B.聚苯乙烯与聚乳酸的聚合方式相似
C.聚苯乙烯和聚乳酸均为纯净物 D.乳酸可发生消去反应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B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C
KCl固体(I2)
KOH溶液
加热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6.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在透明的溶液中:Fe2+、H+、I-
B.在pH=1的溶液中:Cl-、NH4+、ClO-
C.滴加KSCN试剂呈红色的溶液中:K+、SO32―、HCO3―
D.在由水电离出的c(H+)×c(OH-)=1×10-24 的溶液中:CH3COO-、 F-、Na+
7.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有关M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与H2反应,1 mol M最多消耗1 mol H2
B.可与浓溴水反应,1 mol M最多消耗4 mol Br2
C.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 M最多消耗3 mol NaOH
D.常温下,M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碘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2Fe2+ + 2I- +2Cl2 = 2Fe3+ + 4Cl- +I2
B.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CO32-
C.碳酸氢钠溶液加入少量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D.硫酸氢铵溶液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2NH4++Ba2++SO42-+2OH-=BaSO4↓+2NH3?H2O
9.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这样既可以节约药品的用量,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所示的实验,点滴板上描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
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浅
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绿色
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黄色
⑤装有蛋清溶液的孔穴中呈浅黄色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⑤
10.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下列各组溶液是
①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②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
③NaAlO2溶液和盐酸 ④Al2(SO4)3溶液和氨水 ⑤AgNO3溶液和氨水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 (g) + O2 (g)= 2CO2 (g) + H2O
(g);ΔH= -1256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 kJ /mol
B.若转移10 mol电子,则消耗2.5 mol O2
C.若生成2 mol 液态水,则ΔH = -2512 kJ/mol
D.若形成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 kJ
12.对于反应O3+ I-+ H+ ― I2 + 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H2O是还原产物
B.该反应能说明O2氧化性大于I2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O3 + 2I-+ 4H+ = I2 + 2O2 + 2H2O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小于4
B.ⅠA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
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化学试卷
2009.1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答在第4页答卷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本卷共18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美国和墨西哥研究人员将普通纳米银微粒分散到纳米泡沫碳(碳的第五种单质形态)中,得到不同形状的纳米银微粒,该纳米银微粒能有效杀死艾滋病病毒(HIV-1)。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A.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D.同位素
2.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A.O2
B.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B.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
C.不可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B.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个数比为2:1
5.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对环境有害。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对人体无害。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C.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经加热浓缩,蒸干灼烧仍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A.FeCl3
B.Ca(HCO3)
7.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而且还与物质浓度、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Fe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1 mol CO2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数为6.02×1023
D.Na2O2与H2O反应,常温常压下生成16 gO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9.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中,均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阳极区产生NaOH
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
C.合成氨工业中,由于氨易液化,N2、H2循环使用,所以总体上氨的产率很高
D.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B.在同一周期中,ⅠA族单质的熔点比ⅡA族的高
C.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与它的族序数数值相等
D.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不一定越高
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配制
B.配制0.1 mol?L-1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需边加热边搅拌,防止晶体飞溅
D.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混合液
1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
、
B.在强碱性溶液中:、
、
、
C.在pH=1的溶液中:、
、
、
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
、
、
13.铅蓄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已知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其充电、放电按下式进行:Pb+PbO2+2H2SO4 2PbSO4+2H2O,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放电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C.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D.放电时负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
1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
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则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 kJ?mol-1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1,则C6H12O6(s)+3O2 (g)=3CO2 (g)+3H2O ( l );△H=-1400 kJ?mol-1
15.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2+、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C.离子的还原性:Y2-<Z- D.原子半径:r(X)<r(W)
16.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16H+10Z
+2XO
=2X
+5Z2 +8H2O,②
+R2=
+2R-,③2R-+Z2=R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强弱顺序为:<Z2 <R2 <M
B.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Z
<R
<M
C.Z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
D.常温下可发生反应
17.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
B.该溶液中c(H+)+c(A-)+c(HA)=0.1 mol?L-1
C.该溶液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A-)>c(Na+)>c(OH-)>c(H+)
D.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均增大
18.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
C.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 mol N2O4
D.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 min时还能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19.(5分)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Na2CO3 ②NaHCO3 ③C6H5ONa ④NH4HCO3 ⑤C2H5OH ⑥Al ⑦食盐水 ⑧CH3COOH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②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跟足量的NaOH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A、B、C、D为四种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并有下列转化关系。A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含四种元素。
(1)A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1 molCO2通入含2 molC的溶液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1 molA与2 molD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1.(7分)A、B、C属于周期表前4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属于同一周期,A、C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C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B的单质常温下为黄色粉末。
(1)C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_族。
(2)在加热条件下B单质与C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氧化物是某矿物的主要成分,由该矿物提取A元素的第一步是用NaOH溶液处理矿物,使A元素变为可溶性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C形成的化合物CB2,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用氧气氧化该化合物,得到强酸性溶液,低温下从该强酸性溶液中还可结晶出浅绿色的C的低价盐,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A、B、C三种香料的结构简式如下。
![]() |
(1)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C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经过下列反应得到E。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之间发生反应生成六元环酯F。
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A与芳香族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进一步反应生成抗氧化剂阿魏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