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46  1054  1060  1064  1070  1072  1076  1082  1084  1090  1096  1100  1102  1106  1112  1114  1120  1124  1126  1130  1132  1136  1138  1140  1141  1142  1144  1145  1146  1148  1150  1154  1156  1160  1162  1166  1172  1174  1180  1184  1186  1190  1196  1202  1204  1210  1214  1216  1222  1226  1232  1240  3002 

考点9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复习重点

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难点聚焦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v)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之比。即均等于该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

  2.化学方程式中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等于各气体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3.遇到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经常视情况将相关物质的质量,一定浓度和体积的溶液、气体体积换算出它们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数找出比例关系后入手运算。

  【知识要点】

  1.化学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

  

  由上可看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等于气体体积比(同状况下),不等于质量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时应遵循上述比例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所列比例是否正确的判断依据是:“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对应”。如:

 

  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格式

  (1)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B)[或质量m(B)],或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V(B)、或溶液体积V[B(aq)]J。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先写出已知物和所求物的有关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所求量。

  (4)写出所求物质的数学表达式。

  (5)写出解答和答案。

  如:6.5g Zn在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的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解:设产生 的体积为V(

  

  答:产生的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4.规范用语

   ―表示 的物质的量

   ―表示方程式中 的化学计量数

   ―表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示 溶液的体积

   ―表示 的体积

   ―表示混合物中 的质量分数

   ―表示 的质量

  在列比例及运算过程中都应带单位。

3. 例题精讲

例1: 在一定条件下 与足量的 固体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只有1.68L(标准状况),则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

  (A)  (B)

  (C)  (D)

  选题角度:此题是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全部转化为 时, ,其质量为 ,此气体即使部分转化为其他氧单质(如 ),其气体质量也不变,故 ,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审题时要细心,特别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几个字,否则易将此气体当作纯氧气,得出 ,而错选(A)。

  例2: 将一块铁片放入500mL, 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小心洗净后干燥称量,铁片增重0.8g,反应后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选题角度:考查挖掘关系量及缜密思维能力。

  解题思路:以方程式挖掘新的关系量,先求反应的

  

  剩余

  ∴

  答案:C

  点评:差量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差量法是指一个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它可以是质量差、物质的量差、物质的量浓度差、气体的体积差。

  例3: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放上质量相等的A、B两烧杯,调至平衡,然后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盐酸,继而在AB两烧杯中放入下述各组物质,结果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A.0.5mol Na和0.5mol Mg

  B.0.1mol Zn和0.1mol Al

  C.

  D.

  选题角度:考查对溶液增重和天平平衡原理的掌握。

  解题思路:以溶液增重计算为切入点,估算是十分重要的。

  A.0.5mol Na(11.5g)可制取 0.25mol(0.5g),溶液增重

  0.5mol Mg(12g)可制取 0.5mol(1g),溶液增重 ,所以A可以保持平衡

  B.0.1mol Zn(6.5g)0.1mol Al(2.7g)分别制得 为0.1g,0.3g,溶液增重不同,故天平不平衡

  C.

  

  C可以保持平衡

  以此推理D不能平衡,选A、C

  答案:A、C

  例题4: 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4)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 的_____倍。

  选题角度:以陌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考查对于物质性质的判断及利用新信息(消毒效果)处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1)根据化合价升降配平方程式

  

  未知物化学式可用观察法,由氢氧原子个数确定为

  (2)根据生成 知2mol 显酸性,2mol 被氧化,显还原性。

  (3)产生 转移电子2mol,所以产生 时,转移电子0.2mol

  (4)每摩尔 可得5mol电子,单位质量得电子数 ,而每摩尔 可得电子2mol,单位质量得电子数 ,二者比值为

  答案:(1)2,4,2,2,1,

  (2)①  (3)0.2 (4)2.63

  例5:将0.04mol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mol气体,此时KMnO4的分解率为x,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mol气体(设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溶液中)。试填写:

  (1)a+b=__________(用x表示)。

  (2)当x=__________时,a+b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___________。

  (3)当a+b=0.09时,加热后所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选题角度:利用化学方程式,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解析:(1)参加分解反应的KMnO4物质的量为0.04xmol,剩余的KMnO4物质的量为0.04(1-x)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因为x≤1,当x=1,a+b有最小值,最小值为0.08。

  (3)当a+b=0.09时,0.1-0.02x=0.09,解得x=0.5。

  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KMnO4)-m(O2)=0.04mol×158g/mol-0.02×0.5mol×32g/mol=6g。

  答案:(1)a+b=0.1-0.02x;(2)当x=1,a+b有最小值,最小值为0.08;(3)6g。

  点评: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这是化学计算题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

  例6: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y为正整数)。为了确定x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g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 溶液滴定(生成 沉淀),共消耗24.0mL 0.100mol/L的 溶液。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 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 。吸收 共消耗24.0mL 0.200mol/L 溶液。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本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为1.00、N为14.0、Cl为35.5、Co为58.9)

  选题角度:此题有多种解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解析:从消耗 的物质的量可得化合物中 的物质的量;由吸收 所消耗 的物质的量可得 的物质的量,由试样质量减去 的质量可得钴离子的质量,除以钴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得钴离子的物质的量。以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即可确定xy

  解答: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质量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启示:同一习题,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本题亦可有如下解法:

  解法1:设0.2140g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为n,根据关系式 ,得方程:

  

  

  

  联立①②③,解之得: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解法2: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

     解方程组得: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解法3:n表示物质的量。

  

  

     即:

  该化合物化学式可写成 ,由题意得:

     解之得: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解法4:设0.2140g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为c

  

  

  

  解联立方程得 ,所以,其化学式为

 

  联立①、②解得: ,故化学式为

4.实战演练

试题详情

考点8物质的量的浓度

1.复习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2.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5.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2.难点聚焦

1.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用cB表示,(2)表达式:CB        单位常用mol/L或mol/m3,注意:①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1升,溶质B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如c(Cl2)=0.1mol/L,c(NaCl)=2.5mol/L;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c(Fe2+)=0.5mol/L, c(SO42-)=0.01mol/L等。

2.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溶液的稀释定律
由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有:mB =m×ω=m×ω%
由溶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有:CB =c×V=c×V%
(2)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ρ为该溶液的密度)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有各种不同的规格,一般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2)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②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③溶解:将溶质加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④移液洗涤:将已溶解而且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⑤定容:缓缓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最后将容量物质的量浓度    dream    第 1 页  12/24/2011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备用。

5.知识网络

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物理量的换算关系

物质所含粒子数N

 

 

÷M

×化合价

物质的量n

 

 

×96500C?mol-1

÷Vm(22.4L/mol)

 

×Vm

×△H

÷Vm

÷△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A

文本框: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关系及其它
 

②、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

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伯龙方程):

PV=nRT    或         (R=8.314J/mol?K)

决定于

微粒的大小                           1mol固、液体的体积

决定于

物质体积         微粒的个数               1mol物质的体积

决定于

微粒之间距离                           1mol气体的体积

①、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 m(稀)?w(稀);c(浓)?V(浓)=c(稀)?V(稀)

⑤、溶液浓度换算式:

 

③、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④、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溶液的配配制: 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

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依据来判断。

3. 例题精讲

类型一:配制溶液的计算

此类问题直接依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来求算即可。解题时,通过对公式C=n/V进行变形,在结合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来求解。

例1、配制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析:解题时直接抓住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的变式:n=CV,在结合m=nM关系,可以得到需要溶质的质量(过程略)。

例2、设体积的单位为L。用V体积水制得物质的量浓度为a(密度为p),需要标况下氨气的 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同样的,解题时应该抓住物质的量公式的变式:n=CV以及V(g)=22.4L/mol×n 。同时在解本题时应该注意的是题目中的V是溶剂的体积而不是物质的量浓度中溶液的 体积,解答此题时,溶液的体积必须通过密度来换算。假设反应中需要氨气的体积为V*,则有n(NH3)=V*/22.4mol/L。对应溶液的质量应该为1000g/L×V+17n(NH3),溶液的体积V(l)为[1000g/L×V+17n(NH3)]/p,物质的量浓度为a=n(NH3)/V(l)。经进一步处理得到V*=22400aV/(1000p-17a).

在解此类问题时还应该注意的是:如果给出的固体物质带有结晶水,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换算,方能达到正确的答案。例如,要配置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硫酸铜溶液250mL,需要胆矾的质量是多少?

试题详情

考点7气体摩尔体积

1。复习重点

1.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5.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难点聚焦

1.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的理解
  物质的体积,指一定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决定因素有:(1)物质所含微粒数的多少。(2)物质微粒间距离的大小。(3)物质微粒本身的大小。在这三个因素中,我们先固定其一,比如我们取1mol物质,那么微粒数目固定为NA个,讨论其余两个因素对物质体积的影响。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由于物质微粒本身大小比微粒间的距离要大得多,所以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1)、(3)两个因素,而又由于不同的固体、液体本身的大小有较大差异,所以即使物质的微粒数相同,体积相差也较大。对于气体体积来说,由于气体的体积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的影响较大。所以讨论气体体积之前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比较。
  而对于气体,由于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弱,使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而且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本身大得多,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约是气体分子本身大小的10倍。所以1mol气体的体积,内因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同时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这一内因又和温度及压强这两个外因有关,所以在谈到气体的摩尔体积时必须讲到温度和压强,否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气体体积在微粒数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由微粒间距和微粒本身大小决定的,而对气体来说微粒间距远远大于微粒本身大小,所以气体体积主要是由微粒距离决定的,在外界条件一定时微粒间平均距离近似相等,所以外界条件一定时,微粒数相同的气体体积近似相等。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见气体的体积比在同温同压下必等于分子数比。由此可以导出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间的关系: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2)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此外还在运用时要结合物理中的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同温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在同压条件下成正比。

    3.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  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为22.4L,即可导出其质量便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可求出未知化学式的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出1L气体的质量即气体密度。反之也可由气体密度求摩尔质量。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比叫气体的相对密度,可据以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如某气体对的相对密度为1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常见的有:

    (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若为对的相对密度则为:,若为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

    *(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混合气体1mol时的质量数值。在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时见①,若为质量分数见②:

    ①

    ②

    (4)由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时的体积比求分子数比,进而推分子式。

    (5)直接将气体摩尔体积代入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6)气体反应物的体积比即分子数比可便于找出过量气体。

4.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定义 1摩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P0V0/T0值,叫做摩尔体积常数,简称气体常数。符号 R

R=(8.3145100.000070)J/(mol••••K)。它的计算式是

原理 用已知质量的镁条跟过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把这氢气的体积、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就能算出摩尔气体常数R的值。氢气中混有水蒸气,根据分压定律可求得氢气的分压(p(H2)=p()-p(H2O)),不同温度下的p(H2O)值可以查表得到。

操作 (1)精确测量镁条的质量

方法一:用分析天平称取一段质量约10mg的表面被打亮的镁条(精确到1mg)。

方法二:取10cm长的镁带,称出质量(精确到0.1g)。剪成长10mm的小段(一般10mm质量不超过10mg),再根据所称镁带质量求得每10mm镁条的质量。

把精确测得质量的镁条用细线系住。

(2)取一只10 mL小量筒,配一单孔塞,孔内插入很短一小段细玻管。在量筒里加入2~3mL6mol/L硫酸,然后十分仔细地向筒内缓慢加入纯水,沾在量筒壁上的酸液洗下,使下层为酸,上层为水,尽量不混合,保证加满水时上面20~30mm的水是中性的。

(3)把系有细线的镁条浸如量筒上层的水里,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使塞子压住细绳,不让镁条下沉,量筒口的水经导管口外溢。这时量筒中和玻璃导管内不应留有气泡空隙。

(4)用手指按住溢满水的玻璃导管口,倒转量筒,使玻璃导管口浸没在烧杯里的水中,放开手指。这时酸液因密度大而下降,接触到镁带而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倒扣在量筒内,量筒内的液体通过玻璃导管慢慢被挤到烧杯中。

(5)镁条反应完后再静置3~5分钟,使量筒内的温度冷却到室温,扶直量筒,使量筒内水面跟烧杯的液面相平(使内、外压强相同),读出量筒内气体的体积数。由于气体的体积是倒置在量筒之中,实际体积要比读数体积小约0.2mL,所以量筒内实际的氢气体积VH2=体积读数-0.20mL(用10mL的量筒量取)

(6)记录实验时室内温度(t℃)和气压表的读数(p大气)。

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镁条的质量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H2

(2) 按下列步骤计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查表得到室温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H20),用下式计算氢气的分压(pH2

                  

根据下式   

, T1=273+t, p0=100Kpa, T0=273K代入上式,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

因此,摩尔体积常数(R)是

               

3. 例题精讲

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B.1mol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同,体积也都约为22.4L

C.在常温常压下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选题角度:这是一道基础知识概念的理解题,涉及气体摩尔体积、化学反应及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适合中等学生。

思路分析: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应注意:一是标准状况,二是指气体的体积而非固体或液体的体积,所以A、B两项均错;C项正确,物质的微粒数不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变化;D项错,气体单质分子,可以是单原子分子如He,也可以是双原子分子如H2,还可以是多原子分子如O3,因此相同温度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虽然分子数相同,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解答:C.

启示: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不仅可以轻松地进行解题,而且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

 

 

2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左边充有N2,右边充有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20℃时,将右边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原来温度,若活塞原来离气缸左端的距离为总长的,反应后静止于气缸的正中(忽略水蒸气),则原来H2和O2的体积比为(              )

(A)4:5                (B)5:4                 (C)7:2                    (D)2:1

解析:反应前:活塞两边气体均处于20℃,压强也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右边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N2的3倍。

反应后:活塞两边气体仍处于20℃,压强也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右边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与N2相等。

由于反应前后N2的体积虽然发生变化,但其物质的量没有改变,所以我们若假定N2为1mol时,H2和O2共3mol,反应后剩余气体即为1mol,那么混合气体从3mol变为1mol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由以下反应引起的:2H2+O22H2O(液),这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现假定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分别为xmol和ymol,根据差量法可以确定x和y:

2H2+O2=2H2O         气体物质的量的减少

2         1                                     3

x         y                               3-1=2mol

显然:x=,y=。x+y=2≠3,说明有气体剩余,那么剩余的1mol气体是什么呢?应该是氢气或氧气都有可能。讨论如下:

①若氢气有剩余,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7:2。

②若氧气有剩余,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4:5。

所以本题应选A、C。

3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B.      C.      D.

选题角度: 深刻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分析、思维的能力。

思路分析:该气体的分子数为b,则物质的量为mol,

摩尔质量M==g/mol,

cg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mol.

cg该气体标况下体积V=n•22.4L/mol=mol×22.4L/mol=L

解答:D

启示:深刻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思路。

4按体积比为4:2:3所组成的N2、O2、CO2,混合气体100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    L。

选题角度:a.学会求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加深对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

思路分析:先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然后求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出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三种气体的体积比为4:2:3,物质的量之比也为4:2:3,可当作4mol,2mol,3mol.

=

   =34.2g/mol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2.92mol

体积应为 2.92 mol ×22.4 L/mol = 65.4 L

解答:65.4L

启示: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之一: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5体积为1L干燥容器中充入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           )

(A)0.25L                (B)0.5L                 (C)0.75L                 (D)1L

选题角度:此题主要考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的求法。

解析:,故该混合气体中必混有空气。HCl易溶于水,空气不溶于水,故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等于HCl气体的体积。设HCl气体的体积为x,则空气的体积为(1L-x)。

根据气体平均摩尔质量计算公式:,解得x=0.75L。

答案:C

点评:本题运用到了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判断空气的存在应用到了平均值法规律。

6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如果这三种金属各取等物质的量,也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

选题角度:此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通过此题找到一定的解题规律。

解析:不同金属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物质的量与其化合价之乘积决定的。若各取1gNa、Mg、Al,三者物质的量与其化合价的乘积之比为:,同温同压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由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决定的,所以相同质量的Na、Mg、Al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当物质的量之比Na:Mg:Al=1:1:1时,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1×3)=1:2:3,所以等物质的量的Na、Mg、Al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2:3。

答案:;1:2:3。

点评:通过此题可以推广:若Na、Mg、Al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作用,产生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3:2,三种金属的质量比是23:12:9。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解法得出答案,然后总结结论,以后解题可以提高准确率和速度。

7将一小块焦炭和mg氧气,同时放入一装有压力表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为p0,容器内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原温,压力表示为p1

(1)若p0< p1,则焦炭质量W应满足的关系式是什么?

(2)若p0= p1,则W应满足的关系式是什么?

(3)若p1是p0的n倍,则W是多少?

选题角度:本题考查气体体积、压强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有关反应为C+O2=CO2    ①

CO2+C=2CO                                 ②

或2C+O2=2CO                             ③

当C不足:只按①式,在气体体积不变,p1=p0

当C过量:只按③式,在气体体积为原来2倍,p1=2p0

当生成CO与CO2混合气体时,

则(1)若p0< p1时:则:W>

(2)若p0= p1时:则:W≤

(3)若p1是p0的n倍:1≤n≤2

则n=1时:W≤

n=2时:即:W≥

则:

答案:(1)W>;(2)W≤;(3)

点评:此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解题时要注意考虑完全。例如:本题中反应时可以只是生成CO;只是生成CO2;生成CO和与CO2的混合气体三种情况。

 

4.实战演练

试题详情

考点5碱金属元素

1. 复习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元素相似性递变性

2.难点聚焦

(1)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①与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反应越来越剧烈,③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

(2)实验是如何保存锂、钠、钾:均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水溶液、醇溶液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是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所以锂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而将钠、钾保存在煤油中;

(3)碱金属的制取:金属主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金属因为易溶于盐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故一般采用热还原法用从熔融中把置换出来(不是普通的置换,而是采用置换加抽取的方法,属于反应平衡);铷和铯一般也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制取。

(4).焰色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所用火焰本身的颜色要浅,以免干扰观察.

(2)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用铂丝效果最好,也可用铁丝、镍丝、钨丝等来代替铂丝.但不能用铜丝,因为它在灼烧时有绿色火焰产生.

(3)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除去能起焰色反应的少量杂质.

(4)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化合物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火焰,以看清钾的紫色火焰.

 

3. 例题精讲

1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6.9,23,39,85。今有某碱金属M及其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10.8 g,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固体16 g,据此可确定碱金属M是[    ]

A、    B、    C、     D、

解析  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当设混合物全是碱金属或全是碱金属氧化物时有如下关系:

                          

10.8 g→10.8×[(A+17)/A]g                              10.8 g→10.8×[2(A+17)/(2A+16)]g

但实际上该混合物中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都存在,则可建立不等式:

解得:35.3>A>10.7,从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该碱金属只能是钠。

答案  B

2  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足量的水)的总质量为。将质量为的某碱金属单质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

(1)列出计算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

(2)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不用,测定的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测定未知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只要通过实验,取得一定质量(题设)的碱金属和足量的水反应产生的的质量,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求得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1)依题设实验数据,碱金属与足量水反应产生的质量为。设所求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有,解得

(2)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若不用,则使测定值较实际值偏小。讨论上述表达式,不难知道,若装置内的水蒸气外逸(反应放热,更容易使产生的水蒸气被带走),则值减少,值增大,分式的分母增大,分数值即减小。

小结  还可以另想其他方法进行测定实验。譬如,若获得一定质量的碱金属与水反应所得的质量,本题亦可完成。

3  在120℃时,将气体A 3.88 g通过足量的,放出,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2.28 g,试通过计算判断气体 A的组成及各成分的质量。

解析  120℃能和反应放出的气体有可能是,因此首先判断A是什么物质?可采用极端假设法。

  如果A都是,设其质量为

        

                32             4

                                 2.28g

   ,故假设不成立。

如果A都是,设其质量为

     

      88                 32          56

                                  2.28g

     ,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A应为的混合物

的质量为 g,的质量为 g,则

例4  碱金属(如锂、钠、钾、铷等)溶于汞中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某种碱金属的汞齐7g,与足量水作用得到0.2g氢气,并得到密度为的溶液1,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  汞不能与水反应,碱金属(M)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M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为,则,故。相对原子质量小于35的碱金属只有,所以本题中碱金属可能为

答案  A、B 

 

例5  (1993年全国)将70 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跟98 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试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各多少克。

解析  发生的反应有: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设混合物中Na2O2、Na2O的质量分别为x、y,由化学方程式分别解出生成的NaOH的质量和放出的O2质量。

溶液的总质量为:70 g+98 g-[32x(2×78)]

由上述关系量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解得:x=39 g  y=31 g

本题也可从下列角度入手列关系:由于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因此在溶液中NaOH的质量等于H2O的质量

 

 

 

 

 

 

4.实战演练

1.用纯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金属离子

A.只有Na?

B.可能有Na、也可能有K?

C.一定有K?

D.一定有Na、也可能有K

2.电子工业制造光电管时,需要一种经强光照射就失电子而接通电路的材料,制造这种材料的物质应属于

A.放射性元素                                          B.ⅦA族元素?

C.卤化银                                                 D.ⅠA族元素

3.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在①H2②CO  ③CO和H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3COOH

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

A.均不符合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④⑤                                       D.全部符合

4.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

B.碳酸锂受强热很难分解?

C.碳酸锂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锂的大?

D.锂可以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Li3N)

5.已知钡的活泼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B.钡可以从氯化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

D.在水溶液中,钡离子可以氧化金属钠

6.Na3N与NaH均为离子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中Na半径都比阴离子大?

B.与水反应时,水都作氧化剂?

C.与水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二者与盐酸反应,前者可产生两种盐,后者只有一种盐生成。

7.将2.3 g钠与另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放入足量盐酸中,完全反应时收集到1.13 L H2(标准状况),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①K ②Mg ③Al ④Li ⑤Rb ⑥Fe?

A.①⑤⑥                                                 B.①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钾与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和超氧离子O两种,则此晶体中,O与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1                         C.1∶2                         D.1∶3

试题详情

考点58 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

1.复习重点

1、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2、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2.难点聚焦

运用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是综合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具体体现。这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培养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并能发挥大实验题多方位、多层面的考核、检测功能。

试题详情

考点57物质的制备和检验

1复习重点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难点聚焦

试题详情

考点5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复习重点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难点聚焦

常用仪器的使用

l.能加热的仪器

(l)试管  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 1/3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2,加热时不超过l/3。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2)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②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3)烧瓶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它们都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使用注意事项: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他热浴(如水浴加热等)。

②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2。

(4)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5)坩埚   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使用注意事项: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

(6)酒精灯  化学实验时常用的加热热源。

使用注意事项: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

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4。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2.分离物质的仪器

(1)漏斗  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也用于萃取分离。

(2)洗气瓶   中学一般用广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

(3)干燥管   干燥管内盛放的固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也可以使用U型管。

3.计量仪器

(l)托盘天平    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0.1g。所附砝码是天平上称量时衡定物质质量的标准。

使用注意事项:①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在纸上称量。

④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⑤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2)量筒     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3)容量瓶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它是否漏水。用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使用注意事项: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②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转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温度应在20℃左右。

(4)滴定管   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

使用注意事项:①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

②25mL、50mL滴定管的估计读数为±0.01mL。

③装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冲洗干净,并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

④调整液面时,应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              

“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读数时视线与管内液面的最凹点保持水平。

(5)量气装置   可用广口瓶与量筒组装而成。如图所示。排到量筒中水的体积,即是该温度、压强下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适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3.其它仪器

铁架台(铁夹、铁圈)    坩埚钳    燃烧匙   药勺   玻璃棒   温度计   冷凝管   表面皿     集气瓶     广口瓶       细口瓶      滴瓶     滴管     水槽    研钵    试管架    三角架    干燥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药匙的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量较多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图2),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图3),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也可以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4),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一种仪器。(图5)。


 

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3)浓酸、浓碱的使用

在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式,然后用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3%~5%)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2.托盘天平的使用


(图6)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1)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3)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化学实验称量的药品,常是一些粉末状或是易潮解的、有腐蚀性的药品,为了不使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使用时还应特别注意:①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②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3.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小心!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它插入(图7)。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图8),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图9)。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因为这样做容易压破容器。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图10,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如果装置漏气,须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5.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酒精灯是最常用的加热工具。


 

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图11)。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2)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在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②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③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角)。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加热物质时除常用酒精灯外,还可用电炉、喷灯等。

6.过滤

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图14,Ⅲ),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尖端朝下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并紧贴漏斗壁,中间不要有气泡(图14,Ⅳ)。

 

如图15,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倾倒时,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该把滤液再过滤一次,直到滤液澄清。

7.蒸发


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把滤液(或溶液)倒入蒸发皿里,再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见图16。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注意: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如果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8.洗涤仪器

做实验必须用干净的仪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一定要认真洗涤玻璃仪器。

现以洗涤试管为例,说明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

1、  冲洗法

2、  刷洗法

3、  药剂洗涤法

如果试管里附有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如油脂、一些难溶的氧化物或盐时,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可以洗去油脂;用稀盐酸可以溶解难溶氧化物或盐,洗后都要用水冲洗干净。

洗涤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每次实验完毕。都应该立即把用过的仪器刷洗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知识归纳 二(常识)

试题详情

考点52  (习题课)有机物的推断

1.复习重点

为了适应高考的新趋势,在有机化学复习中应立足课本,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须向能力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测试倾斜具体讲,应做到:

1.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作“意义记忆”和抽象的“逻辑记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在复习中要培养自我获取知识、自我加工、贮存知识,并能随时调用这些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把握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特征,并懂得官能团决定性质、性质反映官能团,不同官能团可以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要重视有机化学实验的复习,不仅要掌握“规定实验”的原理、药品、装置和操作步骤, 还要具有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识别和绘制典型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以及根据试题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5.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难点聚焦

规律总结(1)

试题详情

考点4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复习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的对比,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的鉴别,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试题详情

考点48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复习重点

 1.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方法,掌握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2.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方法

难点聚焦

试题详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