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说理题的形式,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表达与科学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员来说,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打电话报警、求救

解析: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可知,A、B均可较好的防止烟尘对呼吸道的侵害,D可有效帮助被困在火区的人员脱离险境;唯有C是一种不恰当的做法,这是因为,当打开门窗时会造成空气的对流,从而导致火势的蔓延和扩大。答案为C。

例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蒸发吸热,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又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解析:水可用来灭火,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水为什么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其道理就不一定人人都明白了。从燃烧的条件可以推断灭火常用的三种方法,这就是移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在燃烧着的木材上浇水,水受热后蒸发吸收热量,一方面能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另一方面产生的水蒸气又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答案:D。

    例3.(济宁中考)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

(1)按图-1实验(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发生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按图-2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可观察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照实验(1)、(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的认识?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大家对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认识。从图-1所示的实验可知,红磷虽与空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故未发生燃烧;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超过了它的着火点,但由于没有和空气接触,因而也未发生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既与空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它的着火点,所以才燃烧起来。可见,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二是要与氧气接触。

点燃
 
图-2所示实验描述的是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的现象。这一现象和我们初步学习的燃烧概念及灭火常识有一定的冲突,它表明物质燃烧不一定是跟氧气的反应,有些火灾也不能用CO2灭火。这也同时表明我们对化学的认识是在不断的深化和提高的。

  本题第(2)问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   C+2MgO

例4.有人说“防火是灭火的最好的方法”。就这句话请你谈一谈你的观点和想法。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的说理题,能考查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再好的灭火方法和措施也不如不发生火灾为好。火灾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和无可挽回的损失。经常检查火灾隐患,消除火灾发生的条件,我们就能做好防火工作,避免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误区]

 0  2606  2614  2620  2624  2630  2632  2636  2642  2644  2650  2656  2660  2662  2666  2672  2674  2680  2684  2686  2690  2692  2696  2698  2700  2701  2702  2704  2705  2706  2708  2710  2714  2716  2720  2722  2726  2732  2734  2740  2744  2746  2750  2756  2762  2764  2770  2774  2776  2782  2786  2792  2800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