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关溶剂、溶液、乳浊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例3。
[典例精析]
例1.向右图装置中的试管里盛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水,向其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红墨水,发现其右边液面降低了一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一些,你认为所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苛性钠
解析 :U型管中红墨水呈左边高、右边低的状况,说明广口瓶内气体的压强变得比大气压强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试管中的水里加入某种物质因溶解而吸热,造成温度降低,从而引起气体压强减小。因此,应选择C选项,因为硝酸铵在溶解于水时,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B、C在溶于水的过程中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会引起U型管中红墨水呈左边低。右边高的状况。活性炭加入水中不能溶解,无明显热量变化,也不会造成红墨水液面的升降。
答案:C。
例2.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虽均一稳定,但未必无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
D.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解析:溶液具有以下特征:(1)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外观看起来均匀、透明、澄清,这一特征为“均一性”。(2)只要不改变溶液的条件,如温度、压强等,不蒸发水分,溶液长期放置也不会有溶质分离析出,这一特征为“稳定性”。因此,对于题中有关溶液的叙述,很容易判断出B、C是正确的。溶液是均一、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就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由此可判断A也是正确的。一种溶液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形成“混合溶液”,故D的说法不正确。
答案:D。
例3.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解析:洗涤离不开溶剂、溶液、乳浊液,本题所考查的正是这些物质的应用是否恰当的问题。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餐具上的油污是完全可以用厨房洗涤剂(乳餐洗净)来洗掉的,其道理就在于这些洗涤剂能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一种乳浊液),这些细小的液滴可随水流走;汽油作为一种有机溶剂,能溶解许多的有机物,衣服上的油渍就完全可以溶解在汽油中,之后随汽油的挥发而被除掉;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和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能溶于水的物质而被除去;铁栅栏上的铁锈成分主要是氧化铁,由于它不溶于水,因此用自来水是不可能将铁锈溶解掉的,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快铁栅栏的锈蚀。
答案:D。
[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