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56  564  570  574  580  582  586  592  594  600  606  610  612  616  622  624  630  634  636  640  642  646  648  650  651  652  654  655  656  658  660  664  666  670  672  676  682  684  690  694  696  700  706  712  714  720  724  726  732  736  742  750  3002 

2009年中考南京市模拟试卷

数  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直接答在答卷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下列各题所附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惠安惠南中学2009届高中毕业班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09.4.30

注意事项

1.考生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及所有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均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Fe  56

          第Ⅰ卷(必考)

本卷共18小题, 每小题6分,共108分

试题详情

大连市2009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0―37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Fe:56

第Ⅰ卷

试题详情

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2009年高三3月月考

文综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人:政治:桂立成  历史:张远敖   地理:孙秀云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试题详情

山东省临沭县高考补习学校2009年4月高三阶段性检测                      数学(理)  2009.4.1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参考公式:,标准差

第Ⅰ卷(共60分)

试题详情

四川省乐山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1卷l一6页,第Ⅱ卷

7--14页。共300分。

第1卷  (选择题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题和答案一并交回。

试题详情

通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地  理  试  卷

               (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第Ⅱ卷综合题前相应的答题表中。)

 读我国某地区学校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1―2题。

夏季(5月~9月底)

 

冬季(10月~次年4月底)

 

    上午

 

    09:30~13:30

 

    上午

 

    10:00~14:00

 

午休

 

午休

 

    下午

 

    16:00~20:00   

 

    下午

 

    15:30~19:30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A.沈阳     B.西安     C.武汉     D.乌鲁木齐    

2.自然规律影响人类活动。下列人类活动,与该城市随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依据相同的是                                             

  A.东方航空公司开通上海至纽约的极地航线   

B.我国北方比南方楼间距要窄些

  C.我国多选择在12月~3月进行南极科考 

D.山东潍坊每年4月举办国际风筝节

图1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4.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

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5.太阳活动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完成6--8题。

 

 

 

6.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7.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8.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 (图2),当图中PQ线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时,一艘海轮从里斯本出发将一批货物运往马赛港,据此回答9―11题。

9.此时,里斯本与马赛相比             

A.正午太阳高度小      B.白昼时间长

C.自转线速度小        D.自转角速度大

10.在N地有一大农场,该农场最适宜种植

A.水稻                B.橄榄    

C.牧草                D.棉花

11.当海轮经过M海峡时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2

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图3),回答12―14题。

12.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13.若该锋面为快速移动的冷锋,会带来雨雪天气,则

 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

14.此快速移动的冷锋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①暴雨   ②沙尘暴   ③寒潮   ④梅雨   

⑤对流雨     ⑥大雪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据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报道:我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2008年2月28号从北京出发,前往北极。考察队的十名大学生是从全国3000多名报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期间,将深入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考察,还将进入被誉为北极科学圣地的新奥尔松地区,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结合下图(图4)回答15-16题。

 

 

 

 

 

 

 

文本框: 图4

 

15.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B.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降湿作用

C.从低纬流向高纬                    D.位于大洋的东部

1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经③处洋流势力将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17.四川汶川、青川地区村落规模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口也较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传统文素                           D.风俗习惯

18.关于陆地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

B.可再生资源利用潜力大,而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

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

D.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使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不断扩大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第Ⅱ卷综合题前相应的答题表中。)

19.地球上距离南通最远的地方                                    

A.与南通的季节变化相同       B.与南通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C.与南通的气候类型相同       D.与南通的日期可能相同

读全球生物气候地带示意图(图5),回答20~21题

6

 

20.从图中可以看到,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是              

A.年平均气温大于-7℃                B.年降水量大于400mm

C.年降水量大于1000mm                D.年平均气温大于0℃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寒带与温带的分界分别约为年平均气温18℃4℃

B.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寒带与温带的分界分别约为年平均气温4℃18℃

C.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

D.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多刺灌木、半沙漠、草地、林地   

22.图6中,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错误的是(实线表示物体偏转以后的方向)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图7为“两种河流水系模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两河如果都位于我国,则                                      

A.a类似淮河,b类似海河           B.干支流几乎同时进入汛期

C.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都有结冰期

24.两河流域防治洪灾的共同工程措施主要有                         

A.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B.兴建水库,加固堤坝

C.疏浚河道,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D.加强宣传,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图8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5―26题。

 

 

 

 

 

 

 

 

25.根据火山灰厚度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                

A.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该地盛行东南风

C.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

D.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26.有关爪哇岛的叙述,正确的有                                

A.降水丰富,以地形雨为主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为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灾害多发

D.火山口附近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通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地  理  试  卷

题号

选择题

27

28

29

30

31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文本框: 第一卷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7.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图9),回答:(12分)

 

(1)等压线P的值为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C、D、E 三处风向并写出其名称。

  C.           D.            E.         

(3)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                  

                              _____            

                                                

                                               

文本框: 图9                                               

                                                

 (4)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

                              _____                                            

                              _____                                            

 

得分

评卷人

   

 

28.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2)沿海地区A处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3)A区域向C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

  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南北延伸,其主要原因是                                 

文本框: 图10                                          

C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4)B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5)请在图中粗实线上添加箭头表示B海域洋流流向,并在B附近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得分

评卷人

   

 

29.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  北方15个省(市、区)2007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图11)。

11

 

(1)从图中看,北方只有少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得分

评卷人

   

 

30.读图12,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2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          ,原因是                                 

                             ;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             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①                                                          

                                           。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

(3)图中N处是否适合修筑高速公路,               ,理由是                         

                                                                  

 

得分

评卷人

   

 

31.读非洲局部地区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图(图13)和C地气候资料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②地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地区的运河对国际贸易起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C地沙尘暴现象严重,试分析其自然和人为原因。

 

 

 

 

 

 

通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试题详情

山东省临沭县高考补习学校2009年4月高三阶段性检测       

 数学(文)(2009.04)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试题详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