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上 海 市
2009年高三十四校联考模拟试卷
历 史 试 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所有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上 海 市
2009年高三十四校联考模拟试卷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3 Al 27 S 32 Ca 40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表格中
学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须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人集气瓶
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人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人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人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2.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浙江省绍兴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检测
数学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
1.本科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须在答题卷上作答。答题前,请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2.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棱柱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表示棱柱的底面积,h表示棱柱的高
棱锥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其中S表示棱锥的底面积,h表示棱锥的高
次的概率 棱台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其中S1,S2分别表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h
表示棱台的高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第Ⅰ卷(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