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子
结构:
2·物理性质: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纤维状、难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2)似醇:与混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酯

3.例题精讲
例1:为鉴别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选用一种试剂,可为下列中的
A.钠 B.硝酸 C.碘 D.新制氢氧化铜
分析: 只有新制Cu(OH)2与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分别混和时,现象有明显区别。乙醇不与新制Cu(OH)2反应,乙酸与新Cu(OH)2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沉淀消失,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
答案: D
例2:患有糖尿病的人,尿中含有糖分(葡萄糖)较多
,怎样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分析:可用葡萄糖的特征反应进行检验,不过一般不用银镜反应,因为所用试剂银氨溶液的配制、使用以及试管洗涤等方面均有不便。常用新制Cu(OH)2浊液去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答案:在病人的尿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并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例3:有四种有机物(1)
;(2)
;
(3)
;(4)葡萄糖,其中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 能发生加成反应,还能和新制的Cu(OH)2浊液反应的是
A.(1)(2) B.(3)(4)
C.(1)(3) D.(1)(2)(3)
分析:对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归纳,还是应从结构上考虑,然后综合判断。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可以是醇或羧酸;发生加成反应的,必须有不饱和键,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的物质可以是含
的物质或羧酸等(多元醇如甘油也能跟新制Cu(OH)2浊液反应,得到绛蓝色溶液。)
答案:B
例4: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没有变化,原因是蔗糖分子中 (1)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稀H2SO4,再在水浴中加热,加NaOH中和酸后也加入银氨溶液,现象是 (2) ,原因是 (3) ,稀硫酸的作用是 (4) 。
分析:庶糖分子中无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是庶糖能在稀H2SO4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果糖为多羟基酮的结构,此二者均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1)无醛基 (2)有光亮的银镜产生
(3)蔗糖发生了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4)催化剂
例5:某白色晶体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氢原子比碳原子多10个,该物质分子量为342,该物质易溶于水,水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加硫酸后水浴加热,再加银氨溶液有银析出,试推断该物质的分子式和名称。
分析:设该物质分子中含H原子x个,含O原子y个,因分子式为
根据题意:2y-x=10,分子量=342,可求x、y的值。
解:设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xH2xOy,则

根据题意,该物质是非还原性糖,水解产物有还原性,可推断是何物质。
答案:分子式为
名称:庶糖
例6.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约80 mL,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为1.6×104 Pa,心跳每分钟约70次.设人类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产生的热量最高可有80%(睡眠时)用来维持心脏的跳动,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
6CO2(g)+6H2O(g)(放出热量2804 kJ)
求:(1)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瓦?
(2)由于心脏跳动每天需消耗多少克葡萄糖?
(3)维持生命每天需消耗多少升氧气?
解析:(1)设靠近心脏的某种血管横截面积为S,心脏压送血液的平均压强为p,心脏一次搏动可使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推进距离L,心脏搏动一次做功:W1=pSL,心脏每分搏动70次,其平均功率为P,P=70×
PSL,式中SL为心脏一次搏动中泵出的血液量,SL=80mL
所以P=
pSL=
×7×1.6×104×80×10-6=1.49 (W)
(2)每天心脏跳动做功W=1.49×24×3600=1.29×105 J
需葡萄糖提供热量?Q=W÷80%=1.61×105 J
C6H12O6(s)+6O2(g)
6CO2(g)+6H2O(g) 放热
180 g 6 mol 2840×103 J
m(C6H12O6) n(O2) 1.61×105 J
m(C6H12O6)=10.3 g
(3)n(O2)=0.343 mol
V(O2)=0.343×22.4=7.68 L
答案:(1)1.49 W (2)10.3 g (3)7.68 L
例7.用淀粉为原料制取酒精,若有1 kg 含40%淀粉的植物果实,经过反应制得227 g 80%的酒精.淀粉的转化率为________.
解析:设转化的淀粉质量为x
(C6H10O5)n - nC6H12O6 - 2nC2H5OH
162n 2n×46
x 227
g×80%
x=320 g
转化率=
×100%=80%.
答案: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