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简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简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简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25℃、1.0×105Pa)的,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
M(O2)=
9. 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
|
|
|
(1)图中瓶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A、B、C、D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 在E处增加CaCl2干燥管 B.在下处增加CaCl2燥管 C.在E和F两处增加CaCl2干燥管 D.不必增加干燥管 (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丁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皿),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I溶液增重ag,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bL,该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猛呼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 (1)除去吸人空气中的CO2 (2分) (2) D (2分) (3)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CO2被充分吸收(3分) (说明;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就给3分) (4)[(ag/44g·mol-1)×22.4L·mol-1]/[bL+(ag/44g.mol-1×22.4L·mol-1)]
或:(22.4L·mol-1×ag)/(bL×44g·mol-1+ag×22.4Lmol-1)×(5.6a/11b+5.6a)
×(5.6a/11b+5.6a)×100% (3分) (5)把瓶1中的NaOH溶液吸人口中;把瓶II中的NaOH溶液吹出瓶外。(各2分,共4分)
3、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将滴管中的b液体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1995年全国高考题)
选项 |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A |
NO2 |
水 |
B |
CO2 |
4mol·L-1NaOH |
C |
Cl2 |
饱和食盐水 |
D |
NH3 |
1mol·L-1HCl |
分析与解答:
本题为信息迁移题,将已学习的HCl、NH3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进行知识迁移,既要形成喷泉实验,又要液体充满烧瓶,这是本题的特点。有关化学反应为:
3NO2+H2O=2HNO3+NO,CO2+2NaOH=Na2CO3+H2O, NH3+HCI=NH4Cl。本题答案为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