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11  2419  2425  2429  2435  2437  2441  2447  2449  2455  2461  2465  2467  2471  2477  2479  2485  2489  2491  2495  2497  2501  2503  2505  2506  2507  2509  2510  2511  2513  2515  2519  2521  2525  2527  2531  2537  2539  2545  2549  2551  2555  2561  2567  2569  2575  2579  2581  2587  2591  2597  2605  3002 

2009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

13.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

1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6.某校九年级(1)班小利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方式。回答17~18题。

17.随着电脑汉字输入法的广泛应用,汉字书写正与我们渐行渐远。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在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下列图片所示书法精品,均是汉字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具体表现,其中属于临摹“书圣”王羲之《兰亭序》的是(   )

 

A.                 B.                   C.                D.

1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   )

A.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电子计算机技术     D.电灯照明技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9.(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文明成果,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                    (1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A)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3分)

②材料二(B)所述,“最早考试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历史影响?(3分)

材料三  《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陈迹,“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3)材料三所述,“‘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含义指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文明成果。(2分)

20.(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随后,他颁布法令,开始了改革。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1分)

(2)材料一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2分)这两个重大事件分别对法、俄两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请你谈谈对法、俄两国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认识。(1分)

21.(14分)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治疗,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分)

(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2分)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0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不能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材料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2分)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代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1分)“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请列举1978~2001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

【收获与拓展】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个道理,请你写出这个道理。(2分)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德州市乐陵第二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本试卷分卷I和卷Il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l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l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本卷共27题,l~4题每题1分,5~27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2.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曰,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3.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14.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5.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6.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17.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惟一手段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

18.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19.发动战争者通常是被谴责的对象,但在下列人物中却存在例外,他是

    A.远征俄国的拿破仑            B.侵略孟加拉的克莱武

    C.发动埃及独立战争的纳赛尔    D.挑起科索沃战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回答20~21题。

20.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指

    A.科教兴国之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

    C.可持续发展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回答22~23题。

22.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上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34               B.50                C.55               D.60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0年前的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回答24~25题。

24.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把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奴。这一决议的实施

    A.使广大农奴成为土地的主人      B.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表明西藏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    D.为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奠定了基础

25.民主改革50年来

    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②西藏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

    ③西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④西藏实现了全面小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08年12月15日,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舷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回答26~27题。

26.下列史实有利于推进两岸实现“三通”的是

    ①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③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④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    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卷II(非选择题,共70分)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6.徐州龟山汉墓出土了一枚能表明墓主姓名(刘注)及身份的龟钮银印(见下图)。印章字体不是汉朝时广泛使用的隶书,而是

    A.小篆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17.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  “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19.据史料记载,“邳县(今徐州邳州市)各界在县公共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提出力争青岛、废除密约、惩办国贼等口号”。当时邳县各界人士热烈响应的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

20.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如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21.徐州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见下图)气势非凡。群雕人物中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

    A.刘伯承             B.邓小平       C.陈毅           D.粟裕

2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008年12月1 5日,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基本实现直接“三通"。下列不属于该史实原因的是

    A.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初见成效

    B.“三通"的基本实现,表明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实现

    C.中共采取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

D.海峡两岸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

23.下列关于西方文明发源地古代希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B.雅典城邦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著名的梭伦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

C.在雅典城邦,奴隶和妇女真正享有和公民一样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

    D.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4.在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其中《人权宣言》与前两部法律文献相比,其突出特点表现在

    A.在法律上限制了国王权力    B.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    D.宣告脱离殖民统治,成为自由独立国家

25.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26.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十分敬佩林肯总统,因为林肯总统在历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各项与林肯总统有关的是

    ①领导独立战争,抗击英国殖民者并取胜  ②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④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下列人物中,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是

28.1991年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落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该结局是由于

    A.经济危机爆发    B.“冷战”局面形成  C.欧共体建立    D.苏联解体

29.第三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整个世界,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可比拟的。这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

30.九年级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探讨有关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问题时,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

    B.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它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C.作为“一超”的美国,不愿与“多强”进行合作,不需要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为所欲为

D.“一超多强”指美国及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1.(5分)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分)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1分)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32.(12分)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1分)

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分)为保证经济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颁布了一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性文献叫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2分)

33.(12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中日两国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结局与影响却截然相反。今天让我们探究这段历史,以资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同治夷务》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三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是哪一派别的观点?(1分)该派别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该运动在中国近代  史上的地位如何?(1分)

(2)据材料二,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所起的作用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日本“社会变革”(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4)据材料三,写出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分)

(5)从明治维新和维新变法的成败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分)

试题详情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试卷

注:2009年淮安市中考思想品德、历史学科实行同场合卷考试。本试题是选用其历史部分。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山东省泗水县第二学期初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9山东省济宁市高中学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1.下图反映的是(   )

A.西周疆域             B.秦朝疆域

C.西汉疆域             D.西晋疆域

12.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

A.曹操、刘备、孙权

B.曹操、诸葛亮、孙策

C.曹丕、刘备、孙权

D.曹丕、诸葛亮、孙权

13.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晋时期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

②两晋时期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 

③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代表作有《齐民要术》

④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⑤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⑥张仲景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15.下边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

A.隋朝都城长安                      B.唐朝都城长安

C.北宋都城东京                      D.元朝都城大都

16.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东游记》                    D.《西游记》

17.唐朝全盛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18.不属于特务机构的是(   )

①三省    ②六部   ③军机处     ④锦衣卫   ⑤东厂   ⑥三司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9.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彰显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与下图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世纪

2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戚继光抗倭

④乾隆时,清政府设伊犁将军  ⑤雍正时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  ⑥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A.③①⑤②④⑥   B.①②④③⑥⑤   C. ③②⑥①⑤④   D. ⑤③②④①⑥

21.下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

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

22.在目前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有可能提供医治方法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齐民要术》

23.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太祖努尔哈赤       B.太宗皇太极       C.世祖福临        D.圣祖玄烨

24.下图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创办者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

25.对嘉祥武氏祠的发掘和整理做出重要贡献的清代金石学者是(   )

A.桂馥                   B.黄易            C.焦秉贞                 D.赵明诚

26.玉堂酱园的产品有“京省驰名,味压江南”的美誉,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

A.孙毓汶             B.熊炳琦          C.靳云鹏              D.潘复

27.下边是一首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它出自(   )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天方夜谭》     D.《俄底浦斯王》

28.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

A.但丁            B.拜伦                 C.莎士比亚         D.普希金

29.下图中实物的改良成功,把人类社会带进了“蒸汽时代”。它的改进(   )

 

A.卡特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克隆普顿

30.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掀起的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技术革命,被称为(   )

A.第一次科技革命                B.第二次科技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四次科技革命

第Ⅱ卷(解析材料题 共30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4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题详情

2009广东省揭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分,共25分)

14、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那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

A.魏国               B.吴国        C.秦国               D.晋国

15、发明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的麻沸散的是我国古代名医(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6、唐蕃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请回答唐太宗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是(     )

A.金城公主        B.王昭君     C.西施               D.文成公主

17、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1300多年初期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最早诞生于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8、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东厂 C.曾设军机处     D.设立锦衣卫

19、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20、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     )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萧朝桂

21、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科学            B.民族、民权、民生

C.自强、求富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2、《新青年》杂志是由陈独秀创办的,它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3、今年是五四运动多少周年纪念(      )

A.60周年           B.70周年           C.80周年           D.90周年

24、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遵义会议        D.中国七大

25、蒋介石在下列事件后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6、在解放战争中,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团大战

2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28、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29、十年“文革”的十年是指(     )

A.1949-1959年                        B.1953-1963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31、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2、九七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    )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法国的殖民统治    

C.美国的殖民统治            D.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33、1970年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六号       D.神舟八号

34、伯里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陪审法庭              B.五百人议事会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35、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社会主义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列宁主义的诞生            D.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

36、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采用新政,最终成功渡过危机的美国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尼克松                 D.罗斯福

37、当今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中多强指(     )

①欧盟           ②中国           ③美国           ④俄国           ⑤巴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六、材料解析题(共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厂、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陈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