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4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A.李冰                               B.李春  

C.郦道元                             D.张仲景

试题详情

2.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一书“把经典变成了平民的盛宴”,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试题详情

3.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试题详情

5.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试题详情

6.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试题详情

7.《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都具有的内容是

A.巨额赔款                           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占领土                           D.开设工厂

试题详情

8.下图标语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试题详情

A.九一八事变   B.五四运动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试题详情

9.“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发动了秋收起义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试题详情

10.“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诗中的“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试题详情

11.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试题详情

13.“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鱼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汕头

试题详情

15.新华网北京2008年12月15日电: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将从此迈开历史性步伐,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成真。展望国共两党在新时期的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是

A.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C.必须实现两岸“三通”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试题详情

16.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A.印度人                             B.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罗马人

试题详情

17.“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明治维新                           D.启蒙运动

试题详情

18.《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张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试题详情

19.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

A.领导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D.率军远征俄罗斯

试题详情

20.仔细观察下图并分析,推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试题详情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掠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试题详情

21.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主张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它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试题详情

22.“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召开巴黎和会                       D.成立联合国

试题详情

23.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这主要反映了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C.世界经济日益区域化                 D.和平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试题详情

24.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这个“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试题详情

25.“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A.美国的历史                       B.英国的历史       

C.法国的历史                       D.苏联的历史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材料二   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

27.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的改革与调整,其中影响较大的改革与调整发生在20年代初的苏俄(联)、30年代的美国和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中所说苏、美、中三国的“改革与调整”各指什么?(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国在改革与调整中取得成功的主要措施。(7分)

(3)自2008年9月以来,爆发了一起席卷全球的多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也使世界又一次面临重要的改革与调整机遇。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应对这次金融危机?(3分 )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