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74  2382  2388  2392  2398  2400  2404  2410  2412  2418  2424  2428  2430  2434  2440  2442  2448  2452  2454  2458  2460  2464  2466  2468  2469  2470  2472  2473  2474  2476  2478  2482  2484  2488  2490  2494  2500  2502  2508  2512  2514  2518  2524  2530  2532  2538  2542  2544  2550  2554  2560  2568  3002 

2007-2008学年度淄博市张店区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淄博市张店区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昌邑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5分【含书写5分】)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济宁市嘉祥县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5分)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滕州市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临沂市费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训练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试题详情

2007-2008年度莘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统一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日照五莲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历史试卷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日照五莲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历史试卷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德州市陵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检测

历史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

    (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本题共15题,每小题1分,计l5分)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喜玛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至今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

    A.35年    B.45年            C.57年            D.65年

    3.张爷爷的儿子出生于1951年,他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可以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

    A.建国    B.援朝            C.跃进               D.文革

    4.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5.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对一五计划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B.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为我国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打下了基础

    6.1952年许多农民能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镇压的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合作社                   D.实行了包产到户

7.下图是一张历史漫画图片,它最能反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哪一种错误(    )

A.盲目求快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8.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9.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的人们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                          D.粉碎“四人帮” 

    1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住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C.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D.国家形势变化的影响

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  

A.民族区域的大小                       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14.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  (    )

A.排球    B.射击            C.乒乓球                D.举重

1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党和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把什么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实施素质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实施“希望工程”                   D.发展高等教育

第二卷  非选择题

    16.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你知道我国的三大改造是指什么吗,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7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党的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内容上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2分)

(2)这二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4分)

(3)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什么思想路线?(2分)

    18.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1分)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1分)

    (3)材料中的二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有哪些功绩?在党的领导集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9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与周恩来总理有关的两幅老照片

材料二:同中国建交国家数字统计

请回答

年  代

1970年底

1980年底

1992年底

2002年

建交国家数目

(个)

55

124

151

165

    (1)照片1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2分)

    (2)照片2名称为“历史性的握手”,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再举出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3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