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14  2322  2328  2332  2338  2340  2344  2350  2352  2358  2364  2368  2370  2374  2380  2382  2388  2392  2394  2398  2400  2404  2406  2408  2409  2410  2412  2413  2414  2416  2418  2422  2424  2428  2430  2434  2440  2442  2448  2452  2454  2458  2464  2470  2472  2478  2482  2484  2490  2494  2500  2508  3002 

2007年临沂市费县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历史上许多人物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或者具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贡献才智、牺牲生命的精神。回答11―12题。

11.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是

  A.英勇善战,率军打败了匈奴对两汉的进攻

  B.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改革使鲜卑民族走上了封建化道路

  C.发挥聪明才智,向汉武帝提出“推恩令”,解决了西汉的王国问题

  D.历尽千辛万苦,开辟了西汉通往西域的道路

12.黄道婆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之所以受到后世人们的尊敬,是因为她拥有我国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许多优良品德。可是有人对她却知之甚少,在宣传她的贡献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将这人对黄道婆贡献的错误表述找出?

  A.她向黎族人民虚心学习棉纺技术,并毫无保留地将先进技术广为传播

  B.她的成功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崛起,促进了一个棉纺织业中心的形成

  C.她不仅仅学习先进技术,还注重结合原有的技术,进行技术革新

  D.她搜集整理手工业生产技术,写成了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外交往。近年来我国国家领导人更加频繁地出现在许多国际场合,不但积极发展同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还积极参与世界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事务。回答13―14题。

13.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梵典与华章”,即中印文化的交流。其实早在中国唐朝时期就有一位高僧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位高僧是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张骞

  14.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胡锦涛发表这一演说的背景是

  A.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刚刚形成

  B.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化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

  C.美苏争霸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D.中国正领导各国进行着反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斗争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回答15―16题。

15.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执政者是①梭伦③屋大维③伯里克利④汉尼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翻开中国的近现代史,它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抗争史。回答l7―18题。

17.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带动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以下哪一地点可作缅怀中国工农红军的旅游目的地?

  A.井冈山、平型关           B.遵义、台儿庄

  C.平型关、遵义             D.井冈山、遵义

18.在中国历史上的反侵略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C.太平军打败“洋枪队”     D.解放战争的胜利

改革虽然不像革命那样来的轰轰烈烈,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回答19―20题。

19.明治维新、俄国l861年改革影响的共同点不包括

  A.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资本主义都有了一定发展

  C.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都是资产阶级改革,但保留了封建残余

20.有人说,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第一次主动对外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大改变了中国的贫穷落后状况;而21世纪初中国的第二次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之中。这里所说的“第一次开放”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B.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

  C.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成功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三小题,其中第34题12分,第35题10分,第36题13分,共35分。

    34.观察下列地图,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1)对比四幅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地图,你认为哪一个朝代直接控制的疆域面积最大?(2分)这一朝代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唐朝与秦朝疆域相比,疆域向外扩展非常明显的是哪些地区?(2分)

(3)请对比元朝和唐朝的疆域,指出到元朝时期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清朝政府从古代到近代为巩固西北边疆主要采取过哪些措施?(4分)

3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特点即“一大二公”。所谓“公”,即是将几十个、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有的地方甚至提出试验两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为此,提出“八包”、“十包”,宣布对社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男婚女嫁等所需费用都由公社供给。

                                                  一一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请同答:

    (1)在此材料中,当时的党中央对建立“和谐社会”提出了什么样的构想?(2分)其实践结果怎样?(2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调整并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2分)

(3)由此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2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20年-l850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

    50

    15-20

    8

    10

    1840

    45

    20

    12

    1l

    1850

    39

    18

    15

    15

材料二  1870年-l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70

    32

    lO

    13

    23

    1900

    20

    7

    17

    30

    1913

    14

    5

    16

    36

材料三  1970年欧共体与美国经济对比表

 

  出口贸易

  (亿美元)

  黄金储各

  (亿美元)

  钢产量

  (亿吨)

  汽车产量

  (万辆)

  水泥产量

    (万吨)

  欧共体

    885

  270.3

  1.092

  936.4

  11120.3

  美国

    426

    117

  1.1931

  824.4

  6405.6

请同答:

试题详情

2007年聊城市高唐县中考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7年4月聊城市阳谷县新课程阶段性评价

八年级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7年淄博市博山区中考模拟考试(文综)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第Ⅱ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5―12页)为非选择题,10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Ⅱ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O分)

试题详情

2007年淄博市博山区中考模拟初三史地生考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第Ⅱ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6页)为选择题,45分:第Ⅱ卷(7―12页)为非选择题,10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Ⅱ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07年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毕业升学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B)历史部分

I(单项选择题共60)

7、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他的主要功绩是

A、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初步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筑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D、北击匈奴,巩固农耕文明

8、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的过程,并在5世纪创造了世界航海  史上的壮举,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北方始终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资本主义在南方的萌芽

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科学技术的进步

9、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拓展了疆土,使疆域变得空前广大 

C、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下成为不可分的整体

D、为我国明清以来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10、一位苏州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经同行介绍,雇佣五位技术工人协助生产。这一历史情境最早应出现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大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该在

A、南昌      B、武汉         C、南京        D、北京

13、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频繁,新生儿的命名能体现、反映这一点。下列人物按年龄大  小排列,正确的是

A、李援朝、张建国、周跃进、马文革   

B、张建国、周跃进、马文革、李援朝

C、马文革、周跃进、李援朝、张建国

D、张建国、李援朝、周跃进、马文革

14、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的特权      B、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6、有位西方学者把一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持续       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C、成立国联                     D、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17、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目的都是反共反苏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D、都是为了美国的自身利益

18、2002年1月1日,欧盟正式启用了统一的货币――欧元,欧元的使用与秦始皇统一货币的相同点是①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为了方便流通

③建立统一的市场                  ④增加货币的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90)

33、材料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化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无数的变化。

    材料2: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材料l提到的“三种东西”是中国古代哪一时期的科技成果?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特征。(4分)

(2)材料2鲁迅所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种情况出现于哪一时期?并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简要分析原因。(5分)

34、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历史传统和文明财富。

(1)隋唐时期中日两国友好交往。试举一例说明。(2分)

(2)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运用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重大事件加以说明。(3分)

(3)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日两国的关系出现什么转机?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转机的原因。(4分)

35、20世纪在世界近现代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结合史实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的“改革调整机遇”各指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6分)

(2)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3分)

36、材料1:

特点

具体表现

涉及范围特别广

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年到l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

1933年与l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了1/3以上,资

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材料2:

(1)欧美国家为了摆脱材料l这种困境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2分)

(2)材料2所示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什么这样高兴?这说明这一时期英国推行哪一外交政策?(3分)

(3)两则材料的共同后果是什么?这一后果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临沂市费县下学期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7年初中毕业会考暨第三次质量(二轮)检测

文综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1.著作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是我国一部著名的数学著作。该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水经注》       C.《九章算术》     D.《圆周率》

12.文字是记载历史、传播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我国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金文----小篆-----隶书              B.小篆-----隶书-----金文

C.金文----隶书-----小篆              D.小篆-----金文-----隶书

13.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作为的明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下列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焚书坑儒   ④推行郡县制

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病  ⑥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⑥        

1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5.下列关于我国国防建设成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华东军区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B.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C.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击5型歼击机        D.1967年我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6.金字塔是古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它诞生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两河流域      D.古代中国

17.下图所示的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18.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历史部分(34分)

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但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内战,一面加紧军事部署,一面假意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6年6月,蒋介石以拥有430万军队之众,占有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和拥有3亿人口的优势,向仅有130万军队,装备基本是步枪,拥有1亿人口且在小城镇、乡村和偏远地区的中国共产党发起进攻。但经过三年的时间,人民解放军经过战略防守、反攻、决战,最后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谈判?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3分)

(2)写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军事战略变化中的重大行动。(三次即可)(3分)

(3)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社会的每次改革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历史上各自发生了一次对本国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们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二战后到90年代的不同                 材料三 

时期,美国经济增长率示意图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1)写出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二战后到90年代美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10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正确的外交路线,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正确主张,在外交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1分)

(2)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其中一项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3分)

(4)目前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3分)

4.(7分)两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人类历史上发生在世界范围的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各是什么?(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大战初期英法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推行了什么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各写出一次两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战役,并说明你的理由。(2分)

试题详情

2007年5月高青县第二次模拟考试初三历史、地理、生物

历史部分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三科合卷,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05分。总分共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试题详情

2007年中考模拟检测初三历史、地理、生物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三科合卷, 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10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