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本试卷分卷I和卷Il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l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l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本卷共27题,l~4题每题1分,5~27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2.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曰,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3.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14.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5.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6.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17.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惟一手段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

18.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19.发动战争者通常是被谴责的对象,但在下列人物中却存在例外,他是

    A.远征俄国的拿破仑            B.侵略孟加拉的克莱武

    C.发动埃及独立战争的纳赛尔    D.挑起科索沃战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回答20~21题。

20.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指

    A.科教兴国之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

    C.可持续发展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回答22~23题。

22.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上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34               B.50                C.55               D.60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0年前的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回答24~25题。

24.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把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奴。这一决议的实施

    A.使广大农奴成为土地的主人      B.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表明西藏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    D.为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奠定了基础

25.民主改革50年来

    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②西藏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

    ③西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④西藏实现了全面小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08年12月15日,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舷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回答26~27题。

26.下列史实有利于推进两岸实现“三通”的是

    ①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③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④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    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卷II(非选择题,共70分)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分别起源于哪位发明家的什么发明成果?(4分)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分)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哪些认识。(4分)

(2)五四运动中,哪个阶级担当了主力角色?(1分)结合材料二并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这个阶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2分)

(3)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和问题涉及的,你认为还有哪些?(4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