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6.徐州龟山汉墓出土了一枚能表明墓主姓名(刘注)及身份的龟钮银印(见下图)。印章字体不是汉朝时广泛使用的隶书,而是

    A.小篆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17.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  “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19.据史料记载,“邳县(今徐州邳州市)各界在县公共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提出力争青岛、废除密约、惩办国贼等口号”。当时邳县各界人士热烈响应的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

20.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如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21.徐州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见下图)气势非凡。群雕人物中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

    A.刘伯承             B.邓小平       C.陈毅           D.粟裕

2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008年12月1 5日,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基本实现直接“三通"。下列不属于该史实原因的是

    A.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初见成效

    B.“三通"的基本实现,表明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实现

    C.中共采取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

D.海峡两岸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

23.下列关于西方文明发源地古代希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B.雅典城邦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著名的梭伦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

C.在雅典城邦,奴隶和妇女真正享有和公民一样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

    D.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4.在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其中《人权宣言》与前两部法律文献相比,其突出特点表现在

    A.在法律上限制了国王权力    B.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    D.宣告脱离殖民统治,成为自由独立国家

25.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26.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十分敬佩林肯总统,因为林肯总统在历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各项与林肯总统有关的是

    ①领导独立战争,抗击英国殖民者并取胜  ②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④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下列人物中,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是

28.1991年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落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该结局是由于

    A.经济危机爆发    B.“冷战”局面形成  C.欧共体建立    D.苏联解体

29.第三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整个世界,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可比拟的。这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

30.九年级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探讨有关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问题时,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

    B.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它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C.作为“一超”的美国,不愿与“多强”进行合作,不需要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为所欲为

D.“一超多强”指美国及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1.(5分)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分)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1分)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32.(12分)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1分)

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分)为保证经济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颁布了一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性文献叫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2分)

33.(12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中日两国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结局与影响却截然相反。今天让我们探究这段历史,以资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同治夷务》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三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是哪一派别的观点?(1分)该派别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该运动在中国近代  史上的地位如何?(1分)

(2)据材料二,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所起的作用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日本“社会变革”(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4)据材料三,写出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分)

(5)从明治维新和维新变法的成败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