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04  2412  2418  2422  2428  2430  2434  2440  2442  2448  2454  2458  2460  2464  2470  2472  2478  2482  2484  2488  2490  2494  2496  2498  2499  2500  2502  2503  2504  2506  2508  2512  2514  2518  2520  2524  2530  2532  2538  2542  2544  2548  2554  2560  2562  2568  2572  2574  2580  2584  2590  2598  3002 

2008-2009学年度枣庄市滕州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淄博市周村和平学校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曲阜市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评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0分。共计50分,时间为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作为冬令营一员,你和大家经过讨论,决定到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的遗址去考察中国的远古祖先,你应该选择哪条线路:    (    )

    A.曲阜一北京                                            B.曲阜一杭州一余姚河姆渡

    C.曲阜一昆明一元谋                                    D.曲阜一西安一半坡村

    2.“考古发现该远古人类遗址保留有干栏式房屋痕迹,上住人下养畜,通风防潮,这是建筑学上的一个重大成就。”与这段文字对应的图片是    (    )

      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联想到最早制造这种彩陶的是    (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4.阅读史书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二班的同学们在阅读《左传》的时候看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将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像屏障一样保卫周王室)请你判断,这是西周统治者为管理国家而实行的:    (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5.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安阳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刻有文字残片告诉大家:“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记载这段历史的应该是    (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隶书                   D.行书

    6.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到达大陆的首站就是拜谒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    )

      A.是文字的发明者                                     B.曾经打败了炎帝

    C.制造出了指南车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7.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内容对应有误的是    (    )

    A.墨子――兼爱、非攻                              B.庄子――无为而治

    C.孟子――用刑罚加强统治                       D.韩非子――中央集权

    8.《东周列国志》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下列章回中的题目不可能出现相对应的成语典故的是    (    )

    A.先轸诡谋激子玉,晋楚城濮大交兵――退避三舍

    B.质平原秦王索魏齐,败长平白起坑赵卒――纸上谈兵

    C.张仪游说楚怀王,齐楚反目结仇冤――合纵连横

    D.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卧薪尝胆

    9.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④牛耕技术的运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的文物和遗址遭受―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涉及到(    )

    A.秦陵兵马俑         B.都江堰遗址         C.殷墟遗址            D.随州编钟

    11.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的含义是指:    (    )

    A.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C.秦朝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12.下列关于秦末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领导人是陈胜和吴广

    B.爆发的原因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 

    C.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13.下图是东汉一位著名神医根据五种动物的习惯动作编制的强身健体的五禽戏,另外他还首创了全身麻醉药物“麻沸散”。他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蔡伦

14.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    )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                             ②书案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墙上挂着一把使用灌钢方法炼制的宝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叙述与下图不相吻合的是:    (    )

      A.介绍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情况

      B.它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C.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D.里面有对齐桓公称霸情况的记载

16.下列战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牧野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巨鹿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17.从东汉末年起,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下列哪一民族不在内迁各族中:  (    )

    A.大月氏                B.鲜卑                   C.氐                       D.羯

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19.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下列哪一项是他的成就    (    )

    A.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B.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C.发明了游珠算板                       D.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20.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专著,它的作者是  (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张仲景                   D.李冰

第Ⅱ卷  非选择题(30分)

21.史料诊所(4分)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国历史》上册后,对“古代南方社会的发展”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有四处错误,请在错误处的下方划上横线,并在横线下方改正过来。(注意:修改后的内容要符合题意的要求。)

河姆渡聚落是7000年前长江流域原始聚落的代表,那时候当地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三国时期,曹丕在建业(今南京)建立政权,国号吴。赤壁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北方的前秦,为南方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东晋著名书法家顾恺之的《兰亭序》是永传后世的杰作。 

22.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孔子故乡的人,更有必要全面了解孔子。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

    材料一:“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材料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材料三: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了解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师学习音乐。甚至在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材料四: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欧洲很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国家每年都进行纪念孔子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孔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两部分组成。(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或方法)?他在教育方面还有哪些贡献?(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孔子的哪些优秀品质?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你将如何向他学习?(2分)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1分)

23.秦始皇和汉武帝是秦汉时期两位杰出的君主,下面通过列表的方法对比他们的功过,请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填写。(8分)

 

秦始皇

汉武帝

1.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并

确立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2.地方实行________制。

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_____,削弱了王国的势力。

2.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

统一车轨、度量衡,统一货币为___________钱。

公元前119年,派_______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同西域各国的联系。

为抗击匈奴,修筑了_______。

国力强大,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1.秦统一后规定以__________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2.为加强统治,秦始皇打击儒家及各家思想,并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制造

了______________,极大的摧残了文化。

采纳了____________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24.读图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如下图《古丝绸之路》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丝绸之路路线图,补充下列地名。(2分)

         图中①__________(填写城市)    ⑤__________(填写大洲)

    (2)新疆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朝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1分)

    (3)材料二是古丝绸之路上新疆境内的一处遗址――楼兰古城,现在它几乎已被黄沙 “淹没”,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请你对这些遗址提出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至  少一条,1分)。

    (4)材料三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境外传递路线图。你认为我国为什么以古丝绸之路作为圣火传递开始路线?(1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固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中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王族)非有军功不得列入授予簿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巨。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  上,习性已久,客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资治通鍪》

    (1)根据材料一,卫鞅开始变法的时间是哪一年?(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卫鞅在哪一方面的改革?(1分)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除材料三反映的改革措施外,请再举出至少一项其它改革措施。(2分)

    (4)请分别写出卫鞅变法和魏主改革的历史作用。(2分)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德州陵县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蒙阴三中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检测

历史试卷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商品经济发达,商品丰富多彩,产品出口能力强

B.中国商品质量好,历史优久,价格便宜,远胜于洋货

C.当时的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吃的穿的都自己生产,主要不靠市场供应

D.封割据,市场流通渠道不畅通

2.清朝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认为琦善的妥协投降有辱清朝尊重

B.白银外流造成短缺和军队战斗力更加削弱的情况对于清政府统治不利

C.林则徐上书请求严禁鸦片,言词恳切,感动了道光帝

D.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禁烟,社会矛盾激化,被迫接受人民的禁烟要求

3.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是(  )

A.英、美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

B.中国外贸由出超变为入超,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C.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后,更加腐败。

D.一些士兵吸食鸦片,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了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B.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推动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C.清朝推行闭关政策,统治走向衰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日益落后 

D.林则徐严厉禁烟,打击鸦片交易,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合法权益

5.中国近代第一个民族英雄是(  )

A.道光帝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6.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附件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殖民国家所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D.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鸦片战争中,英军从发动战争到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路线(  )

A.珠江口――厦门――定海――天津海面

B.珠江口――福州――吴淞――南京江面

C.珠江口――厦门――吴淞――南京江面

D.珠江口――福州――定海――天津海面

9.《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

A.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开辟内河新航线 

10.关于洋务运动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奕阅,地方的代表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C.洋务运动后期口号是“求富”是因为认识到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D.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11.下列活动不属于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

A.成立海军衙门        B.设立翻译馆            C.筹建海军               D.兴办新式学校

1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加剧经济侵略,其方式有①开矿设厂  ②投资铁路  ③强迫贷款  ④开设银行(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①黄海战役②丰岛之战③威海卫战役④辽东半岛战役⑤平壤战役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②⑤①④③            D.④③②①⑤

1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                                                  B.顽固派势力强大

C.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15.美国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没有争夺到租界地和“势力范围”的原因是(  )

A.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同意,用不着争夺租界地和“势力范围”

B.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C.美国主持正义,支持清政府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D.美国力量强大,已经享有各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不需要自己的租界地和“势力范围”

16.下列对“公车上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进入高潮

B.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议

C.他们联合各省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D.由于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顽固派阻挠,公车上书没有成功

17.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条件的是(  )

A.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B.到19世纪八十年代,广州一带兴起了十多个缫丝厂    

C.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D.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18.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要求是(  )

A.要求兴“西学”,废科学                              B.要求“自强”“求富”

C.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D.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19.公车上书后,维新派的主要活动有(  )

①创办学堂           ②出版刊物           ③兴办新式工业           ④建立政治团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得到了开明地主、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知识分子拥护

B.在社会上起到了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C.各省官员只有湖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D.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

2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是:(  )

A.康有为                          B.陆皓东                          C.孙中山                   D.陈独秀

22.下列刊物中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有(  )

①《国闻报》 ②《苏报》 ③《时务报》 ④《民报》 ⑤《游学译编》 ⑥《浙江潮》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3.成立于长江中游的一个重要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24.“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的具体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5.按顺序排列下列史实①五四运动  ②新文化运动开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6.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会议有(  )

①中共“一大”   ②中共“二大”   ③中共“三大”   ④国民党“一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一战的推动                          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

28.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B.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D.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29.国共合作能够实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两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一致                          B.两党各自保持独立

C.两党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一致                   D.两党的经济利益一致

30.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

A.所处的时代            B.革命任务               C.社会性质        D.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1.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毛泽东

3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3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开展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农民运动        B.建立健全组织        C.制定革命纲领        D.领导工人运动

3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的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北伐时表现为 (  )

A.旧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右倾投降主义

3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斗争的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

B.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C.后期为五四运动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D.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37.中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在(  )

A.新文化运动后期                                      B.五四爱国运动中

C.五四爱国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38.下列有关对孙中山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最早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最早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39.第一次国内革命给共产党留下的最深刻教训是(  )

A.必须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战斗

B.必须坚决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

C.必须坚持革命的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

D.必须反对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40.北伐战争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  )

A.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

C.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4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42.“八七”会议的主要决议是①总结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③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④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⑤决定在1928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⑥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43.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事件是(  )

A.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文家市决策

44.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45.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和长征胜利结束是(  )

A.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                 B.1935年1月  1936年10月

C.1935年10月  1936年10月                   D.1936年10月  1937年7月

46.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八七"会议                                             B.四渡赤水河

C.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D.遵义会议

47.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摆脱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B.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是由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的

C.由于东北军撤入关内,日本侵略军很快占领沈阳城

D.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48.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所领导的部队称为①红军②八路军③解放军④新四军(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9.一?二八事变中率军英勇抵抗的国民党将领是①张学良②蔡廷锴③李宗仁④蒋光鼐(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0.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军留驻上海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淞沪停战协定》  D.《何梅协定》

51."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的抗日通电的内容是(  )

A.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B.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52.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又称"双十二事变"

B."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

C.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夺取统治地位

D.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5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54.淞沪会战是(     )后,国民政府组织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 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5.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是(  )

A.徐州                   B.武汉                   C.重庆                   D.广州

56.下列城市被日军占领的先后顺序是①北平②广州③太原④徐州⑤武汉⑥上海(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⑥③④②⑤    C.①⑥④③②⑤    D.①⑥③④⑤②

57.民政府半壁河山沦陷敌手的原因是(  )

A.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B.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C.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               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58.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争       B.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C.国民党下面战场的战斗                       D.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59.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

A.1943年4月    瓦窑堡                          B. 1944年7月   西柏坡村

C.1945年4月   延安                              D. 1945年        北平

60.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试题详情

2009年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化学试题(九)

历史与社会试题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淄博市沂源县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莱阳市第一学期初一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淄博市沂源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十)

历史与社会试题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