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48  2456  2462  2466  2472  2474  2478  2484  2486  2492  2498  2502  2504  2508  2514  2516  2522  2526  2528  2532  2534  2538  2540  2542  2543  2544  2546  2547  2548  2550  2552  2556  2558  2562  2564  2568  2574  2576  2582  2586  2588  2592  2598  2604  2606  2612  2616  2618  2624  2628  2634  2642  3002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六年级地理试题

注意:本次考试根据答题情况(字迹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答题是否规范)设卷面分,卷面分最大值为5分,采用加分的办法按0、1、3、5四档计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新课改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八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合理利用时间。

          2.本试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综合题。

          3.请把答案写到相应位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第Ⅰ卷选择题(总分  60分)

    你会选择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把实行计划生育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C.加快开垦荒地        D.在城市实行计划生育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

  A.分布有“大集聚、小杂居”的特点

  B.总共56个

  C.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D.人口最多是回族

3.在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

  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  ④在我国境内

4.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种类数量最多的是

A.云、贵、川    B.新、宁、陕    C.青、藏、甘    D.黑、吉、内蒙古

5.在我国23个省中,与3个自治区接壤的是

A.陕            B.陇            C.青             D.蜀

6.下列地区既位于干旱地区又位于季风区的是

A.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B.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菜达木盆地

D.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阅读下面A.B两省区人口分布图,回答7~8题。

7.影响A.B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地形、河流    B.气候、河流    C.水源、地形    D.土壤、气候

8.A.B两省区都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煤炭    B.油气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水能

9.影响我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气候特征

10.根据右图示中各月份降水量与气温,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与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植被因素

12.我国夏季内外流域河流都进人汛期的原因主要是

   A.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

   B.受纬度位置影响,全国各地夏季普遍高温

   C.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内流河受夏季高温影响

1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A.寒潮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    D.泥石流

14.寒假期间,张鸣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穿着由厚厚的棉衣,换乘凉爽的夏装,张鸣一家的旅行线路有可能是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从香港到成都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15.在目前情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主要办法是

   A.充分利用海水      B.充分利用南极洲的冰川

   C.减少浪费与污染    D.发展新型农业

16.“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举办说明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关于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对策的正确说法是

  ①采取节水措施  ②降低水循环利用率  ③实行累进收费制度  ④依法治

  水⑤减少新的水源⑥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右图回答17~22题

17.“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叙述的是长江和黄河的

   A.洞庭湖水系、洛河

   B.鄱阳湖水系、汾河

   C.汉江、晋陕交界的黄河干流

   D.荆江、黄河下游

18.三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都具有多效益,其不同点是

   A.航运、减淤  B.供水、灌溉  C.养殖、发电  D.防洪、旅游

19.图中P处每年2月份易决堤泛滥,主导原因是

A.上游解冻,河流的冰凌壅塞而成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

    C.河底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引起的

20.长江和黄河都是外流河,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流量及季节变化不明显

    B.各地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基本相同

    C.对外流河水文特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季风气候

    D.普遍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1.图示中支流①和②的名称分别是

   A.湟水、洮河    B.湟水、汾河   C.渭河、汾河    D.泾河、渭河

22.③处被誉为“塞上江南”,其名称是

    A.银川平原       B.河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西走廊

23.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也成为缺水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供水设施不充分      B.连续多年干旱

    C.水资源大量被污染浪费    D.用水量大于径流量

24.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25.大致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上的年降水量线,其数值为

    A.400毫米     B.600毫米     C.800毫米       D.1200毫米

26.雅鲁藏布江谷地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低、水分蒸发量小

    C.雨量适当          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27.与成都平原相比,宁夏平原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光照条件好    C.灌溉条件好    D.复种指数高

28.唐诗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现在的

    A.甘肃敦煌市附近    B.宁夏银川一带

    C.新疆吐鲁番盆地    D.内蒙古的包头

    南方丘陵山区不仅在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中独具特征,而且在国内也是一块得天独厚得宝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是南方丘陵山区的一大特色;然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治理难度较大。据此回答29~30。

29.我国南方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没有形成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A.受纬度因素影响    B.受海洋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      D.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30.在农业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可能引起

    A.土地荒漠化    B.泥石流、水土流失

    C.地面下沉      D.水域面积减少

第Ⅱ卷  综合分析题(共5小题  总分40分)

31.阅读并回答问题(11分)。

暑假小蒙去在民族宗教局工作的叔叔家玩,在叔叔的书房里,小蒙看见书房的墙壁上有我国主要民族分布挂图,结合他在学校所学知识.统计如下表格。

民族

 

汉族

 

维吾尔族

 

满族

 

白族

 

哈尼族

 

朝鲜族

 

藏族

 

主要分布区

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辽、黑、吉、

冀、精、内蒙

吉、黑、辽

藏、  川、

青、甘、云

(1)阅读我国部分民族的分布情况表,从表中可得出我国民族分布有何主要特点?

(2)试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有何积极意义?

32.根据无棣县的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列(10分)。

无棣县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

-2

5

14

20

24

26

25

20

13

4

-2

降水量(mm)

 

2.6

5.9

9.0

26

30

70

176

182

50

20

6

3

(1)将该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补充完整。

(2)无棣县一年当中的气温年较差是       

(3)无棣县的气候属于            气候,请归纳该气候的特点。

(4)此气候分布在                

33.读“黄土高原地区丘陵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读图可知:造成本区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夏季多暴雨,                   ;主要人为原因是                                                         

(2)请你简述水土流失带来的主要危害。

(3)为防止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除图中表示的修建                  外,还有哪些重要措施?

3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2分):

滨州市所位于的黄淮海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3%,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7%,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1%左右,而水资源却占全国总量的6%。此外,黄淮海地区工业密集,发展规模大。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日益紧张,已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

    (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为         

    (2)该地区某年,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

    A.干旱    B.洪涝    C.盐碱    D.风沙

    (3)根据上述材料和自己的认识,你认为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4)应如何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合理利用时间。

            2.本试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综合题。

       3.请把答案写到相应位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第Ⅰ卷选择题(总分60分)

    你会选择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  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右图中的A为

   A.23.5°    B.66.5°   C.40°    D.15°

2.20°N、120°E地区的人们,每年能够看到太阳光直射现象

   A.4次    B.3次    C.2次    D.1次

3.在图幅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下列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中,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0 000                  B.1/30000

   C.图上1厘米代实际距离20千米  D.三十万分之一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E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5.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位于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160°E纬度0°     D.20°W纬度0°

6.下列各点中,位于A(10N、10W)东北方的是

   A.10N、50E    B.20N、20E    C.30S、10W    D.70N、10W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    D.平均高度

    家住滨州市的小新与纽约的姨妈互通电话,小新:姨妈,晚上好!姨妈:小新,早上好!小新:姨妈,你那儿是什么时间?姨妈:嗯……5月12日早上9点。据此,回答8~9题。

8.同一时刻,小新和姨妈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

A.因地球的自转产生    B.两地气候不同   

    C.因地球的公转产生    D.两地季节不同

9.此刻,小新和姨妈两地的昼长的变化趋势是

   A.滨州的白昼逐渐变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滨州的白昼逐渐变长

    D.滨州和纽约的白昼变化趋势无法判断

10.下列大洲中濒临三个大洋的是

    A.非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1.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2.在地球一点,其南侧是寒带,北侧是温带,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点的经纬度是

A.66.5°N,160°E       B.23.5°N,20°W

   C.23.5°S,20°E         D.66.5°S,160°E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乙地与丁地区域小气候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不同      B.水源不同

    C.人类活动不同    D.地形地势不同

14.图中乙地与丁地之间的温差相差

  A.2℃    B.3.6℃    C.4.8℃ D.6℃

15.小畅在图中甲地遇到了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哪个事件与海陆变迁无关

   A.“沧海变桑田”的故事

   B.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水井

   D.无棣县新区处处高楼拔地而起

17.美洲的南部界线是指

   A.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        B.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国界

     C.巴拿马运河                    D.墨西哥湾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B.西半球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陆地面积

     C.西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D.任何一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任何一半球的陆地面积

19.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

    近期,信阳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主要走访了学校周围的乡村,发现大量青年进城打工,耕地低价租赁或者弃耕荒芜。据此,回答20~22题。

20.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地涌进城市,必然造成

    A.交通阻塞,住房拥挤

    B.固体废弃物污染较轻

    C.滥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

D.滥伐森林来获得木材和燃料

21.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潮”,关于这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海一带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这些青年家在乡村,所以不会给工作所在的城市带来任何社会问题

    ③城市为这些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便于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④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城乡之间差别仍然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下列关于世界上人口迁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整个世界来看,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近几十年来,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

    C.城市人口比重发达国家较低

    D.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23.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其主要原因是

A.有充足水源

  B.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C.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

  D.有天然的防卫屏障

24.右图表示哪个宗教的建筑: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25.有关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B.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C.我国特大城市都分布在季风区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26.右图天气符号自上而下,正确的表示是

    A.雷雨、霜冻、降雪、雾

    B.降雪、雷雨、霜冻、雾

    C.雾、雷雨、降雪、霜冻

    D.降雪、雾、霜冻、雷雨

27.阅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约为25℃

    B.该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C.该地位于南半球

    D.当滨州市白天最长时,该地是夏至日

28.西半球国土面积最大的人口过亿国家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    C.美国    D.巴西

29.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是

    A.德国    B.日本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30.滨州市有甲、乙、丙、丁4个厂家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产品到美国参加订货  会。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厂家可能是

    A.甲:其产品是服装    B.乙:其产品是计算机

    C.丙:其产品是鞋帽    D.丁: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第Ⅱ卷  综合分析题(共5小题,总分40分)

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在上面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分别绘制出各处的昼夜分布

(2)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分析此时滨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

(3)当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时,地球位于点      的位置。

(4)地球公转至c点处时,分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情况

3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0分)

(1)判断地形区名称

   A            B           

   C            D          

(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陡的是        ,理由为         

(3)C点在G点的      方向,F点在D点的       方向。

(4)经测量C.D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500 000,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千米。

33.读下面A、B两图,分析回答(10分)

(1)B图是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2)A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成因是                                                      

主要分布在                                                  

34.右图为大学时小宁野外实习绘制的某地区聚落大致分部示意图,请你阅读并回答下列各题(5分)。

(1)该聚落形态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平原    B.河流    C.交通    D.山地

(2)假若该聚落形态主要受河流因素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

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丁乙    D.甲乙丙

(3)若为河流影响该聚落的形成,则图中最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给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     

35.阅读下面材料,展示你的观点(3分)。

日本丰田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配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类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情况一直呈上升势态。读后思考回答:

(1)制造轮胎的原料是天然橡胶。马来西亚是什么气候,生产这种原料吗?

(2)小明说:“把轮胎厂建在马来西亚可就近获得原料供应,节约生产成本。”你赞同吗?为什么?

(3)日本的这种汽车工业生产方式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一个发展方向?

试题详情

东昌府区二00七年初三模拟考试(一)地理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共8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科目只涂历史,不涂地理。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分别在历史答卷、地理答卷上作答。

愿你放松心情,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2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7年中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第Ⅱ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6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7-14页)为非选择题,10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Ⅱ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各个点中,位于20°N、10°W交点西北方的是   

A.10°N、50°W                    B.60°N、20°W 

C.30°S、20°E                    D.30°N、20°E

2.读四幅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是相等的,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由陡到缓依次是图丁乙甲丙       B.图丙的比例尺是图甲的1/3

C.实地地域面积最大的是图甲         D.地势都是西南高,东北低

3.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A.非洲南端好望角炎热干燥               B.北京比广州的白昼要长 

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D.巴西高原植被枯黄

 

 

4.亚洲图中字母所示地区的气候与降水、气温变化图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C-甲           B.B-丙         C. D-乙       D.A-丁

5.下列属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亚马孙河流域       B.恒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叶尼塞河流域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南地区

   A.冬季风不能到达,气候温和

   B.农作物一般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C.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属于湿润地区

   D.1月均温高于0℃,属亚热带、热带地区    

7.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地形复杂多样      B.气候复杂多样   C.季风气候显著 D.国土面积广大

8.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全部或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却不濒临海洋的是

   A.赣                 B.桂              C.滇               D.黔

9.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A.电力、冶金工业  B.钢铁、轻纺工业 C.钢铁、机械工业  D.钢铁、煤炭工业

10.对图中一组铁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图中的铁路枢纽都是省会城市

   B.由沈阳至武汉便捷的铁路线,要通过图②④中的纵向铁路干线

   C.四图中的四个铁路枢纽距离西双版纳最远的是图③

   D.图③位于图①、④之间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00分)

地理部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东问题是长期令世人关注的焦点,继伊拉克

战争之后,伊朗核问题又再次令美国大伤脑筋,目

前双方正在叫劲,有一触即发之势。

材料二  中东地区图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海   海峡:B           海峡

国家:C               城市:D               

(2)中东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        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下列有关中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B.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都是石油主要生产国 

C.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

D.幼发拉底河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

(4)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的主要理由是: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华网消息:2006年03月30日,俄罗斯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将巴西宇航员首次送入太空。

材料二  俄罗斯、巴西图

根据以上材料,按要求做题:(8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湖海:A         海

城市:B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E              (巴西最大的城市)

矿产:C                    (名称及产地)  气候:D            气候 

(2)下列有关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国水资源都丰富 ②两国铁矿资源丰富 ③从国土面积及人口数量看,两国都属于大国 ④两国的城市及人口分布都相对比较集中 ⑤伏尔加河与黑海和里海都相通 ⑥俄罗斯冬季漫长,巴西却是长夏无冬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3)俄罗斯的货物运输主要以铁路和         运输为主;

(4)巴西的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及生态作用,课本列举了五条,请你写出其中的两条:①                                       

                                      (只写对一条不得分)

3.读我国季风图,按要求填空 (7分)

(1)写出A、B箭头代表的季风名称:

A          季风  B     季风

该图是      (季节)季风图;

(2)我国非季风区受         位置、        

等因素制约,      季风很难到达;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具有       

特点,这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07年3月5日

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材料二 北京图  

根据以上材料,按要求做题:(8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海   铁路线:B            线   城市:C             

(2)请写出北京的大致经纬度:                      ;

(3)请写出北京的一处名胜古迹:                    ;

(5)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纬度位置看位于中纬度,根据温度带划分属       带,根据干湿地区划分属             地区;从地形地势上看,北京     (数字)面环山,东南部是缓缓向海洋倾斜的平原。

试题详情

2007年中考模拟考试初三历史、地理、生物试题地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第Ⅱ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6页)为选择题,45分;第Ⅱ卷(7-14页)为非选择题,10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Ⅱ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题1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6.读两幅经纬网图,关于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都有阳光直射现象 

B.AB两点都位于东半球

C.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D.A点位于太平洋上

17.右图四条剖面线a、b、c、d与地形剖面图对应正确的一条是

A.a          B.b  

C.c           D.d

18.地形比较复杂,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19.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B.煤、铁、锰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中西部

C.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就容易造成水灾

D.水稻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半岛沿岸

20.下列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新德里         B.纽约               C.圣保罗          D.东京

21.一艘油轮从中东地区运往欧洲,走捷径,途经海域的顺序是

A.波斯湾、苏伊士运河、红海、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B.地中海、波斯湾、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红海

C.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D.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

城市

平均气温℃

1月

4

13

22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4

78

1

7月

150

4

     610

22.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罗马、孟买                  B.武汉、莫斯科、加尔各答                 

C.纽约、北京、 伦敦                   D. 海口、巴黎、新加坡

23.下列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一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冈底斯山                  B.大兴安岭 太行山  

C.秦岭 巴颜喀拉山                    D.雪峰山 武夷山

24.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A.流速缓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水能资源丰富

25.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以旱地为主

B.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青藏高原的土地生产力较高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

D.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26.与山东省相邻的省区有

①冀  ②豫  ③津  ④晋  ⑤皖  ⑥苏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⑤⑥

今年春节,家住周村的张涛和他的家人从家乡乘火车前往成都旅游。据此回答27―30小题:

27.下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其中哪一幅是张涛同学所去省区的邻省?

A             B             C          D

28.张涛在旅途中,高兴的不时观赏着车窗外面的美景,仔细听着列车员的报站,次日列车员说:“列车前方到站是一个大型火车站――郑州车站!”张涛想,在这里交汇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是

A.陇海线与京广线  B.陇海线与京九线 C.陇海线与京沪线  D.浙赣线与京九线

29.列车行驶一段时间,他看到了远处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他猜到那定是黄土高原,同时他又想起了学过的许多黄土高原的知识。请问:他想的不对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B.这里的水土流失是由黄土的特性,气候、植被特点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形成的

C.“风成说”认为:这里的黄土主要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D.沙尘暴天气是这里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30.之后,他更加兴奋起来,因为列车正在穿过好多长短不一的山洞。此时,列车经过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秦岭            D.太行山脉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05分)

50.(9分)读欧洲西部图,按要求做题:

(1)写出数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①            海  

             

国家:③              ④       

山脉:A          山脉B         山脉

(2)本区广阔草场的形成与        为主的地形和            性的气候类型有着密切关系;

(3)本区工业以           业为主,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为各种各样的产品。

51.(9分)读日本与澳大利亚图,按要求做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工业区     B         河        C                盆地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是(   )

A.日本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B.因燃料、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产品需要输出

C.沿海地带的矿产资源丰富          D.沿海地带风景优美

(3)根据两国的领土面积与人口数量情况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而澳大利亚可以概括为“                ”

(4)日本与澳大利亚都是经济发达国家,但他们出口的产品截然不同。澳大利亚以出口农牧业产品及矿石为主,而日本以出口        业产品为主,所以日本形成了以       贸易为主的经济(5)澳大利亚有袋鼠、           等许多特有动物及植物品种,被称为“世界          博物馆”。

52.(9分)读新疆平面地形图和地形剖图,按要求做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A                     盆地:B              盆地

山脉:C                山脉   河流:D             河

(2)M、N两点位于90°E线上,从M到N作一地形剖面示意图,剖面图中甲、乙、丙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代号);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              ”。

(3)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主要是因为这里夏季           的气候和稳定的             条件 。    

(4)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的终点是        (城市)。

53.(8分)读我国南方地区图,按要求做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省区:B            (简称)

工业区:C            地区 

(2)D处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这里是我国       、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3)E处是云南西双版纳,这里是

         气候(类型),以     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        业迅速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4)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时有发生,请你列举一条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

试题详情